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西咸新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3-04 14:53
单位名称 西咸新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新区安全生产提供执法保障。依法监督新区范围生产经营单位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承担新区范围内法律法规赋予的有关行政处罚;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立案;受理安全生产领域投诉、举报工作,参与较大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评估,组织。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长路289号创新大厦10层东侧(能源二路与金融二路交叉口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 赵小团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①变更名称,2023年6月1日。②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2023年6月1日。③变更住所,2023年6月1日。④变更法人,2023年6月1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政策理论和业务学习情况1.学习蓄能方面。一是支队始终把强化政治建设,提高自身政治能力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带头把讲政治、讲规矩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围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加强支队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坚决服从局党委统一领导,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及时请示汇报,把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新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新区实际,摸清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聚焦支队工作职能工作,履职尽责。利用学习强国、专题培训、技能比武等各种途径加强“新法规、新标准、新条例”的学习,每周例会,支队负责人带头集体学习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陕西省生产安全条例、应急执法人员履职管理规定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编制指南等法规,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意识。2.细化任务夯实各级责任。年初,在新区应急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管工作专题会议上,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确定43家工贸重点企业(工贸类20家,B类12家,C类11家)并逐一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着力于将安全监管关口向生产现场推移,全面动员落实责任,进一步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3.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基础。以持续推动辖区企业风险防控制为核心,安全生产标准创建为基础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今年共完成107家工贸企业双防建设,14家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当前二级标准化企业13家,正在申报3家。成功筹办全市工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54321”现场观摩活动,参与企业达300余家,广泛宣传和推广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新区工贸行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4.突出关键环节安全监管。支队深入开展工贸企业生产、涉粉、液氨、动火、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生产集中、人员密集型企业现场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和违法行为实施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结合不同时期生产安全事故易发特点,及时发送提示函、通知等12份,召开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题会、推进会5次,重要节假日期间带队或陪同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共64次,截止目前,新区本级开展工贸领域各类检查187次,检查企业328家次。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5.推动专项整治落地见效。支队围绕“两个切实”要求,以工贸领域重大事故安全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为抓实,操作务实有序推进,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加强调度,狠抓落实,重点督导,强化跟踪,不断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期间,组建12个分队、抽调22名专家,助企帮扶检查547家企业,出动人员1496人次,发现问题隐患3109个,重大隐患178个,一般隐患2931个,所以隐患已整改到位,并按照要求建立完善“一患一档”,专项初期做法,工作多次被上级予以肯定和推广。6.多维度普及安全知识。将执法监管和安全指导相结合,开展“一把手跟执法”“执法+安全”“执法+服务”等活动,向企业负责人赠送《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工贸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等法规200余册,结合宪法宣传周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组织重点企业,分放安全宣传资料400余份,张贴安全举报投诉、有限空间作业十条措施彩页600份,广泛推动企业遵法、学法、守法。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截止12月底,行政立案处罚68家单位,行政处罚金额161.5万元,其中:查处危化领域案件11起,处罚金额19.5万元,工贸领域案件26起,罚款金额39.7万元,其他领域案件31起,罚款金额102.3万元,约谈企业24家,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诉讼,树立违法典型案例9起,不断提升综合监管执法、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对照省市和局党委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执法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不足,尤其是对执法过程中新法规及新标准掌握不够。二是新区执法队伍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监管体量与执法力量不匹配,特别是体制机制调整,执法人员流失多,监管依然体量大、面广、线长。三是监管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弱,存在“宽松软虚”的现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质量不高,检查多、处罚少,查出的违法行为多,处罚的违法行为少。四是科技信息化辅助手段应用不高,多数还存在不想用、不会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的现象,日常监管执法线上应用不够。2024年,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聚焦新区“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抓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行动,推进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专项行动,加大监管执法,着力解决工贸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训不到位、隐患排查不精准、作业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促进新区工贸行业安全形势稳定,坚决防范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努力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聚焦新区“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抓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行动,推进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专项行动,加大监管执法,着力解决工贸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训不到位、隐患排查不精准、作业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促进新区工贸行业安全形势稳定,坚决防范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努力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一)持续落实应急执法改革进程。在推动新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指导五个新城、19个镇街应急管部门,结合实际、因地施策,强化执法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二)加强业务学习和教育培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9号)《西安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履职尽责的意识和执法办案水平,依法依规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三)理顺运行机制,梳理并建立监管清单。按照西咸新区党政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调整社会事务职能事权的通知精神,牵头做好本行业领域职能优化调整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应急监管执法、应急救援领域工作有序衔接、高效运转,督促新城、镇街执法队伍在制度下规范下顺利运行。(四)严肃查处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行为。盯紧工贸和其他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差异化执法检查,持续加强对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领域的专项监管执法,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警示震慑效应,达到“执法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五)聚焦提升工贸行业本质安全。紧盯“一个目标”、“三大工程”、和“五项措施”,全面提升新区工贸行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一个目标是:摸清家底,建立健全新区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动态信息数据并入库,三大工程:实施粉尘设备企业在线监测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基础提升工程、提升厂中厂、园中园、店中店安全整治工程,五项措施:一是推进工贸行业分级分类监管、二是推进工贸企业白名单制度,三是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四是推进百日清零行动“回头看”落地,五是开展工贸领域季度专项执法,一季度有限空间、二季度危险化学品、三季度厂中厂,四季度动火作业专项执法。(六)强化典型案例报送,加强行刑衔接工作。拓展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机制和典型案例报送渠道,确保典型案例报送质量和报送率100%,加强同公安、发改、市监等行业监管部门和新城、街办等属地的联合巡查、检查力度,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有关规定,尤其是加大同公安部门的密切协作,共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1月,在全市应急执法竞技活动摘的团体一、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4人获得个人技能标兵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