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中市>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4-02-28 14:28
单位名称
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开展环境科学研究,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业务范围:大气、水、土壤环境、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环境规划;建设项目环境技术评估及企事业单位清洁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损害鉴定、排污许可等方面的研究及技术支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新技术开发与推广。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前进西路与兴元路什字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
林锋
开办资金
20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57.79万元
1446.7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开展了大气、水、土壤环境、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环境规划;建设项目环评及清洁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排污许可等的研究及技术支持等。1.强化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落实落细我所内部设置7个中心室,分别负责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技术研究,2023年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调整了工作范围,各中心室分别对接市局对应科室,配合市局科室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市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2.完成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汉中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5)》《汉中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了陕西省“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领域汉中市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完成了《汉中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生态环境领域)》《汉中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汉中市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汉中市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3.完成市局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排污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核全年共组织召开各类技术评估会14余次,评估项目环评(含规划环评)共29个,清洁生产企业2家。完成了2022年三、四季度及2023年第一、二季度环评文件的技术复核工作,共计复核环评文件44份。组织排污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核会8次,审核45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完成266家排污许可证及18家执行报告审核,67家简化管理企业五类严重质量问题和21家已上会的重点管理企业问题的审核及打分。并对入库专家基本信息等资料实时进行了更新,保证专家库信息的真实、有效。4.发挥合作推广作用,推进科学研究新模式2023年10月16日与西安市环科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既贯彻落实了两地政府《关于汉中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推动西安汉中协同发展框架协议》重点工作任务的要求,也推动了西安、汉中协同发展,实现深度融合,标志着西安汉中两地生态科研合作进入新阶段。以本次战略合作为契机,深化两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环保人才引育、管理支撑领域沟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全市生态环保的科技支撑和服务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谋划环保项目,推进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完成了《陕西省汉中市西部片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与分析项目实施方案》《陕西省汉中市中东部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与分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汉中市水生态环境应急能力提升”“汉中市臭氧成因分析和污染控制对策研究”等多个项目,为编制项目申报资料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2.完成“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照分析任务2023年组建了汉中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全面动态更新技术团队,于9月编制了《2023年汉中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并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审。积极为多项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公益技术服务,2023年我所累计为10个规划和39个重大项目出具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照分析复函,为规划和重大项目前期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目前,我所在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面临技术瓶颈,地下水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属于技术空白,“三线一单”等工作尚在学习中开展,技术力量薄弱,深入研究工作受限。改进措施。以上问题,我所将采取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重新规划团队分配、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等措施针对性改进与优化,从而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发挥人员最大潜能,增强技术实力,更好地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献言献策。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以“三个重点”为锚点,“一个突破”为目标,力争全所在2024年的工作有质的发展。第一个重点:努力扮演好环保技术参谋角色,对接市局各项重点工作,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第二个重点:抓好项目谋划,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针对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汉中实际,谋划大气、水、土壤、生态类等环保专项资金项目,为摸清全市环境现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持。第三个重点:抓好各项评估、评审,把好准入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合理安排、规范流程,做好“三线一单”“清洁生产”“环评与排污许可”等评估评审工作,加强协调沟通,尽可能地压缩时间、优化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时效性、准确性。一个突破:夯实科研基础,培育研究队伍。力争在年内谋划一个契合各级关切的环境科研项目,从小做起,着力培养我所科研队伍,建立健全科研规范流程体系,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培育一支“能研究、出成果、有技术”的研究型队伍,用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发展成“知现状、有对策、有成效”的区域生态环境技术支撑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