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小学

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04 10:53
单位名称 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村三组
法定代表人 何亚娟
开办资金 240.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54万元 235.5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办学方向方面。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以“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创新为主、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形成了“重德、尚学、平安、和谐”的校训,树立“平安和谐、励志图强”的校风,“爱生敬业、博学多能”的教风,“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学风。学校立足实际,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目前在常规管理、质量提升、高效课堂、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逐步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学校风格。2.安全管理方面。“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2023年,我校始终重视安全工作,时刻绷紧了安全这根弦,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安全日常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校把安全放在首位,安全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校园安全稳定。秋季,学校修订了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安全操作流程,规范信息报送机制;添置相应的安保器材和设施,人防、物防、技防到位;学校落实安全日巡查、周小查、月大查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重点部位定期检查制度,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我校严格执行校园食品、卫生保健、饮用水等相关安全规定;学校开发安全校本教材,开展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每天一次安全提醒,每周一节安全教育课,每月进行1次师生安全应急演练。学校完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配合教育、综治、公安等有关部门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学校校门口紧邻西宝省道,车流量大,车辆来往较频繁,因此学校坚持实行了每天放学学生按照路队教师护送学生离校制度。学生分三个路队由各路队负责教师及领导护送学生到指定位置交于家长手中。多种举措的实施,确保了我校全体师生的安全,2023年,我校无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3.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校领导班子设置为一正两副和一个主任,实行分工负责制;工作中,我们不断增强集体意识,树立整体观念,发挥班子成员的整体效能,着力从“勤于读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乐于接受监督”等四个方面予以督促落实,形成一支有胆、有识、有德、有情、有度的领导干部队伍。我校注重教师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我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关心,实行教师结对帮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此外,我校还注重与外界交流和合作,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活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校把“品读教育经典”贯穿始终,把“品读经典”融入校本研训的各个项目中,力争做到“读书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读书和校本培训相结合、读书和教师的自我反思相结合”,不断触发教师“品读教育经典”的成长觉悟,唤醒教师成长的内动力,努力使经典阅读成为全校教师自觉的行为习惯。4.教育质量提升方面。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我校全面落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教育质量目标承诺书》和《教育质量目标责任书》,建立激励制度,以此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研究探索轻松、高效的教学形式,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全体教师坚持“精讲精练、学法多样”的原则,科学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动口合作交流,动手练习实践,力争当堂完成作业。10月份,我校开展全员赛教活动,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交流研讨,广大教师畅所欲言,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每周深入课堂听评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打造高效、精品课堂。学校始终把德育、少先队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提高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先后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参观气象科普基地、法制知识讲座、红领巾寻访抗战老兵等系列活动;我校注重劳动教育,开发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有劳动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参加活动。学校开展三风一训、“抒爱国之情,做有为少年”等征文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唱红歌、“感恩祖国”朗诵、主题班队会、“祖国发展我成长”演讲、手操报、书画比赛等活动;打造了以活动促发展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成长打好人生底色。实现了以“活动”激发兴趣,以“活动”形成自主、以“活动”促进发展。每年开展最美少年、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激发师生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学校多措并举,不断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一是入户走访架桥梁。学校组织全体领导班子、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入户走访,做到全覆盖,争做家长“知心人”。大家重点围绕学校办学工作、学生学习环境、课堂表现情况、与同学交往、在校就餐以及学习在家里的表现情况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倾听最真实的诉求,了解最真实的感受,真正走出深度、访出民意。二是多彩活动增感情。学校通过亲子运动会、家长进食堂、家校开放日、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拉近家校距离,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家校育人合力。三是畅通渠道心连心。为及时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诉求,学校通过发放“家校联系卡”、调查问卷和开通群众诉求一码通等形式,接诉即办,实现家校共育的双向奔赴。5.学生管理方面。我校倡导“平安和谐、励志图强”的校风,追求“立足现实、精准定位、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力求培养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我校认真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及有关的工作细则,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我校坚持开展常规性的体育活动,每年召开春季田径运动和秋季三跳运动会,每天坚持两个大课间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国旗下演讲、读书分享活动、校园艺术节、科普知识进校园、社团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我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切实贯彻“减负”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制定实施方案和分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科作业设置科学、合理,严格控制时长,实行每日下午清校制度,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成立了情景剧、书画、朗诵、舞蹈等社团,为弥补课程资源和师资缺乏短板,我校结合实际,引进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利用课后服务开展街舞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率达100%。学生通过开展亲子共读、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多元联动模式,让师生亲身感受阅读和写作的快乐。6.育人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因地制宜,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幽美,四季常绿,学习活动环境舒适。我校结合实际,开发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建设以“学农基地”为载体的劳动实践教育。我校投资3.5万元,对劳动实践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实行师生以班级包片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耕种、灌溉、管理制度,每学期不少于5次劳动实践课程,以劳促德、以劳促智,即丰富了劳动课程内容,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同时我校积极探索以“慈善教育”为重点的德育教育,引领师生做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文明行为的“四有”新人,学校成立慈善文化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搜集慈善文化名言警句,举办了慈善征文、书画、手抄报等比赛活动,引领师生把慈善融入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中去,融入到自己对慈善事业的激情与奉献中去。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凤鸣镇凤鸣片第一名,岐山县教育前茅。老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教师技能大赛获奖;参加的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组织的课题大赛,课题《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获省级奖;在全省第十届优秀教学设计推选交流活动中,6名教师的教学设计获奖;部分老师的小课题县级结题;教学设计《撬重物的窍门》获市级一等奖;参加县图书馆朗诵活动获奖3人;丁老师指导的学生在2023年宝鸡市中小学生暑期征文活动中获得指导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多等原因,加强班级管理,确保每个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很重要。2.学校的大门面临西宝北线,路上车辆多,尤其是大型车辆特别多,学生上学放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护措施。3.要增强学校领导班子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四、2024年工作计划1.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项目资金,加大硬件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我们要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其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今后,我们将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有生机活力的作用,让全体教师紧跟当前课改新的形势。3.加大教学、教研力度,严格奖惩。创新教研形式,强调过程渗透与提升,扎实开展好“我的模式我的课”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