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有资产安全提供管理保障。对县属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登记、调配处置、清查。 | |
住所 | 旬邑县煤炭收费处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顺华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87万元 | 19.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8月份将“旬邑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变更为“旬邑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没有违法违规等相关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工作情况(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1、建立清单摸家底,整合转型强管理。今年以来,县国资中心进一步厘清了县属国有企业名单,按照经营状况区分了“正常经营企业”和“非正常经营企业”两类情况,为后期国有企业分类管理打好了基础。联合组织部门制定了《旬邑县县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规范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贯彻落实《旬邑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实施方案》精神,实现了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2、清产核资促经营,多方研判夯基础。按照县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及企业运营状况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安排,联合县审计局对除三家粮站外的14家正常经营县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研判,会同组织部门对14家县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研判,为县属企业整合重组夯实了基础。3、编制方案绘蓝图,高效重组壮国资。按照局领导安排,在原《旬邑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参照泾阳模式,编制了《旬邑县县属平台公司整合重组实施方案》。(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1、建章立制,完善资产管理体系。通过预算一体化数据治理,各单位对本单位资产进行了资产清查,对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股室和个人,对已经淘汰和达到使用年限而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按照《旬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处置,保证了各单位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清产核资,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准确完整登记资产卡片信息,按照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文件要求,严格执行资产购置、处置申报审批账务处理等流程。妥善解决部分单位资产权属不清的问题,深入调研,划清责任,分类处理,做到责任明确、实物清楚、数据准确、处理恰当,在此基础上对产权进行全面确认登记,规范资产权属管理。二、取得社会及经济效益(一)按照中省市关于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文件精神,我中心对农村供水特许经营权项目进行了有效盘活,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19亿元。该项目进一步盘活了我县存量国有资产,扩大了有效投资,形成了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缓解我县财政压力,提高财政可持续能力,筹集建设资金,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全县农村供水质量,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按照省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模块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我县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的原则,组织各单位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了逐一清查,并推行资产条码化管理。共组织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培训600余人次,配发条码设备144套,优化完善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一步提升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清产核资不够彻底管理机制不科学。清产核资主要以企业账本数据为主,未对企业的实物资产、在建工程等进行现场勘察,企业资产调查仍然不彻底、不深入。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责、权、利不明确,盲目决策、资源浪费、资产闲置等现象时有发生,投资效率不高。二是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资产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明确,存在“重资金、轻资产”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资产出租出借、处置审批手续不全面、不完整,存在盘盈或盘亏的情况。三是部分单位存在购入资产、拨入资产、已投入使用在建工程,不能及时登记入账或转固,达到报废条件资产不能及时申请资产处置,已批准报废的资产不能及时从资产系统和会计系统核销下账,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指导。指导各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中省市县文件精神、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增强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的能力水平。二是强化监管力度。配备专门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力量,统筹指导和监管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国有资本运营、企业资产统计、稽核等工作,强化监管队伍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创新监管手段,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三是强化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及处罚力度,依法依规约束资产的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指导各单位继续开展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摸清底数、吃透情况、找准问题,做到实物清楚、数据准确。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开展清产核资。建立健全县属国有企业数据库,按照“摸清家底、揭示问题、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见账、见物,逐笔、逐项”的原则,对企业国有资产、负债、经营损益以及存在问题等开展全面摸底核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整合升级及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夯实基础。二是提高资产管理利用效能。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资产条码化管理要求,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有效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有效融合,对资产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切实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同时,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盘活利用行政事业性闲置资产,进一步完善公务仓建设,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和资产利用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