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延安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1 09:11
单位名称 延安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和兽医发展提供管理保障。草畜产业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牧兽医推广;动物防疫、动物产品安全监督;草原监理执法;饲料及添加剂管理;畜牧兽医项目评估论证、验收;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兽医及实验室管理;畜牧兽医生产信息统计、调研。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双拥大道
法定代表人 高宏军
开办资金 12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9.67万元 420.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延安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规模养殖快速推进。积极推广“育肥代养”、“三七入股”、“带资入股”等联农带农方式,通过“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养殖户”、“经营主体+养殖户”、“支部+经营主体+贫困户+养殖户”、“经营主体+养殖户+实体超市+网络销售”等模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发展,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化率。(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强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了畜牧产业链项目清单,坚持对重点项目按月调度,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23年16个重点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6.92亿元。子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项目,与北京雄特牧业合作,引进海福特、黑安格斯良种基础母牛1万头。洛川万头肉牛养殖基地打包项目投资2亿元,建成300头肉牛养殖场2个、100头养殖户5户、50头养殖户18户,扩建500头肉牛养殖场2个。延川磨义沟村养牛场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存栏146头。建成了黄陵宏鑫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福仓梅花鹿养殖场,分别引进种猪2753头、梅花鹿140只。(三)校地合作成效明显。洛川养猪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等科学研究,指导子长市建成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1个、培训有机肥料化验员3名、建设试验示范果园2个;先后到洛川长富公司等企业开展生猪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到洛川、志丹、宝塔等县区开展苹果生产技术指导,促进畜果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延安肉羊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延安肉羊新母本培育等试验研究,先后深入到黄陵、安塞等县(市、区)的湖羊、肉羊和乳肉兼用绵羊养殖场开展现场指导服务。举办集中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业务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场技术员140余人次,发放《肉羊养殖技术手册》100余本。(四)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以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为统揽,紧盯“延链、补链、强链”核心任务,成立了畜牧产业链工作专班和专家服务团队,制定印发了《2023年畜牧产业链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延安市生猪等重要畜禽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方案》,引进了新希望、东方希望、正能、黑萨、雄特等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了劳山羚晟牧业、劳山鸡业、吉祥牧业、延安槐蜜之都等本地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畜禽良种繁育、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品牌销售等配套产业,全年引进、推广良种畜禽23.55万头(只),全市累计建成饲草、饲料加工企业13个,建成肉、蛋、蜂蜜和饲草等加工企业16个。深入开展生猪产能调控,全市19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被确定为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其中国家级12个,省级7个。(五)安全生产持续向好。以畜禽养殖场户为重点,在全市13个县(市、区)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场(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有效防范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畜牧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是以养殖场圈舍墙体、用电、防火、粪污处理设备使用、青贮窖、安全警示标识设置等为重点,夯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二是以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为重点,加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通过严查养殖档案、库存兽药,严厉打击畜禽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药品、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兽药等行为。三是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集中开展指导服务3次,对全市4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食品安全示范点)实行督导全覆盖,对照17项指标评价体系,督促指导各养殖场认真完善资料和设施,对发现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及时落实整改,有效地推进了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六)服务指导扎实有效。结合“党建+业务工作”,今年以来,我中心在3、6、9月上中旬,集中开展了三次畜牧兽医工作服务指导,深入各县(市、区)和广大养殖场户,了解掌握畜牧业生产情况,指导养殖场户科学饲养管理。一是深入一线,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向基层发放《生猪养殖技术》《肉牛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等累计400余册;二是加强畜牧业重点工作指导,提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畜牧业生产水平;三是引导广大养殖场户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添槽补栏和增养出栏,帮助基层和养殖场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延安畜牧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二、取得的主要成效全市年末存栏猪43.2万头、牛7.05万头、羊70.2万只、家禽281.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2%、7.9%、13%、-6.5%。全市全年出栏猪62.6万头、牛2.8万头、羊43.2万只、家禽252.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4%、6.6%、2%、-4.7%;全市全年生产肉类6.35万吨、禽蛋2.53万吨、牛奶0.3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4%、-3.1%、1.9%。预计全市畜牧业产值为43亿元、增加值为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3.2%。全年引进、推广良种畜禽23.55万头(只)。全年人工种草19.2万亩,饲草加工储备170万吨。全市累计建成饲草、饲料加工企业13个,建成肉、蛋、蜂蜜和饲草等加工企业16个。围绕畜牧全产业链发展,实施了子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吴起畜牧产业提升等重点项目16个,全年完成投资6.92亿元。全市开工建设规模养殖场147个,其中建成投产规模养殖场141个(生猪29个、牛59个、羊50个、家禽3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41%;开工在建规模养殖场6个(生猪2个、牛1个、羊1个、家禽2个)。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1.规模养殖场建设缓慢。养殖业风险大、周期长、门槛高,社会资本和广大群众投资畜牧业、发展畜禽养殖的积极性不高,新建规模以上养殖场数量不多。措施: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力争再新建规模养殖场100。2.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受土地、交通、环保、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资金支持、畜禽市场价格等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大,企业落地困难。措施:紧盯“延链、补链、强链”年度核心任务,强化畜牧产业链建设。四、下一步打算一是持续提升产能。全年力争出栏猪66万头、牛2.65万头、羊43.5万只、禽270万只,生产肉类6.6万吨、禽蛋2.2万吨、生牛奶0.34万吨。力争新建规模养殖场100个,全市畜牧业产值、增加值力争达到43.5亿元和22.4亿元。二是强化产业链建设。紧盯“延链、补链、强链”年度核心任务,牵头编制2024年畜牧产业链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对重点项目和重要指标实行月调度、季提醒制度。加大“安塞地椒羊肉”“劳山鸡蛋”“黑萨羊业”等品牌宣传推介,搭建“养殖+加工+销售”供应链,打通畜禽及其产品营销瓶颈。三是突出项目支撑。多渠道捕捉项目信息,把准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及时组织各县(市、区)谋划、筛选、包装、申报、争取2024年涉牧类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省市投资盘子。强化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建设成效。四是加强招商引资。坚持“外引内联、扶优扶强”,抢抓全国畜牧产业布局“西进北移”机遇和企业“跨界”“混改”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立联农带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扩大养殖规模。五是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西农大校地合作,稳步推进延安畜牧产业试验示范站建设,力争在品种选育、饲料配方、精深加工、食品预制菜等方面取得突破,助推全市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