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宜君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宜君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01 10:20
单位名称 宜君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日常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
住所 宜君县宜阳中街政府楼六楼
法定代表人 刘耀宁
开办资金 50.6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宜君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53万元 24.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支队和宜君分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执法大练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局专项行动,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县域生态环境安全,持续营造县域环境氛围,高质量地完成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精准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监督帮扶指导作用,持续提升生态执法效能,推进执法“大练兵”,打造生态环保铁军队伍。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77人,检查企事业单位294家,联合执法11次,夜查12起,双随机一公开12家,共约谈企业29家,下发整改通知46份,提醒函4件,查封扣押1起,责令停产整治1起,生态损害赔偿案件2起,检察建议书3起,上传笔录222条,现场帮扶指导存在问题138个,立案9起,其中7起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1起撤案,1起情节较轻首违不罚,共计罚款75.48万元,收缴罚款43.485万元。一是高点定位,高位推进。紧紧围绕“执法利剑专项”行动,把执法大练兵贯穿“全年、全员、全过程”的理念,深入融合到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排污单位证后执法、双随机一公开、信访投诉等各个环节工作中,通过“春训”“夏练”,秋验”“冬检”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30人次,现场检查企业110家,帮扶指导企业90余次,大练兵简报11份,培养建设一支能力强,执法优,作风硬的环保铁军。二是高点站位,纵深推进。开展生态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固危废规范化管理,以“两打”工作为重点环节(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推进环境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组织其他区部门联合执法3次,责令整改8次,现场帮扶指导存在问题10余个,有效解决了环境安全问题隐患。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以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单位为重点监管执法对象,组织召开宜君县危险废物全链条智慧化平台应用业务专题培训会,邀请市局2名同志现场授课,50余人参加了培训。辖区44家企业领取危废智慧化管理设备38台。其中云秤5台、云仓33台。已完成安装26家企业26台智能云仓、设备覆盖率59.09%、安装率59.09%。10家工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654.64吨,安全转移651.86吨,2.78吨危险废物按照规范要求安全存放。22家医疗产废单位,安全收集处置医疗废物约19.11吨,医疗废水应收尽收、全部达标排放。积极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督察反馈问题3079号疑似问题点位进行全面细致核查,通过“清废行动APP”进行现场拍照,上传相关佐证资料,经上级部门审核已通过。完成环评登记表现场核查4家。加强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执法检查。聚焦企业、环境咨询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痛点问题,重点查处并严厉打击环评文件编制、环境监测、设施验收、机动车检验、碳排放数据管理等领域的弄虚作假行为,持续规范第三方机构服务行为。查处第三方机构伪造监测报告1家,处罚金额2.7万元,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三是高质统筹,高效整改。高质高效推进各类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分析研判,分类施策整改,坚决改到位,改彻底。配合完成关中地区2023年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监督帮扶工作20轮次,抽调7名同志参加交叉检查,通过取长补短提升了执法水平。省监督帮扶交叉检查反馈12家企业62个问题,处罚金额12.7万元。配合完成省委巡视、省大气专项办督导帮扶、省大气专项审计调阅资料、现场检查、反馈问题等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日常执法监督检查整改,重点推动县恒洁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膜修复并建立周报制度;陕西屹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脱硫设施提标改造,目前新脱硫塔建设已完成,储油罐VOC收集处理设施安装并投入使用,在线设施联网卡申领、危废安全转移处置、脱硫石膏露天堆放、无组织排放干馏炉进行了密闭;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组织资金13万元完成太安镇南塔村铁路涵洞堵塞疏通工程,得到市县领导好评;县水务局河道治理项目、中铁十二局西延高铁建设、210国道改线工程施工造成河道水质异常,开展现场指导、督促整改工作。四是高标服务,高质发展。组织开展“四下基层”“三送一帮”进企业活动,为17家企业量身定制执法监督帮扶明白卡、成立一对一帮扶服务队,深入11家企业送法进企业宣传。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采取无事不扰。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用电监管、视频监控等进行非现场执法监管。依法开展柔性执法,推行审慎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等措施。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把脉问诊”;宣传普及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积极开展“送法律、送规范、送服务”活动,进企业召开现场帮扶会3次,有效帮助企业消除违法隐患,降低违法风险;真心实意倾听企业心声,用真情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用真招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护航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持续动态排查,筑牢安全防线。围绕“五源一设施”(放射源、管线源、化工源、水源、危废源及各类环保设施)生态环境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企业120余家,发现问题16个,完成整改16个,完成率100%,并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落实(周、月、季)报制度,全年共报送报表90余份,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严守环境安全底线。六是以演练促实战,牢守生态底线。应急预案备案11家,充实2个应急物资储备库(下桃水电站、吉士堡)15万元应急物资。开展企业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6起,联合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1起,迅速安全处置10月8日中铁三局柴油罐车油管破损导致罐内柴油泄漏事件,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七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做到“六心”(接待来访热心,听取投诉诚心,了解情况细心,排忧解难真心,群众满意顺心),坚持文明受理,及时查处,高效办结原则,解决突出问题,现场走访群众8次,完成走访调查表3份,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确保群众满意,促进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年妥善处理“12369”及“12345”信访投诉件34件起(其中大气污染24起,噪音污染4起,水污染3起,畜禽养殖1起,其他2起),舆情7起,案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全年无上访事件发生。取得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四下基层”“三送一帮”进企业活动及各项执法工作,帮扶指导企业完成整改问题138个,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有效提高群众生态环境意识,企业尊法守法意识,并把执法大练兵活动和各项执法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实操、实训、实战效果。我大队荣获2023年度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三等奖,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曹江涛同志荣获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三等奖,高强同志荣获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二等奖、大练兵先进个人,曹江涛同志荣获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三等奖,强晓辉同志荣获县最美环保人,为生态执法工作赢得了一域之光,存在问题一是执法设备时间长,数量少,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二是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整改措施一是对移动执法设备进行增加、并及时更新执法设备。二是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创造业务知识学习条件,搭建省交叉检查、外出培训平台,业务知识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于干部培养全过程。二是全面收集整理各类典型案例,通过定向通报、媒体公开等方式发布系列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力度;充分用好批评教育、集中约谈等执法方式,切实提升执法普法实效。三是持续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对发现环境问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帮扶指导,把柔性服务与刚性执法相结合,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处罚与服务结合,对于轻微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帮扶、教育、责令改正等措施,引导企业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走绿色发展道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2023年度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三等奖,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