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蔬菜产业,促进产业发展;蔬菜产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销售协调。 | |
住所 | 富县文化楼6楼 | |
法定代表人 | 陈晓波 | |
开办资金 | 1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5.3万元 | 63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先关活动,无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活动情况1、新建设施面积超额完成任务。今年通过多方对接引进陕西浙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我县茶坊街道、张村驿镇的7个行政村流转土地3924.57亩,其中新建6米宽、2.3米高的大弓棚3235亩,全部种植麒麟西瓜。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行订单生产,规模化生产,规模化外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浙商的先进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可带动我县农民转变观念,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2、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在张村驿驿镇园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4座智慧大棚,配备自动上水、止水、供水系统、沙石过滤系统、水肥一体灌溉系统、补光系统、打药雾化系统、自动放风系统、远程或者现场控制卷帘系统、物联网平台等8大系统。有效提高智能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在榆林桥村试验示范富硒蔬菜20亩,为菜农发放富硒有机肥、叶面肥各140袋。引进了番茄、西甜瓜、草莓等9大类40多个国内外名优特品种。在延安市第六届瓜菜展评会上,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茉莉香葡萄等品种在展示中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好评。3、蔬菜产业链延伸稳步推进。培育陕西绿品田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富县乡间农牧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与菜农签订蔬菜销售合同,对菜农所产蔬菜进行分拣包装、仓储配送、加工,配送到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学校食堂,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4、加强蔬菜质量监测和监管。以食安县创建为契机,对农民进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宣传培训,禁止使用禁限用农药,保持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举办蔬菜质量安全培训5次,与县农业执法大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联合检查2次,加大对设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产品质量监测频率。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菜农技术水平。通过召开培训会不断加大了对菜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今年以来分别于1月30日、2月23日、3月29日、5月18日、7月6日、12月6日等蔬菜种植关键环节与市县多家部门联合举办蔬菜技术培训会6期,培训500多人次。为菜农免费发放生物菌肥50箱,富硒有机肥140袋,富硒叶面肥140袋,技术资料500余份。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今年市上共下达我县五项考核指标,其中市对县考核指标两项。新建设施面积3235亩,任务600亩的539.2%;“三改一提”面积820亩,占任务800亩的102.5%。瓜菜播种面积3.78万亩(市对县考核指标),占任务3.75万亩100.8%,瓜菜总产量11.37万吨(市对县考核指标),占任务11.31万吨的100.5%。发展食用菌302万棒,占任务300万棒的100.6%。1、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为中心,助推项目建设。今年谋划储备蔬菜、食用菌、中药材项目19个,实施项目4个。《富县新民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4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新民示范园的附属设施;《富县智慧设施示范基地改造提升项目》,投资100万元,改造提升了榆林桥村36座日光温室,进一步提高了温室的使用效率,提高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降低菜农劳动强度;《富县富硒大棚瓜菜示范项目》,投资1.54万元,在茶坊街道办榆林桥村的大棚里示范了20亩的富硒瓜菜,通过使用富硒营养剂,增施富硒有机肥,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提升蔬菜品质,蔬菜商品率可达到90%以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投资11.92万元,组织开展培训6期,培训菜农50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菜农的技术水平。2、以“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推手,助力招商引资。一是引进浙农公司在茶坊、张村驿7个村种植3235亩拱棚麒麟西瓜,目前,两茬西瓜已基本种植结束,共生产麒麟西瓜3000多万斤,产值4000多万元,解决当地300多名农民务工,务工收入300多万元。我们主要是为企业协调镇、村关系,流转土地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为陕西省绿品田域和富县乡间农牧等蔬菜产业链企业、合作社谋划编制项目3个。3、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指导,锤炼过硬素质。一是持续开展“蔬菜大讲堂”活动,今年共开展26期,通过学习,单位干部学习氛围浓厚,业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二是分批派遣单位干部外出参加省、市举办的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培训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能力。单位工作也得到了市县各级充分认可,被市蔬菜站和市园艺站评为“全市设施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园艺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农业农村局评为“优秀单位”,7名干部职工获得市委组织部、市蔬菜站、市园艺站、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8项荣誉奖励,其中单位主任陈晓波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延安市第二批“圣地杰出人才”。三、存在问题虽然我县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产业规模小,发展还不稳定。没有形成稳定的良性发展格局,例如产业资金困难,基本都是依靠项目资金,不能保证每年都有,单位也没有技术推广经费;全县产业规模小,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经营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受市场影响大,菜农收入不稳定等。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蔬菜工作按照“抓点示范,优化服务,项目带动,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围绕市县重点工作任务,新建改造并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效益,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75万亩,产量11.31万吨。全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任务,简称“11211”工作。抓好10个设施瓜菜提质增效示范点。抓建茶坊街道办新民、张村驿镇峁头、驿镇园3个日光温室示范点和茶坊街道东红、榆林桥、马坊、河西、张村驿镇广家寨、罗儿山、塘坊7个弓棚示范点。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合理安排品种茬口,应用轻简化设施设备,根据实际,一村一策。实行镇、村干部、蔬菜办技术员、基地示范户“四级”包抓,形成合力。从质量效益、生产环境、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2、打造1个老旧日光温室改造提升蔬菜基地。对茶坊街道榆林桥老旧日光温室进行后墙改造覆盖防雨土工布、新建缓冲房、棚前沿修建排水渠、维护卷帘机、完善电路管线等,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棚前棚后全部种植蔬菜,杜绝种植玉米等高杆作物,打造一个高标准的旧改造蔬菜生产基地。3、做优2项特色产业。积极引进企业建设高标准食用菌生产基地,栽植平菇、香菇、木耳、羊肚菌等300万棒;种植板蓝根、柴胡、黄精等中药材12000亩。4、延伸1条蔬菜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继续培育陕西浙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绿品田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富县乡间农牧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引导培育企业加入蔬菜产业链发展,产业链前端生产经营,中端蔬菜净菜加工包装配送、后端建立销售体系。蔬菜逐步向香港和北京、上海、广州等高端市场销售。5、提素质,培训技术员和菜农1000人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提高广大蔬菜技术干部的技术水平,持续办好“蔬菜大讲堂”,并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菜农培训。实行领导包乡镇、技术员包村,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每人每月下乡指导3次以上,举办集中蔬菜技术培训10期,培训菜农1000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