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马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等。 | |
住所 | 眉县马家镇街西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汪强 | |
开办资金 | 2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8.8万元 | 15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马家镇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以“以人为本”为方针,以改革、发展为重点,开展好医疗服务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做好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等。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医疗业务工作1.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就诊环境。(1)是升级改造我院中医理疗科及预防接种科,同时购买1台中频治疗仪、2台电针仪及1台电子签章一体化设备。(2)是化验室新增1台电解质分析仪、血沉检查相关设备,提升我院诊疗手段。(3)是新购进一台制氧机,用于缓解冬春季门诊呼吸道疾病患者就医压力。(4)是在院内指定区域停放群众交通工具,并提供免费充电服务。2.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利用建成的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病历和远程影像中心,积极开展远程会诊业务,全年共申请远程心电会诊32例。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是鼓励职工积极考取职业证书,2023年,我院共计有2名人员考取了资格证书。(2)是积极配合总院,完成新招录人员培训工作。2023年我院招录到2名人员。(3)是选派我院两名医生前往宝鸡市中医医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全脱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4、以病人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进一步端正服务理念,改造优化诊疗布局流程,落实便民惠民措施,体现人文关怀,切实提高群众看病就医体验。2023年门诊就诊量及住院人次大幅上升,门诊11722人次,去年9264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6%;住院134人次,去年115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6.5%;临床及医技业务不断提升,医疗总收入82.3万元,去年6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6万元,同比增长19.7%;药品收入49.2万元,药占比59%。(二)乡村振兴与健康扶贫有效衔接工作1.扎实开展签约服务。为了更好地巩固好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医院在原来健康扶贫工作基础上,重新组建了签约医师服务团队5个,对辖区所有需签约人员按照4种重点慢性病、6种其他慢性病、特殊慢性病、大病、地方病等分类管理实施全民签约工作。2023年,签约户数4755户,人数19460人,其中高血压2578人,糖尿病778人,严重精神障碍147人,结核2人,残疾人226人,老年人3626人。2.用制度保障看病落实情况。医院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对脱贫人口住院治疗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即先诊疗后付费,不交押金不催费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负担,方便了群众就医。3.利用动态系统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及时维护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严格把控动态管理系统大数据和振兴办基础数据核对更新。依托动态管理系统,加强数据对比共享,对因病返贫致贫人员进行监测,主动发现及时上报,建立健全因病返贫致贫人员监测预警机制。目前我辖区共有预警监测户24户,对存在患病监测人群均对照病种给与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健康帮扶。(三)公共卫生工作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各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档案录入率均逐步提高。各村卫生室的电子档案完善率达到了99%以上。2.健康教育:各村卫生室均落实了发放宣传单、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定期更换健康教育专栏、开展健康知识咨询和讲座等健康教育措施,实施了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截止目前,全辖区共有健康宣传栏11块,版面更新66次,开展下乡健康教育视频播放3590场,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9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8场,发放各类宣传品25217份。3.预防接种:各村卫生室均及时为辖区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全面实施。疫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未发生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4.儿童健康管理:对新生儿按时进行家庭访视,及时发放儿童保健手册,积极进行健康指导。5.孕产妇健康管理。对孕产妇按要求进行健康管理服务,2023年共管理孕产妇74人,系统管理率100%,规规范管理率100%。6.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摸底建册3486人。2023年我院体检3462人,体检率98%。7.慢性病健康管理:根据国家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落实了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诊断出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慢性病的管理范围,并且按时随防,指导用药状况,本年内共有高血压患者2462人,建立高血压手册2462人,随防11572人次,规范管理率73%,年度体检2104人;体检率85%,糖尿病患者731人,建立糖尿病患者手册731人,共随防3583人次,规范管理率76%,年度体检651人,体检率89%,并及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指导。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辖区内共有已经确诊147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147人,随访了588人次,分别对患者开展了体检和对家庭成员在精神卫生护理方面的指导。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全辖区无甲类传染病、突发传染病疫情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所有传染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10.中医药健康管理:对辖区内65岁以上人群中医体质辨识3421人;对0-36月龄儿童进行中医调养指导等工作587人次。1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各村卫生室均能按统一部署和要求,摸清监督单位底数,建立卫生监督档案,并积极开展各种卫生计生监督协管项目宣传活动。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对辖区内前来就诊居民或患者能认真筛查及推介转诊,对已发病者能积极入户随访,并指导用药,做好结核病管理工作。在老年人体检过程中,为老年人免费进行PPD试验1000余人,全年共开具推介单28份,筛查出未发现的结核病3例。13.截至目前为止共评估分级救治慢性病患者596人,一级患者45人,二、三级患者551人,其中高血压患者283人,糖尿病患者85人,冠心病患者159人,脑梗塞患者44人,慢阻肺患者14人,骨关节病15人,类风湿性关节炎8人,门诊救治540人,住院治疗56人;对于救治过的患者均能及时随访。卫生院上转至上级医院患者4人,并在转诊24小时之内都能及时随访转诊救治情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县局安排指导,为提升我院医疗服务质量,对我院预防接种科、中医理疗科进行升级改造,并配备了中频治疗仪、电针仪及电子签章一体化设备,并为护理部新购进制氧机一台,为我院检验科新增电解质分析及血沉检查设备。2023年全年、我院共接诊患者11722人次,较2022年大幅提升。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疗技术有待提高。要做到质量好、让群众满意、医疗技术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仅只能维持运转,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医疗技术难于提高。由于学科带头人缺乏,无特色科室。2.三基知识学习不够。基层工作人员较少,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注重形式,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载体,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把学习和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二)整改措施1.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省级、市级、县级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依托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每年至少选派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打造特色科室。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克服工学矛盾,学用结合。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严格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医疗质量;重点是持续加强中医馆建设,发挥现有中医馆建设效能,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打造中医理疗特色品牌。(二)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力度,购进DR,1.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确的辅助诊断,以便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2.拓展医院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综合服务能力。(三)加强公共卫生综合管理,完善重点人群基础数据,对整体签约服务工作统筹安排,实施分类、分组、分色管理,确保底数清楚、任务明确、服务到位。(四)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定期组织职工开展文化活动,增进团结,增强单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号:43001071961032611C2201有效期限:自2022年9月29日至2026年9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