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8 16:41
单位名称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了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开展企业创业辅导、人才交流、技能培训、管理咨询、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对外合作、法律咨询服务,企业品牌建设和自主创新工作等。
住所 澄城县西环五路经委职工学校
法定代表人 张建刚
开办资金 3.8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万元 1.69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有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严格落实政策,营造宽松环境。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坚持“解读是常态、不解读是例外,发布与解读同步”原则,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等多渠道、多形式及时公布、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做到应解读、尽解读,不断扩大政策知晓面。二是落实各级奖补政策。指导陕西拓日、澄石饲料、渭南正大等25户企业申报隐形冠军、超产超销、融资降费奖补等省市政策资金项目,争取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了企业健康发展。三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中省各级税收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参与扶贫的社区工厂,享受扶贫政策的优惠;对新开办的中小微企业当年投资、当年纳税的,予以不低于县级留成部分50%的奖励。(二)强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加强用地保障。组织开展土地要素保障情况专项行动,对130个市县重点项目“一对一”开展土地要素保障对接。二是加大金融服务。成立了澄城县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与人行、财政设立了企业服务大厅,出台了《澄城县民营企业纾困资金管理办法》,由政府出资设立3000万元民营纾困资金,共发放担保纾困资金3.06亿元,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强化人才支持。设立了招才引智联络站,发放“古徵精英卡”300张,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澄城创新创业。(三)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一是落实包企联项制度。按照“育小、扶中、抓大”的思路,由县级四大班子领导包联规上企业和重点企业,实行“政企早餐会”制度,提供“代办式”“保姆式”服务。二是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制定《澄城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八条》,建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诉求响应平台,有效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规范涉企检查,对规上企业和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依类别推行免检、定期检查等柔性执法手段,检查中首次发现问题,先纠违整改,坚决纠正以罚代管现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四是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围绕8个产业链,支持拓日新能、正大集团等民营企业整合上下游、衔接产供销,引进关联度大、辐射力强的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共减免3544户企业税费2.67亿元。2023年,引进项目38个,到位资金110亿元。其中,民营类项目32个、占84%。融资对接,引导民营企业与华冠担保公司洽谈,担保及纾困业务共发放4.36亿万元,今年各商业银行为企业发放贷款11.6亿元,有效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清理拖欠工作完成了省市清欠工作任务。项目申报,截止目前项目全部申报成功,下达资金320万元已拨付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工作思路和方法上缺乏创新意。2.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劲头不够,致使工作标准随之降低。(二)改进措施:1.大力发展扶持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校企合作”项目,为企业精准培育急需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加大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的扶持,通过组织培训等途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严肃处理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系统,最大程度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民营经济政策宣传力度,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作用,及时发布和解读产业、财税等政策措施,让企业熟悉知晓、用足用好。(三)着力解决融资问题。搭建平台推动政银企合作,建立政银企座谈会议制度,积极推进和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作用,引导担保机构积极开展股权、商标权、专利权质押等方面的业务,不断扩大融资担保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