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公路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公路畅通提供养护与路政管理保障。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公路治超站点管理、超限运输审批、公路行业信息管理。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振兴路116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欣 | |
开办资金 | 6627.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61.2万元 | 4724.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公路局.公益 | 从业人数 9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我局紧抓建设交通强国战略新机遇,以建设人民满意公路为使命,紧紧围绕省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和公路养管规划目标任务,着力优化路网结构,服务区域经济,公路路况质量、服务水平和养管水平有效提升,全年各项养管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1、日常养护。全年公路路况优良率87.2%,较历年稳中有升。累计完成整修路基边坡12415千平方米,整修土水沟899千米,清理排水设施868千米,清理堆积物46510立方米/29573处,清理积雪15743千平方米,清扫路面604800千平方米、桥面12718千平方米,疏通泄水孔8394个,清理伸缩缝5660道,疏通涵洞26918立方米/12460道,清洗沿线设施286千平方米,清除杂物2244千平方米/72610处,扶正调高沿线设施2282根,整修绿化平台244755平方千米/16501处。小修工程。累计完成日常小修工程2840万元。修补沥青路面面层32735平方米、水泥砼面层320平方米;更换和维修标志446块,更换钢板护栏8597米、道口桩525根、百米桩1386个、里程碑221个;清洗标志牌18600块;清理塌方36880方;新补植树木1972株;浇水3570吨;修剪乔木29438株;浆砌圬工及混凝土修复防排水设施14540方。段班房建设。累计完成小修312万元,其中维修段房7处、道班房25处,新接养沿黄路吴堡下山畔驿站完善设施。主要修缮楼宇水暖管道及老旧电线改造更换,卫生间设施更换维修,修缮门窗、处理房顶漏水,室内粉刷,室外加装保温层,安装监控,整修硬化院落、大门、围墙,改用燃煤取暖为空气能供暖。对于新接入天然气的道班,将厨房和取暖按照燃气设备进行改造。冬季保畅。全力做好除雪保畅工作。在10月底,我局已经完成储备融雪盐2100吨,融雪剂1300吨,分别存放于沿线46个道班和6个物资储备中心,防滑料3000余方分布堆放于440余处公路重点路段路侧。美丽干线公路。完成了国道242榆绥段、国道337榆神段、国道307吴定段、国道339佳榆段公路绿化的提升改造。依托市县旅游区、自然风景点,在路侧视线开阔路段搭建农产品销售点6处,建绿化美化景观点12处。2、水毁工程。2023年全市发生集中降雨4次,定边、靖边、清涧、子洲局地暴雨5次,全线超过500方的大段落边坡垮坍有20余处。清理坍塌方75处54895方,泥石流96处25818方,滑坡1处2200方,省局第两批下达水毁抢险费140万元。我局均及时安排清理淤泥、清洗路面及沿线设施,整修路容环境,累计投入机械960余台班、人工1.5万余工日,保障了雨季道路畅通。全年完成一般水毁修复89处,4处重大水毁待省局审查批复后实施,汛期未发生交通中断水毁,所辖道路全部正常通行。3、安全防护提升工程。省局批复的国道339、340两条线路113公里路段实施安全防护提升工程,批复投资985万元,项目于2022年10月中旬完成招标,至当年11月底完成60%,剩余部分2023年4月初开工5月底全部完成。省局批复的国道210、242、244三条线路实施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提升路段范围140公里,批复计划投资827万元,项目于2023年10月招标完成后已及时开工,于2023年11月底全部完成。工程实施过程中成立了项目办,专人管理,采用公开招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所完成工程委托第三方检测,全部合格。4、沿黄路边坡落石治理。对沿黄路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安排专项资金230余万元,在3月到5月春融期间,9至10月初降雨集中期间,集中对辖养路段边坡防护网落石清理,及时修复破损网面和松动锚杆等主动防护设施,对上边坡坡顶、坡面的孤石、悬石、滑移面块石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不稳定松散石块进行清理,基本消除可视范围内的边坡落石隐患,定期集中清理已经形成常态。5、国省干线公路隐患治理。我局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工作专班和项目办,按计划全力推进工作落实。隐患整治工程涉及全市8条国道、1条省道、沿黄公路、榆靖公路、绕城快速干道共12条道路,核定整治台账1441条,工程的实施及时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解决了部分路段多年存在的视距不良、行车不顺,人车混合交通肇事频发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国省干线通行环境。项目工程于2023年3月下旬开工,11月底全部完成。6、路网调整新增国道移交情况。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进部分普通国道移交工作的通知》(陕交函〔2022〕1702号)相关要求,我局积极安排部署、协调对接。2月份市政府出台《加快普通国道移交通知》,明确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3月份市交通运输局制定《普通国道移交实施方案》,确定了移交范围和程序,并于5月份上报市政府申请新增普通国道养护经费。本次移交涉及国道210线66.04公里、国道242线72.88公里、国道244线24.01公里、国道336线61.02公里,涉及神木、府谷、定边、横山、榆阳五个区县,四条国道共计223.97公里。二、工作成效及亮点1、以党建为引领,促进业务工作提质增效。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融合推进,按照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要求,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助推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2、按照1小时行车安全停车休息理念,利用沿线道班、通过与加油加气站点协作共建,以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停车、休息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齐全服务设施功能,拓展公路服务项目内容。三、单位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投入资金113万元,完成公路交通标志标线优化提升工程,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改善了车辆行驶条件。2、投入58.8万元,对沿黄公路194块标志牌进行了更换,保证了沿黄公路的安全畅通。3、持续加大路产保护巡查力度,全年查处制止路产损坏行为和涉路事案892起,查处890起,收回赔偿费213.797万元,追偿率达99.7%。4、以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依靠政府主导实施推进县乡村过境路地路宅分家、完善集市街道公路排水管网体系,路侧实施硬化绿化治理公路扬尘、整治路容环境卫生。5、及时开展路面灌缝、修补路面坑槽处治翻浆沉陷,特坏路利用回收旧沥青混凝土铣刨料加乳化沥青加铺临时路面,近年来,通过提高路面有效修补率,顺利地保障了全局现有226公里次差路的安全运营,圆满实现了因公路破损引发交通事故的“零”目标。7、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全局累计投入24万元用于帮扶村产业发展、阵地建设、设施维修等。开展“乡村振兴、幸福家园”募捐活动,干部职工共捐款2.067万元,用于帮扶村爱心超市购买生活物资,帮助困难群众。发动全局参与消费扶贫,帮助村民售出小米1.08万斤。按时办结百姓问政和12328交通服务监督电话来电事项31个。8、积极推动县级路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了8个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的招标预公告发布工作,和12个路网外场点建设及1个一类交调站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经济效益:深化公路四新技术应用,在国道242、340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累计实施了双层精细化同步碎石封层64.765公里,开普封层14.26公里。持续贯彻环保理念,积极开展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回收8990立方米,利用率100%。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效的社会化养护模式尚未形成。路网应急监测点覆盖面不足。盲区超限治理难度大。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影响工程进度。五、整改措施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养护管理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有目的有重点持续抓好预防性养护、季节性养护和突击性特殊养护。六、下一步工作安排1、加强全面养护保障路况质量。2、持续推进大中修工程建设。3、强化公路安全和应急保畅。4、深入开展路产保护和治超工作。5、坚持党建引领促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