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编印榆林市人民政府机关刊物《榆林经济》、《榆林市人民政府公报》以及有关送阅件;收集、分析、整理和报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动态;建设维护榆林市政策研究督查工作网站。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路市政府1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吴亚宏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政策研究督查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52万元 | 1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在市政研督查办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督查。一是建立专项督查工作机制。牵头起草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印发《榆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查工作实施办法》,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制定《榆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整改工作机制》,从专项督查的人员抽调、组织实施、问题整改等工作全链条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可复制的工作模板和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市级“五套班子”齐抓共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高规格组织实施专项督查。抽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监委正县级领导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干部任组员,组建6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市14个县市区、园区和7个市级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2次。三是高质量拍摄黄河警示片。按季度拍摄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警示片4次,在全市安全环保月度会上播放,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查及一、二、三季度警示片共反馈各类问题274条,截至12月下旬,已完成整改212条,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62条。向纪委移交问题线索7条。(二)持续推进交通领域重点工作督查。一是开展“交通大干年”重点项目跟踪督办,按月跟进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帮助解决征地拆迁、手续办理等“堵点、难点”问题7件,有力推进延榆高铁、神瓦铁路等全市交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开展农村公路提升跟踪督查。对全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作累计开展实地督查2次,助力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全年工作任务按期完成。三是督促榆神高速、榆靖公路横山段、榆靖公路靖边段3处重点区域道路安全隐患完成整改,增设多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消除了以上路段的道路安全隐患,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四是对全市桥梁隧道安全隐患进行督查,对存在的消防、照明、排水、安全标识和人行检修通道的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各单位完成整改。(三)网民留言核查办理质量持续提高。核查办理“互联网+督查”和问题线索2条,目前已经全部办结。一是通过督查绥德县高级中学“未详细说明具体各项收费”问题,规范了教育收费程序,消除了不良影响。二是督办群众反映“撕春联”问题,督促相关单位主动向居民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在城市日常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充分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共同营造文明和谐风尚,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三是开展“燃气器具销售涉嫌垄断”问题线索办理情况的督查回访,督促市级相关部门和责任县区认真查找问题,举一反三全面完成问题整改。(四)调查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榆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大型课题研究。委托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级团队,形成《榆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研究报告》和《榆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等研究成果,为我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高水平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案。二是先后开展全市金属镁渣处置情况督查调研2次,对全市44家金属镁企业的镁渣处置方式和处置渠道进行细致摸底,首次摸清了全市金属镁渣的累计产生量和年产生量,形成《全市金属镁渣处置情况督查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可靠依据。三是结合全市路域环境卫生“三项竞赛”工作督查,提出“三项竞赛”工作中存在的3个方面突出问题,提出工作建议2条,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采纳。(五)政刊信息工作。1.政刊办刊水平踏上新台阶。一是精心办好市政府内部刊物《榆林经济》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公报》。二是版面设计更科学、更美观。给读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三是刊物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期刊信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城市党政期刊交流会上《榆林经济》编辑部被期刊信息专委会增补为理事单位。2.门户网站运行安全有序。一是对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版,对网站后台程序进行全面升级,网站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二是及时发布工作信息。设置新闻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个年”活动、督查在线、《榆林经济》等专栏、栏目12个,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包含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年报4个板块,依法依规公开单位相关信息。三是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及时调整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和网络安全工作小组,修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3.信息报送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幅扩大外部信息报送范围。结合政府督查和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单位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做法,整理规纳为工作信息进行报送。二是深入挖掘内部工作信息。制定《内部工作信息报送机制》,规定每个科室结合日常工作,每月至少向政刊信息中心报送4条工作信息,将政府督查和政策研究工作动态信息及时报送市级领导。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督查工作抓得更实。全年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交通、客运市场改革、中心城区散煤等市政府重点工作,开展督查30次,核查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问题线索4个,编制“督查在线”栏目2期,形成各类督查专报30篇,其中21篇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7条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或县市区调查处理。探索建立市级“五套班子”齐抓共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形成从人员抽调、组织实施、问题整改等全链条、可闭环的督查模式,通过上、下半年2次专项督查,共发现各类问题165个,截至年底已完成整改125个;牵头拍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警示片4期,共通报各类问题122条,截至年底已完成整改94个。有力提升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认可。(二)研究课题找得更准。委托国家级高水平研究团队,完成“榆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课题研究,提出榆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和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为我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高水平、系统性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结合督查工作,开展金属镁企业的镁渣处置方式和处置渠道督查调研,首次摸清了全市金属镁渣的存量和年产生量,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可靠依据。结合全市路域环境卫生“三项竞赛”工作督查,提出全市路域环境卫生“三项竞赛”工作中存在的3个方面突出问题,提出工作建议2条,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采纳。(三)刊信工作基础更牢。始终将门户网站的安全运行摆在首要位置,全年共转载中、省市新闻稿件400余篇,发布本单位工作动态50余篇。将《榆林经济》作为对外宣传、展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广泛联系市内外高层次、高水平文稿和摄影作者采收高质量稿件,文稿数量的质量实现双提升,版面设计更加科学美观,成功入选中国文化信息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年共领导讲话、调研报告60余篇、26万余字。将信息报送作为单位重要工作内容,结合督查和调研工作,对外及时挖掘发现各级各部门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对内建立科室工作信息定期报送机制。全年共向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室报送工作信息56条,被采纳12条。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员素质需要提升。无论是政府督查工作还是政刊编印工作,均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但以目前工作人员文字水平还与工作需要存在一定差距。二是课题调研参与度和结合度不足。对于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的课题研究,本单位人员参与不够,导致课题研究成果与榆林实际结合不够。三是政府督查的深度不够,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平时在督查工作中,督查的事项较多,大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完成任务,而对于督查内容的深层次原因、根本解决办法考虑的较少,分析的不够。在督查方式上,现场督导、座谈了解比较多,调查研究、暗访回访比较少,持续跟踪督导的不够,有时对一项工作督导后,由于忙于其它工作便没有时间过问后续结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完全落实到位。四、整改措施一是针对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积极选调高素质、高水平工作人员,充实工作力量。开展大学习、大思考、大提升赶超活动,督促科室人员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针对课题调研参与度和结合度不足的问题。动员本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深度参与课题调研。三是针对政府督查实效性仍需提升的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适时对留言办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和“回头看”。四是针对信息报送质量仍需提升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组稿质量,聚集策划主题,积极主动向市内外高水平撰稿人、各部门和县市区主要领导约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积极培养科室人员,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工作队伍。二是严格执行单位规章制度,全面加强队伍管理。(二)政刊信息方面。一是进一步提升组稿质量,聚集策划主题,充分利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东风,积极主动向各部门和县市区主要领导、市内外高水平撰稿人约稿。二是持续管好门户网站信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按要求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室报送工作信息,努力提高信息采用率。(三)政府督查方面。一是持续提升“互联网+督查”核查办理实效,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二是适时对留言办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和“回头看”。三是继续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查及警示片拍摄工作。(四)课题调研方面。一是认真开展科室课题调研,动员科室人员积极深度参与课题调研。二是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政府领导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实行“小、精、快”调研,努力提升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