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8 16:40
单位名称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指导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乡村公共治理机制创新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农村综合改革政策落实的基础数据和档案管理。
住所 澄城县财政局四楼
法定代表人 王雪红
开办资金 49.3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1万元 5.73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方面: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所有项目坚持民主决策程序按照村级申报、镇(办)初审、县级审核的程序,纳入县级年度项目库后,根据上级下达资金数,从项目库筛选群众受益面广、绩效目标明确的项目进行实地勘察,确定项目后及时下达各镇(办)。组织镇(办)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财政所开展业务培训会,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从而进一步夯实镇(办)项目管理和财政所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建立了覆盖财政资金全流程的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督体系;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在前期项目申报、资金下达环节明确绩效目标,执行中强化绩效监控,组织业务人员深入项目实施地点对项目建设进度及工程质量进行实地查验,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项目完成后由村级主要干部及监督人员对照项目下达的绩效目标进行自验,自验无误后由镇(办)组织财政所、镇纪委、第三方监理等对项目进行初验,并完成镇(办)区域性项目绩效自评,确保项目质量,最后再由县农财中心根据下达文件对项目绩效、项目量进行复验;三是坚持项目公示制度。按照“谁分配、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要求所有项目从入库、下达、实施、竣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在村、镇、县三级进行公示,从而确保项目在阳光下管理,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二)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方面:2023年我们紧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0万元,经市财政局实地考察评审,先后确定城关街道办雷庄村、赵庄镇白家河村为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保证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一是强化领导,确保实效。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镇(办)、村两级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对项目建设内容、群众参与程度、项目实施效果、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充分评估审核并由评审中心评审后及时审批下达项目及资金。二是因地制宜,提档升级。为了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出现背离群众意愿的政绩工程和“门墙亭栏廊”等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我中心深入实地对镇村上报项目进行逐项核实,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在城关街道雷庄村投入150万元集中整治7条村主要巷道,铺设道牙4506米,硬化提升路面6375平方,栽种各类树木802株,安装美丽篱笆4500米。在赵庄镇白家河村投入150万元资金提升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48盏,硬化路面400平方,衬砌排水渠2480米,栽种各类树木1200株,绿化1500平方,篱笆217米,公共厕所一座。三是对标考评,规范资料。根据省级美丽乡村绩效考评要求,对照考评指标,规范完善美丽乡村项目资料,制定三大类13项项目资料,通过项目资料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绩效监控;四是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由镇政府具体负责,从项目规划、评审、招标、施工进行全程管理。镇村聘请第三方监理和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确保项目规范实施,按期完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全面达到硬化、净化、亮化、美化标准,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乡风醇厚文明的美丽新家园。(三)乡镇财政和乡村治理方面:根据“预算控制指标、指标控制计划,计划控制支出”的原则,全程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申报、审批、使用等情况。理顺基层不同组织的关系,理清各自职能。(四)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方面。2023全年共拨付村级运转经费1605.287万元,其中:发放村干部补贴1282.287万元涉及834人;拨付村级公用经费323万元。一是年初按标准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进行了预算,确保村级运转经费准确、足额预算。二是按照省、市村干部补贴标准和县委常委会决议对村干部职数及标准进行审核,在组织部提供名单后,及时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拨付到镇(办),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及时将村干部补贴发放到位。三是通过政府网站对发放村干部补贴资金进行公示,村级办公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村级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而强化资金拨付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四是根据上级要求对我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工作开展调研,为省市了解基层现状和下一步提高干部标准提供合理建议。五是对2022年村级办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五)农村综合改革政策落实方面:2023年我县争取到省级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120万元,用于扶持冯原镇太极村、吉安城村、马村和城关街道北关村四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为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发挥最大效益,我中心先后对四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实地调研,和镇村主要负责人座谈讨论,结合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因村施策,确定扶持项目,马村、太极村依托冷库产业配套转运框、叉车等;吉安城为特色农业大棚配备温空气能及热水空调系统;北关村依托蔬菜交易市场新建10座交易大棚。通过4个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巩固深化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激活农村经济内生动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全体股民增收。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围绕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战略,投入财政资金927万元,支持8镇1办59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资金使用效率高和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急需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带动全县17113户64578人群众受益,有效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人居环境水平。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知识掌握不够。2、工作的规范性和计划性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1、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2、增强工作主动性,敢于冲破传统的理念束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找出新思路、新方案,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确保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尽快实施。二是深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创新机制,统筹保障,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三是加大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宣传和调研,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四是深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创新机制,统筹保障,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