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探讨研究、挖掘收藏、陈列展出,发展文化事业,服务于人类。 | |
住所 |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进士巷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波 | |
开办资金 | 1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1万元 | 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反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一)、制订党史学习教育计划,紧抓理论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简史》、《绥德县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绥德县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绥德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等内容的学习,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传承基因、见证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此次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目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馆制订了学习方案、完善了学习计划,组织所有干部职工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研讨,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深入研讨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了业务技能学习培训,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并进行了安全知识测试,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二是组织讲解员进行了讲解业务强化培训,每周组织讲解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交流,提升了讲解队伍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也积极安排专人参加了《田野文物考古培训班》、《榆林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培训班》和各种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二)积极开展业务工作,抓好单位全面发展(一)、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悬挂宣传条幅、组织中小学学生参观博物馆,向游客发放宣传图册等宣传品;组织干部职工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学习。(二)、完成了博物馆开馆仪式等活动。(三)、党氏庄园安防系统工程、蒙恬墓安防项目的资金申请已完成,待资金下达后,开展后续工作。(四)、正在进行绥德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资金申请工作,初审已通过。(五)、党氏庄园4期保护修缮工程资金已拨付到位,目前正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保护修缮工作。(六)、完成野外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签订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责任书。(七)、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交流工作:1.2023年4月接收参加赴日本举办的《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览交回的20件藏品的点交;2.2023年1月为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办的《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提供我馆藏品11组15件。5月展览结束,办理交还点交手续。3.2023年7月为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举办的《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提供我馆汉画像石9件。11月展览结束,办理交还点交手续。(八)、文物收藏保护情况在文物收藏方面。2022年11月在义和镇霍家坪村发现一宋代钱币窖藏,今年经过半个多月的清点、分类,共整理出汉代至宋代铜钱币53组41944枚,总重达193.31公斤。2023年2月绥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移交涉案文物18件,其中3件汉画像石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鉴定为三级文物,15件汉代陶器为一般文物。在保护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保护要求,对馆内的文物进行了保养和维护,有效延缓了文物的自然老化。为了配合国家文物局要开展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计划编制工作,我们按要求提供了我馆青铜器、纺织品、漆木器的保存状况及修复需求。(三)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今年以来,我馆36名干部继续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安排帮扶联系人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为建档立卡户出谋划策,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二、切实抓好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促进博物馆业务工作全面发展,社会效益显著。我馆始终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位,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一是针对博物馆监控系统常年运行,设备老化严重的问题,对安全监控设施系统、线路进行维护、维修。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教育职工四懂:懂得本岗位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措施、懂得扑救方法、懂得逃生方法;做到四会:会报警、会组织紧急疏散、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期火灾。三是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制,按照保安、值班、巡逻、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强调安全纪律,落实安全值班、展厅管理、文物库房管理安全责任。除坚持日常安全检查、巡查外,还坚持对文物库房、文物展厅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确保了馆藏文物安全。在元宵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针对参观人员相对集中等特点,专门制定博物馆重大节假日安全接待活动方案,使全馆上下牢固树立了安全防范意识。三、存在的问题1.专业人才缺少。多年来未曾分拨文博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缺少,增加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能。2.讲解员队伍能力参差不齐。讲解员是博物馆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的形象窗口,讲解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态度、讲解水平直接影响观众参观效果。3.文物保护人员专职性不够、专业性不强、技防设备和保护经费严重短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文保单位的文物安全和保护工作需要。4.扶苏文化苑即将建成,水电运行费用将大幅度增高,原有运行经费不足,将面临超负荷运行。四、改进措施1.针对专业人才缺少,建议面向社会及相关院校,大力引进人才,提高单位专业水平。2.针对提升讲解员能力水平,建议加大提高讲解员能力的投入,从而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整体形象。3.针对文物保护人员能力及技防设备和保护经费严重短缺,建议尽快成立省级以上五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管理所专职负责本单位的日常管理、文物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需求。4.针对扶苏文化苑运行经费不足,建议尽早向县财政提出申请,以便及时得到保障。五、下年度工作计划(一)、持续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后续工作安排。(二)、按计划推进国保单位党氏庄园四期保护修缮工程相关工作。(三)、党氏庄园安防系统项目和蒙恬墓安防工程资金下达后,立即开展后续工作。(四)、计划完成韩蕲王庙消防工程和绥德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资金申报。(五)、做好日常旅游接待工作,2023年全年共计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六)、配合上级完成其他文物相关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