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富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2-28 14:35
单位名称 富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人员日常业务培训;负责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负责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
住所 富县正街道街60号
法定代表人 段小强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01万元 84.7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一)主题教育及“三个年”活动开展。以“三个年”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小组建设,制定学习计划、培训方案,将党的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结合起来,丰富学习内容,在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印发了“现场规范执法指引”“执法文明用语”等,人手一份;坚持日例会提问、周例会交流分享等方式强化学习效果。全年集中培训3次,知识测试3次,集中检查学习笔记3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篇。(二)开展现场执法,确保依法行政。坚持每月针对市容市貌管理集中执法一次,要求执法队员轮流现场执法,执法后在例会上点评,指出问题和需改进的方面,增强了队员现场执法办案的实操性和规范化,全年大队组织的集中执法9次,通过严把立案关、告知关、处罚关,确保了依法行政,全年共办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案件154件。12月延安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组织的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大队办理的案卷获得全市优秀。(三)管理服务并重,提升城市品质。结合“十个专项整治”,重点突出市容市貌环境常态化治理;一是重点对各类违规经营、店外经营、流动商贩野广告、破损条幅、破损对联、灯笼等依法查处取缔,全年累计清理店外经营1100余处,流动摊贩900余处,清理门店广告900余处,野广告2600余处,破损对联1000余幅,破损灯笼200余个,横幅80余条;二是对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的非机动车、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整治,截止目前,张贴非机动车温馨提示10000余张,规范非机动车停放3000余辆,拖移人行道乱停乱放非机动车300余辆,上传违法停车1800余辆。三是大气污染治理。大队制定了《餐饮行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加强城区463家餐饮店油烟净化器日常检查,要求5家大型餐饮企业油烟在线监测系统接入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为确保油烟排放达标,11月份,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县城区5家1000平米以上的餐饮业和14家餐饮业油烟排放是否达标进行检测,对排放不达标的9家餐饮业进行立案查处。严格落实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16条措施,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监控。渣土运输严格落实运输渣土车辆备案登记制(行驶证、驾驶证、保险单),要求运输车辆定时、定点、定线运输,做到“密闭不漏撒”,全年共备案登记153个,检查违规运输500车次,处罚30起。然杂燃非治理,对城区9家售煤点煤出厂检验合格指标、场地硬化,防尘措施、运输管理等进行集中检查,联合鄜城街道办9个社区利用晚间,深入辖区1000余户居民家中宣传使用清洁能源,禁止燃烧有烟煤、沥青塑料垃圾、秸秆落叶等非清洁型燃料。四是噪音治理,制定了《2023中高考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中高考期间对全县城区在建工地、夜市、广场舞等采取了暂停施工、暂停营业、暂停活动措施,并提前一周对考场周边市容市貌进行了规范。建筑工地噪声治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重点对夜间施工噪音进行监管,全年年共处理48余起夜间施工噪音扰民事件。五是批后监管。建设项目批后监管,2023年规划区在建续建项目共18个,建立项目监管台账18份,严格落实规划实施相关要求,采取不定期巡查,对未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或未按照审批建设的项目立即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全年共下发限期整改8份。安装门头牌匾、宣传活动、开挖城市道路的批后监管,共办理手续460份,全部按审批条件进行监管。六是加强违法建设查处,对易发、高发区域,实行日常巡查管理,落实网格责任,持续深化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做到露头就打,见违即拆,全年共计拆除违法建设7处,立案查处35起。七是流浪狗整治,坚持每月开展1次流浪狗专项整治,集中对城区流浪犬、无主犬等进行捕捉收容,并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劝导,截止目前,捕捉流浪犬、无主犬26只。八是防汛和雨雪天气保障工作,制定大队防汛工作预案,成立防汛突击队,以汛情为号令,随时做好城区内涝的防治工作,冬季及时清除城区主要路段的积雪暗冰。九是乡村振兴。大队1至8月份帮扶和张家湾镇尚塬社区,对所包社区的脱贫户、老党员、高龄群众春节前进行了慰问;认真开展回头看,对社区232户常住户(包括38脱贫户)的收入、健康、产业、教育、突发事件等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不出现致贫返贫户,9月份开始帮扶张家湾镇王家角村,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员,帮扶村环境卫生整治资金2万元整。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坚持每日利用大队微信群发党建业务知识,坚持每日例会抽查上一天学习成果,坚持每月现场集中执法观摩2次,坚持每季度集中培训、测试培训成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专题培训等方式,坚持业务培训和现场集中执法相结合,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提高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二)用制度管人管事,树立城管新形象。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持续推行“721”工作法,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新梳理完善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制度汇编》,印发了《现场规范执法指引》《执法文明用语》等,以制度管人管事。(三)增强服务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我大队从工作实际出发,在保证市容环境整洁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主动管理服务群众。一是在一些重要节日提前划定区域,统一时间,集中管理,如情人节、清明节、母亲节等节日,分别在南教场络西路、沙梁客都楼前、古周峁、北教场信合中路等指定区域。二是充分发挥翡翠周边、沙梁街、北教场等商圈带动作用,让鄜州大地更具“烟火气”,开放翡翠周边、北教场广场外摆经营;三是对沙梁永盛楼下、天泽酒店楼下便民市场摊点进行整治、重新划分;完成了文明巷的提标改造,划分摊位,亮化了巷口;四是提醒告知制,为了保证检查效果,同时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干扰,我们尽可能减少重复问题的检查频次,通过提醒告知,将所要监管的事项以告知书的形式提前告知企业,并建立微信群进行业务对接,企业将问题整改情况发至群内,我单位配合一对一指导,待整改完成后,再进入企业检查验收。以上措施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市城管局检查中对我们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三、存在问题(一)执法人员短缺,职能划转后各项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只能边学习边工作,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导致工作效能不高。(二)缺乏奖励激励制度,大队在人员管理、工作要求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形成了制度汇编,但在激发干部积极性上缺乏相应奖励机制政策。(三)市容环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反复性强,如占道经营、流动摊贩、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这些现象随意性强、流动性大,尤其一些时令水果、蔬菜上市,今天整治好转了,明天又可能冒出来。四、整改措施(一)加大业务培训,减少工学矛盾,重点培养一批在油烟、噪音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人员。继续坚持城市管理网格化,将执法工作分解细化,加大执法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奖励的政策,加大一线执法人员的奖励。(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升执法水平,倡导文明执法,推行“人性化”执法“服务型”管理的执法模式。(三)强力抓好市容环境专项治理,深入排查市容环境各类问题,督促责任中队及时整改。深入推进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大气污染治理的油烟、焚烧垃圾、散煤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市民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四)持续开展批后监管、扬尘污染防治,加强项目的批后监管力度,认真开展扬尘污染问题排查,针对县城区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涉及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制订详细整改方案,明确节点计划,确保整改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