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石门山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站)

旬邑县石门山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4-02-29 17:13
单位名称 旬邑县石门山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自然保护区。调查自然资源,组织环境检测,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住所 旬邑县林业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王婷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02万元 25.0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我站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创新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意识。抢抓“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集中宣传月”等有利时机,创新宣传载体,灵活宣传方法,丰富宣传内容,采取组装宣传车辆、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片、播放宣传音频、发放宣传制品等手段,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县政府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和抖音、视频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手段大力推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好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20000余份、便携式书包6000个、笔记本4000个、洗脸盆1000个、纸杯40000只、围裙5000条、宣传手册10000余册,营造了全民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浓厚氛围,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二)巡查监测,严管自然保护区。一是实行网格化保护。坚持“条块结合、块为主体,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属地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以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为主体,整合马栏、石门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基层管护站力量,依托现有的管理体系,保护区试行“网格化”管理,实行“128+N”的四级网格管理模式,设立一级网格1个,由站长负责,二级网格2个(马栏、石门),由工作站副站长负责;三级网格8个,由涉及保护区的8个基层管护站站长负责;四级网格若干,由8个基层管护站工作人员负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的网格化管理体制。二是开展常规性巡查。强化日常巡查巡护,科学制定巡查路线,充分发挥石门山自然保护区基层管护站职能,定期安排巡护人员围绕马栏-转角-石门关-张山-南沟-乔儿沟等不同路线巡护,对重点地段、重要路段进行流动巡查,严控非法进入保护区等行为,对私自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劝阻,切实提升日常巡护成效。常规性清理了五沟等3个沟口倾倒的生活建筑垃圾,并在醒目悬挂了大型提醒标语6个,切实提升了日常巡护成效。三是联合开展乱采滥挖专项行动。坚持每年5-7月份,联合森林公安、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两场、交警、当地政府,对进入保护区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和无证收购销售野生药材的行为进行打击,采取重点区域巡查,重点卡口布控,对重点区域、车辆不间断的排查检查,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打击,确保自然保护区资源安全。四是完成了2023年度第1批次人类活动问题点位实地核查工作。根据省、市林业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第1批次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问题点位核查工作的函》文件反馈,发现我县3个疑似问题图斑,6104291092000013号图斑,位于旬邑县马栏镇五沟内,卫星影像显示为资源损毁,疑似开垦,变化面积0.111亩,其坐标为(E108°40.256′,N35°16.937′);6104291092000013号图斑,位于旬邑县马栏镇五沟内,卫星影像显示为资源损毁,疑似开垦,变化面积0.002亩,其坐标为(E108°40.272′,N35°16.919′);6104291092000013号图斑,位于旬邑县马栏镇五沟内,卫星影像显示为资源损毁,疑似开垦,变化面积0.055亩,其坐标为(E108°40.274′,N35°16.922′)。经现地核查,以上3个疑似问题图斑均为耕地,不存在开垦耕地行为。(三)多措并举,保障动物资源安全。一是开展了四个专项行动。开展清风行动。遵照上级要求,联合县委政法委、网信办、县公安、交通、市场等7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旬邑县2023“清风行动”的通知》,开展以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清风行动”,有针对性的对县域内有可能经营销售“野味”的餐饮门店、农家乐采取看菜谱、翻冰柜、查后厨等方式进行突击检查;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设套、下夹、投毒、电击等手段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陆生和水生野生动物行为进行查处;对车站、物流中心等集散地全面检查。行动中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0车次,排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2家,通过专项行动开展,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教育了林区群众。开展乱捕滥猎行动。联合森林公安、县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以区域内林业用地为重点,加强巡山巡护,严查严打以电瓶、电容器、铁丝等自制“电锚”、“猎套”、枪支等禁用猎捕工具的生产销售行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配合公安机关查办野生动物案件3起,处理违法人员4人。开展“三清”行动。联合县森林公安经常性深入马栏、石门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迁徙停歇地、集群活动区、林缘、农林交汇处、野生动物通道及主要活动区域,根据野生动物活动习性,沿小径仔细搜寻林中粘网、夹子、钢丝套,开展拉网式排查,彻底进行清网、清套、清夹,清一片、净一片,从源头上防范打击猎杀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今年来累计清理猎夹2个、猎套3个。开展越冬候鸟保护专项行动。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林区,特别是候鸟迁徙通道和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对网捕、毒杀、损毁栖息地和干扰候鸟正常生息繁衍的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治,确保了全县候鸟迁徙通道的安全。二是积极实施野生动物临时救助。按照“节约资金、资源共享”的思路,积极对接野生动物养殖企业,签订协议,在我县太村镇后堡子村陕西金麝谷农业有限公司内建成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助中心,配备救助设备,聘请了高级兽医师,开展了常态化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确保需救助的野生动物及时得到了有效救助,今年来累计救助野生动物14只,分别是白鹭1只、狍子2只、杜鹃2只、兔子1只、猫头鹰4只、雕鸮1只、红腹锦鸡2只、鸽子1只。三是继续实施“天眼”监测扩容增量工程。经多方筹措资金,在原有40台(套)红外监测设备的基础上,再购置了20台(套)红外监测设备,扩大了野生动物监测范围,提升了监测水平,并定期组织专人采集红外设备拍摄数据,分类整理归档。今年来,已先后两次对马栏稍义沟、双岔沟红外设备进行了更换,并对拍摄的数据进行了采集整理。四是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应急机制。经常性深入石门、马栏林区,利用无人机、红外监测设备等先进技术,常态化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编制完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确保一旦发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能迅速处置,将风险降到最低。五是跟进落实野生动物致害险理赔工作。今年继续按照“政府买单、保险理赔、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将野生动物责任保险宣传纳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范畴,利用群众春播、秋收的关键时刻,深入街道集市、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发资料、讲政策、贴公告,做到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在试点镇办范围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年以来已受理案件88起,已理赔42起,涉及损毁农作物面积185亩,理赔资金58050元;其余46起理赔工作正在按程序办理之中。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通过专项行动开展,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教育了林区广大群众。2、今年来累计救助野生动物14只,分别是白鹭1只、狍子2只、杜鹃2只、兔子1只、猫头鹰4只、雕鸮1只、红腹锦鸡2只、鸽子1只。同时,对发现的伤情较轻、经现场确认适合放生的野生动物,选择生态环境良好、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地段予以放生。3、红外相机的安装对开展县域内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建立全县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科学开展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三、存在问题一是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范围广,经常要进山巡查,我站人员力量明显不足,监管难度大;二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才、监测设备、资金投入等问题无法满足正常的野外巡查,救护、监管等保护管理工作。三是在野生动物救助过程中,救助人员与野生动物同车、同空间,不能避免的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染给人的风险;四是虽然野生动物致害险暂时补偿了农民的经济损失,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野猪等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损害问题,加之致害保险理赔流程复杂、理赔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群众满意度并不高。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安装监测设备及设备购置,加强对保护区的监控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聘请专家对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三是督促保险公司加强野生动物致害理赔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从根本上转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提高社会监督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氛围。(二)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联合公安、市场、交通等职能部门,查处违法经营活动,对非法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三)进一步加大救护和监测力度。加强对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救护力度,扎实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四)进一步加大巡护巡查力度。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巡查巡护工作,对保护区内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精准性管理,切实加强野外巡防力度,积极维护生态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