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创业服务中心

清涧县创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1 08:53
单位名称 清涧县创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妇女等各类人员的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咨询和服务等工作;组织小微企业和创业人员开展产品推广、信息交流等工作。
住所 清涧县北街政务大厅四楼
法定代表人 贺泽良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91万元 13.51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创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清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基本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企业创业服务政策服务工作。2023年,我中心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构建涵盖“众创-孵化-加速”的全链条服务机制,提高企业孵化成功率,针对此项工作,每月10-15日、25-30日对创业孵化基地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工作计划等情况进行上报,认真落实了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创业信息,发布标准化创业服务政策解读提升群众知晓率。(二)持续推进标准化创业服务工作。目前,县、镇两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入驻52家企业,包括爱豆公司、保宁人力资源、塬上清涧、西部粮仓、梦之红瓜籽等,其中爱豆公司在我中心培训学员467名,通过考核上岗学员339名,基地目前共有在岗学员168人。其中残疾人9人,脱贫群众42人,单亲家庭15人,低保户11人,其他困难群众68人,女性109人。人均薪资由年初3000元以上提高到年底3500元以上,人均增加500元。2020年培训人数14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2人,2022年招聘54人;2020年至2023年,就业见习人员累计23人,解决了失业青年就业难问题。按照人社局要求部署,我中心本着效率最大化、动力最强化的原则,对李家塔镇、店则沟镇、解家沟镇、玉家河镇、石咀驿镇、折家坪镇、下二十里铺镇、高杰村镇创业中心基地,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工作,每个乡镇配备6台电脑,已完善了办公设备和制度建设,大大提升了我县创业服务中心的优势引领作用。9月份,我中心对有旺企业专业合作社、梦之鸿公司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调查,对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了解,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大学生解决创业难题,促进我县青年创业。(三)联合各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提升我县各类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水平,我中心联合劳动力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在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创业中心开展4期培训工作,开设了直播带货、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家政服务、退伍军人技能培训,全部颁发合格证。二是榆林市农民工服务中心关于举办扬榆劳务协作家政讲师培训班、扬榆劳务协作整理收纳师培训班,我中心选派热爱家政服务工作且有工作经验人员3人前往榆林市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县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四)积极做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我中心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6月份到期轮换驻村人员,我中心9名干部接对帮扶32户贫困户,郝志刚副主任继续担任薛家坪的第一书记,惠晓菊同志担任高山河村驻村队员,继续协助高山河第一书记做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八月份,就工作、生活等情况对两位干部进行慰问;各帮扶联系人每月至少入户或电话咨询一次,精准掌握脱贫户信息,制定了帮扶计划和措施,更新并填好帮扶纪实,我中心全体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局慈善募捐活动,捐款共计312元。(五)提高服务、创新“十个绿色通道”。继续定人定岗,坚持一厅式办公;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申请对象进行实际考察;对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创业者给与针对性的培训;对已经开创实体的创业者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设备,鼓励其扩展业务;设立农民工创业服务窗口,定向助推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窗口服务包括负责收集、汇总、发布农民工用工信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帮助农民工解决困难帮扶、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养保转移、交通补贴等诸多问题,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六)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就业创业服务,我中心深入社区、乡镇就大学生以及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成立调研小组,对全县企业及社区农名工深入调研,采用了蹲点调研和电话核查两种方式,查找影响和制约创业就业服务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完成了“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调研报告”两篇调研报告。经过详细的考察,提出改进措施,为全县创业就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七)按时、严谨、认真报送统计报表。8月28日至9月1日,开展城区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我中心负责幸福嘉苑社区1994人,根据工作安排,我中心分为六个小组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逐个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9月15日至30日,根据市人社局的工作通知安排,我中心负责清涧县常住人口人社保障调查问卷工作,对解家沟薛家渠2名调查员、秀延街道新城社区2名调查员到榆林市进行了培训指导,专人专户,对新城16户57人,薛家渠18户58人,开展抽样调查,准确详细的进行了人社保障70问将问卷录入全国人社保障系统,纸质问卷已送至榆林市人社局。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扎实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我中心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在清涧县工业园区信息综合大楼设立人社工作进园区服务站,从创业就业、工伤失业保险、劳动关系三大方面全面梳理人社系统惠企利企政策包,确保政策清单准确无误,对园区内爱豆科技有限公司、人和仙枣业、陕西京凤果馅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摸排情况,切实为企业发展解难题、办实事、添动力,助力清涧县内企业高效发展。一是推进标准化创业服务工作。3月中旬对全县9个镇深入、全面的实地考察,商定了创业孵化基地。9月上旬对全县九个创业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完善了办公设备和制度建设,大大提升了我县我创业服务中心的优势引领作用。(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构建涵盖“众创-孵化-加速”的全链条服务机制,提高企业孵化成功率,并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创业信息,发布标准化创业服务政策解读提升群众知晓率。2023年组织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10次,借助微信短信等线上媒介,积极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共发放创业政策信息宣传单2.1万份。三、存在问题(一)全民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如今存在大部群众愿创业但不敢创业的局面,意识和思想待于进一步提高,群众中还存在着依赖政府、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等落后意识。(二)创业主体的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文化素质偏低,创业的技能不够,适应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范围有限。(三)入驻企业运营困难多。一是经济效益率低,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入驻企业规模小,缺少明确的盈利效益和运营规划,经营模式单一,销售技能欠缺,企业利润不高,盈利效益较差。二是员工流失率高,企业获利少,工资相对低,岗位分配不均,员工素质有限,工作负担较重,造成员工流失率高。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做好创业者服务工作,我们通过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行对其在创业过长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创业心态进行分享;聘用各领域人才,纳入人才库,定期邀请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营销人才进行相关技能方面的授课培训,及时为我们创业者答疑解惑;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提高高校毕生相关福利待遇,留住人才。(二)积极寻求有效措施,设置农民工服务窗口,为劳动者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工作指导、职业介绍、技能鉴定等多项服务。同时放宽创业政策宽松度、提升创业政策灵活度,制定出符合清涧县实际的创业政策,使之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灵活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宣传和落实有关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积极探索我中心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开创清涧县创业服务中心工作新局面。(一)强化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学习创业就业相关新政策,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二)做好政策宣传。通过电视台、宣传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积极宣传创业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三)加强标准化创业中心工作。继续完善县镇两级创业中心基础设施,孵化、引入有亮点、有代表性的企业,按照企业实际需求,提供相关解决对策。(四)全力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惠企利企政策进园区。严格实行专人负责,经常性向园区企业问需求、问建议。在企业招工、补贴发放、员工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到精准推送、及时兑现,努力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