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节能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推动全区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产业发展”为宗旨,做好节能形势分析,制定实施节能计划,做好重点用能单位、企业用能日常监测检查,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开展节能宣传培训、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等公益性服务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1号秦都区政府6楼619室 | |
法定代表人 | 刘胜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发展和改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28万元 | 0.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区发改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一)深入开展散煤治理、及时兑付运行补贴。按照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安排部署,结合职责任务,我局牵头负责全区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落实采暖季清洁取暖“运行补贴”政策。(二)足额完成补贴兑付。完成了2022-2023年采暖季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发放工作,向75个村26567户发放补贴合计719.1580万元,折合每户补贴270.71元,用户使用清洁能源取暖的积极性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三)扎实开展摸排统计。在做好清洁取暖“运行补贴”资金申请工作的同时,按照省发改委统一安排,深入开展散煤治理大摸排工作,进一步摸准摸清我区散煤治理“运行补贴”户数,按照“实事求是、应统尽统”的原则,再次全面系统梳理辖区范围内的散煤治理运行补贴户数,查漏补缺,为后续优化财政补贴发放流程提供准确数据支撑。总摸排数26595户,其中需发放补贴煤改电用户26571户,无需发放补贴24户。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要求,对部分特殊情况用户进行了摸排增补,共摸排用户94户,并向财政申报了补贴资金申请。(四)广泛开展新政策宣传。积极制定印发了《秦都区2023-2027年采暖季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工作方案》,印制《清洁取暖政策宣传》彩页3万份、清洁能源环保宣传横幅100条下发至各街办,进一步加强清洁取暖政策宣传力度。于采暖季前开展了清洁取暖政策集中宣传活动,各街办同期扎实开展清洁取暖政策宣传,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对群众关心的补贴范围、发放形式、用电额度等采暖问题及其他注意事项进行现场答疑,引导群众摒弃传统燃煤烧柴的取暖方式,树立绿色环保意识,鼓励群众“不购、不存、不燃”并及时提供贩卖散煤线索,共同抓好源头管控,确保清洁取暖工作取得实效。(五)提前拨付采暖资金。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咸阳市高新开发区供电分公司、西咸新区秦汉空港供电分公司签订了《2023年“煤改电”补贴发放合作协议》,2023-2024采暖季清洁取暖运行补贴资金共涉及26571户,应发放补贴1594.26万元(其中1145户68.7万元为采暖季后据实发放),已于11月13日将款项汇入了两家供电企业清洁取暖专用账户,供电企业已用用电额度形式对群众电表进行了额度预存。二、节能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大力推动全区节能降耗。依据咸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定出台了《秦都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了《秦都区2023年节能降耗双控及监察工作计划》《关于开展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企业用能情况摸底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加大对省市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力度,有效调动了全区上下抓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联合相关街办和部门开展“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通过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利用户外屏循环播放宣传片、倡议职工参与环保低碳行动、设立宣传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和宣传袋、走进企业宣讲等多种方式,宣传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常识,普及节能降碳、塑料污染危害、垃圾分类、抵制过度包装等绿色环保健康生活知识,进一步加强了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知识的科普宣传,更持续提升了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形成了的良好宣传氛围。(三)狠抓重点企业能耗监测。持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工作,指导推进我区3家重点用能企业对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组织节能中心三名同志进行了能源管理岗位中级、高级培训学习,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四)坚持不懈抓好长输管线安全。一是明确工作职责。与辖区内两家油气管线企业签订了《2023年度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管责任书》,印发了《2023年秦都区油气长武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管道保护主体责任,健全管道保护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标准。二是严格排查巡查。每月对两家企业的管道安全进行督导检查外,要求企业进一步充实管道巡护人员力量,加大巡检频次、缩短巡检周期。同时要求企业定期开展管道区识别工作,设置管道安全风险告知栏,对管道的安全风险进行告知,安装太阳能摄像头,进行智能识别,随时监控管道区域内有无第三方施工、管道周边有无人员聚集等情况。三是狠抓隐患整治。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印发了《关于开展油气长输管道重大安全隐患2023年专项行动方案》,督导企业按照要求抓好各阶段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同时狠抓重大活动、重点部位和特殊时段管道保护工作。要求企业以事故通报、安全提醒函、特种行业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要点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全员学习,自查自纠,尤其在“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加大管道安全防护,履行管道保护职责,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五)认真开展包抓工地扬尘治理。一是组建一套专班。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调度会后,区发改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包抓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成立了工地扬尘治理包抓项目工作专班,安排一名副科级领导具体负责,一个科室专职协调,抽调4人脱产现场轮岗,组建了发改局包抓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群,按照全区统一要求严格督促协调施工方全面落实工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二是夯实两个责任。专门制作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公示牌,将扬尘治理标准,建筑方、施工方、包抓单位、执法中队、值班人员联系方式公示上墙。一方面有利于各方督促建筑单位和施工方落实扬尘治理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也压实了包抓单位的监督责任,确保建筑工地出现的各类问题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三是落实三项机制。落实学习培训机制。对抽调的4名值守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并适时将区大气办调度要求转发工作群,邀请区执法中队对轮岗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让值守人员明白到工地做什么?该什么做?落实工作台账机制。设计制作包抓工地扬尘治理清单,将工作日期、监督任务、现场情况、整改措施以表格的形式形成台账,要求每班值守人员认真填写,同时由施工方及发改局值守人员共同签字后发送到工作群。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区发改局要求值守人员不定时在工地开展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第一时间反馈给施工方,建好台账、限期整改。同时做好工作交接,对当值期间发现的问题,下班前不能整改到位的,必须将问题反馈给第二班接班人员,形成闭环管理,有力推进了问题整改进度。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全区的产业产业结构岁有一定优化,但和先进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差距。2、思想不够解放,在工作创新能上还需进一步锤炼。3、节能日常宣传普及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2024年,我们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自觉转变工作作风,集中主要精力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到一线检查和调研,准确掌握工作任务和要求,努力使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工作重点符合时代要求和群众意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重点抓好2023-2024年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工作,在抓好宣传工作同时,提高“运行补贴”资金使用率,力争使补贴资金全额使用到位,让群众得到实惠。积极结合省、市发改委安排,谋划2024-2025年清洁取暖工作,适时将新增的94户用户增补到位。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抓好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汽车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示范园区)全面、快速建设的同时,谋划我局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完成,结合省、市发改委关于下达我区“充电桩”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我区乡村智慧能源设施光储充一体化建设项目落实。三是紧扣中、省、市各项政策,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做好中、省项目资金(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省级工业节能专项资金)的争取和落实,对接相关部门及企业,挖掘相应项目,为项目建设做好政策保障。同时,认真开展节能初审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了要素保障,严禁新增煤炭消费,继续保持煤炭零消费良好局面。四是落实好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深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我区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全年无隐患、无事故苗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