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博物馆

旬邑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2-29 11:26
单位名称 旬邑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展览,文物复制及相关研究,文物宣传出版,考古发掘。
住所 旬邑县东大街
法定代表人 张海罡
开办资金 284.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2.76万元 210.03万元
网上名称 旬邑县博物馆·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馆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1、靠实责任,确保文物安全。一是制定并与每位职工签订了《旬邑县博物馆安全责任书》和《文物保密协议》;二是坚持每天2次夜间巡更,收集数据;三是坚持每月1次消防安全器械检查;四是完成旬邑县博物馆视频监控平台维护工作;五是完成泰塔安防工程及泰塔倾斜监测;六是完成大象犀牛化石馆展厅屋檐及外墙面维修粉刷;文庙外墙面维修粉刷及彩绘、门、窗等油漆。七是完成灭火器更换。八是完成文物库房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进一步确保文物库房安全,达到自动灭火报警功能和自动控制消防灭火功能。九是完成馆藏古籍善本杀虫及60件精品文物三维扫描数字化保护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安保值班人员全年坚持做到每天白天巡查1次,夜间巡查2次,并将巡查数据上传至旬邑县博物馆文物安全巡查小程序。同时,认真做好开闭馆前后文物、安防消防设备检查,要求安保值班人员每月对灭火器、消防器材、监控器等进行全面检查,对过期的消防产品进行及时更换,为馆属文物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提升专业能力。我馆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迎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类文博专业培训学习等,以此提升干部职工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一是组织馆内讲解人员参加全国博物馆讲解员线上培训、“说好普通话”2023年普通话推广培训会。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国文博网络学院线上培训。三是组织馆内部分职工分别赴厦门、北京、西安、咸阳等地参加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2023年国家数字文博发展论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的2023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高级研修班培训、2023年咸阳市文物保护修复与日常维护培训、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与咸阳市文旅局联合举办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巡回辅导培训,安保部同志参加了全省重点博物馆及文物古建单位消防安全骨干培训;四是组织馆内干部职工参加线上“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座学习等。3、凝心聚力,发挥社教职能。为了积极发挥博物馆公共教育服务功能,我馆年初制定了《旬邑县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把责任分解到各部室,具体到人,围绕豳豳乐学堂先后开展了“豳豳乐学堂之专题活动”、“豳豳乐学堂之青少年儒家经典学习”、“豳豳乐学堂之非物质文化体验”、“豳豳乐学堂之传统节日传承”、“豳豳乐学堂之移动博物馆宣传”五类社教项目30场次。4、履职尽责,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完成了为期3个月《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临展活动;二张海罡馆长承担“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筹展人,完成展品集中和点交工作。三是我馆五件铜镜6月份赴广西民族博物馆参加“镜花风月”-咸阳铜镜精品展临展,展出时间6月至9月,为期3个月。该展览入选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四是我馆其父辛爵、百乳雷纹铜鼎、父丙尊、父乙觯、谷纹玉璧等五件文物12月份赴宜兴市博物馆参加“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该文物展拟于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3月31日在宜兴博物馆展出,展期为3个月。五是我馆三件文物参加由咸阳博物院主办“龙行天下—咸阳龙文物贺岁展”展出时间2023年12月28日-2024年5月6日。5、围绕智慧博物馆,加强传播体系建设。通过微博、微信、视频号、热点话题等开展文物“活起来”宣传接力、提升博物馆社会认知度。一是增设“旬邑县博物馆数字文物互动体验”服务号;二是旬博线上展览、数字人讲解、文物数字互动、社教活动、讲解服务等入驻陕西省文物云平台;三定制完成“太平有象”和“诗礼人家”研学手册;四是购置了全息展柜;五是参加“繁星计划”入驻“探元平台”上传20件文物参加活动,一件文物作为主要宣传页面;六是购置与大象豳豳和犀牛互动拍照系统;七是完成“远古时代”化石主题展示二维动画视频时长90秒。内容包括:大象犀牛化石三维模型查看展示、化石还原演化科普,并将该视频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平台发布,便于观众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八是完成文创笔记本、挎包的定制及社教塔具定制、泰塔微缩模具定制,实现文创与社教活动教具双循环。6、强化安全管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一是制定并与每位职工签订了《旬邑县博物馆安全责任书》和《文物保密协议》;二是坚持每天2次夜间巡更,收集数据;三是坚持每月1次消防安全器械检查;四是完成旬邑县博物馆视频监控平台维护工作;五是完成泰塔安防工程及泰塔倾斜监测;六是完成大象犀牛化石馆展厅屋檐及外墙面维修粉刷;文庙外墙面维修粉刷及彩绘、门、窗等油漆。七是完成灭火器更换。八是完成文物库房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安装。九是完成馆藏古籍善本杀虫及60件精品文物三维扫描数字化保护工作。十是利用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多次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2023年度开展了五一节、端午节及国庆中秋“双节”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据统计,今年我馆组织消防培训3次及各类应急演练3次,在五一节前、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多次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等。确保了全年无文物安全、消防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7、进一步建立健全博物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馆内资产进行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做到月报、年报,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博物馆管理日趋完善。二、取得社会及经济效益我馆今年累计接待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及旅游团体800余次,参观人数达到5.49万人次。发放《文物保护法》、各景点宣传折页、党史知识宣传页等3万余册;发放文创产品之帆布文具袋312个、泰塔文庙大象化石图案挎包520个、雨伞60把、文博语录笔记本560本、文创精品定制笔记本200余本。2023年9月被评为咸阳市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12月被命名为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三、存在的问题1、博物馆对口文博专业人员匮乏,致使文物收藏、征集、研究等业务工作开展缓慢;2、人员外出培训机会少,馆际交流次数少;3、馆内编制有空缺,4名干部职工因退休、调走、借调等导致馆内工作人员缺少。四、整改措施1、持续开展周一文博业务微讲堂,加强馆际交流及线上线下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学习、多思考、多积淀,逐步提升业务水平。2、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力度:一是重视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信息编写、照片视频拍摄等操作能力。3、2023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一名文博专业人才,2024年继续向县人社局申请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文博专业人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泰塔倾斜监测、塔顶渗水处理及日常保护工作;2、开发旬邑博物馆文创定制产品、高端产品,丰富服务供给;3、利用传统日继续开展“移动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进军营、进农村、进集市、进社区、进企业、进敬老院、进爱心机构、进景区等“十进”活动;继续开展“豳豳乐学堂”之各类社会教育活动;4、在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三维扫描的精品文物信息,努力让文物“活”起来;5、继续推动博物馆数字化传播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博物馆感知服务能力建设,全力推进馆藏珍贵文物三维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应用,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监测系统,推动“旬博平安媒体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博物馆智慧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