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优化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业务范围:产业规划;管理和服务企业及各种建设项目;组织和指导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技项目实施、管理科技成果;招商引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北段一号 | |
法定代表人 | 汪瑞亭 | |
开办资金 | 1748.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55.84万元 | 1754.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延链循链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围绕全市“3552”现代产业体系,紧扣7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着力打造“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3户企业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奖补,3户企业申报第四批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6户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14户企业通过“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25户企业通过“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二是深入实施工业稳增长“攻坚季”“督帮促”行动,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30余项;驻点推进54户规上企业稳产回升,新培育6户“小升规”企业释放产能2亿元。三是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目标,实施3个总投资30.27亿元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支持中航电测等16户数字经济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四是狠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建立“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我区民营规上工业企业数量38户,占比70%,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49.4%。(二)实干担当全力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一是压茬推进建设项目。3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95亿元,占年计划的83.62%;总投资30.61亿的格伯莱彻再生高分子材料、高档数控功能部件产业升级等5个项目如期投用,陕南医药物流仓储基地、飞机起落架零部件配套能力提升等4个项目提前建成。二是聚焦产业谋项目。紧扣6条现代产业链,坚持“一年两谋划”和“三边三倒”工作法。谋划项目53个,总投资294.5亿元,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99.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18亿元。(三)互链配套精准实施招大引强。一是主动出击精准招商。组建7支招商分队持续发力、压茬推进。截至目前,赴北京、香港、上海、广东、浙江等18个省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累计外出一百余批次,对接226家企业,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51.65亿元,与九州通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年产5000吨香菇酱生产项目、纺织品外贸加工项目均已投产。二是深挖潜力专题推介。积极参加省、市重大投促活动,精准对接合作机会。在多地举办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扩大园区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积极融入秦创原。对接西交大、西工大等高校23所、专家教授70余人,与16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成功落地转化科技成果34项,获批秦创原总窗口第一批卫星岛建设项目。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在二、三季度园区组考核中均排名第一。(四)抓要素强保障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一是以服务便利化为主线,发放纾困资金4750万元,满意度100%。二是通过财税银企担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融资到位16.24亿元、争取项目资金5577万。谋划与陕西金资基金管理公司搭建5亿元产业基金。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及“交地即交证”改革工作,累计以“标准地”供应工业用地9宗、面积775.04亩,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地”供应达到100%。四是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412项,占比97.17%;即办事项263项,占比62.03%,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的压缩比为82.23%;可网办事项407项,网办率95.99%;全程网办事项379项,网办率89.39%。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全部实现“零收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2个工作日。核心区新增市场主体数183户,其中企业182户,个体户1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2023年,预计经开区核心区范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1.8亿元,同比下降30.4%;地方财政收入38808万元、同比增长126.33%.2.经济效益2023年,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36亿元,占任务的133.79%,同比增长67.27%;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占任务100%;外贸进出口约25.5亿、占任务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全区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克难攻坚,多措并举,奋力推进。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质效还不够高,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还需加大力度;二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创新创业基础不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三是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谋划储备不够,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四是外向型经济虽然在全市起到带动作用,但结构有待优化,还需持续发力。2.改进措施2024年,我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动项目提速、招商提质、创新提效、开放提级、工业提能、平台增效、园区提质、改革赋能,确保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增强产业创新力。围绕全市“3552”现代产业体系,聚焦7大产业链,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和“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积极借鉴“张江模式”,探索“链主企业+科技+生态”等融合发展方式。二是多措并举稳工业。扎实推进“管家责任制”,一线服务企业发展,激励引导企业扛指标、做贡献,确保产值止跌回稳。三是健全协同创新体系。依托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汉中经开区协同创新区机遇,加快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加强与海门、南通、盐城等国家级经开区合作共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是加快平台公司现代化运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小管委会、大公司”“政企分开”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的有效途径,直面问题、坚定转型。(二)狠抓高质量项目建设。一是建强推进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攻坚季各项举措,将项目责任落到具体人头上,推动开工率、投资率、投产达效率“三提升”。二是着眼谋划做实项目。确保2024年动态谋划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动态储备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三是集中精力抓进度。确保年度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三)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一是全力推进精准招商。坚持领导带队,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对已建成的物理空间,招引专业运营企业定制化运营。积极开展东部产业转移承接,推进物理空间入驻。二是切实提升签约项目落地率。严格落实“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建全客商对接资料库,加强与客商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巩固招商成果。三是创新开放合作模式。树立“投行思维”,善用市场机制,助力经开区引入优质资源和社会资本,用市场化方式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四是主动融入大西安发展。将西安作为重点招商区域,加强与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经开区合作,争取更多的科创资源和科创企业在园区落地转化。五是狠抓外资外贸工作。以“汉西欧”班列汉中集散中心建设为引领,以外贸企业、外向型加工企业为重点,促进园区外贸结构由贸易型转向生产型。(四)用心用情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紧盯惠企政策落实、切实做好要素保障、搭好金融服务“台子”。(五)切实防范化解风险。统筹一切财力,优先落实政府债务偿还责任。紧盯工业企业减排,消除环境污染隐患,持续改善园区环境空气质量,助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