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来,我中心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增减挂钩方面,我中心已经向省厅申报了1312亩郑家镇等10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并积极对接省市,省厅已下达批复,计划2024年招投标以及施工工作;占补平衡工作方面,2023年经过与技术单位的密切配合,对项目进行实地踏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了土地平整、田埂修筑、田间道路铺设及土壤配肥等工作,完成了市局下达我县的占补平衡任务4000亩,预计新增耕地4014亩,截止年底已完成初验,并向市局申请验收;重点项目方面,我中心今年承担县级重点项目指标2000亩土地整治任务,截止年底已全面完成,县局已完成初验,已向市局申请验收;“旱改水”项目完成情况,第界村“旱改水”项目经过了前期踏勘设计、招投标工作,项目部已建成,并全面开工,由于气候原因,正在完成土地平整工程,待地解冻后,开始完成管道铺设;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完成情况和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我中心积极对接省市,协调相关股室,按时上报整改进度表,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他业务工作方面,我中心配合调查监测股完成2023年日常变更,并配合耕保股完成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未利用荒地得到了开发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完善了田间道路系统,便于耕作。通过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升了项目区内耕地质量不高的现状,使项目区内耕地集中连片,推动了项目区实现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减少农业生产成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的粮食年产量提高10%-20%,能有效提高农田机械化耕作水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改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连年增产。同时,良好、便利的基础条件为今后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存在问题(一)后备资源不足。项目后备资源不足,园地地块面积小、分布零散,且群众挖树意愿不够强烈,导致项目踏勘实施难度加大。(二)增减挂钩项目存在问题。增减挂钩项目涉及拆旧地块多、地块碎小化、分布零散化、群众搬迁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项目的包抓立项。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着眼全县经济大局,立足工作职能,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为契机,顺应广大群众意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作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先前土地整治成果,积极探索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一)强化监督指导,确保质量合格。为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我中心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为严把质量关,我中心与施工、监理方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时刻把工程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的项目和部位坚决返工,不合格的材料不允卸载,保障项目高品质完工。(二)深挖潜力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红利,深挖潜力,以农村废弃宅基地为重点,采矿用地为补充,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在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和扶贫开发资金、助力脱贫攻坚综合效果的同时,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多赢局面。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计划完成市级下达第二批占补平衡项的后期收尾工作,并计划申请市级验收和省级核查;完成3500亩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踏勘,专家评审后,进行招投标工作,并完成施工工作;完成1312亩郑家镇等10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前期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并完成现场施工;完成2014亩城关街道第界村“旱改水”项目土地平整,并做好耕地的提升改造,完成管道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