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进步服务。开展传承、教育、关爱、帮扶等关心下一代活动。 | |
住所 | 澄城县委大楼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海荣 | |
开办资金 | 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澄城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1万元 | 4.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我单位及时举办“五老”宣讲报告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县关工委副主任樊锋同志深入澄城中学、城关中学等学校,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的斗志。全县各级关工委组织28名“五老”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宣讲2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6800余人。(二)“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常态化开展。组织“五老”为青少年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县关工委副主任樊锋利用假期深入交道镇南社村,为青少年和群众做党史报告。县关工委宣讲团成员、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弥智学深入澄城县国防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做澄城红色故事专题报告。各级关工委共组织专题宣讲20场次,20名五老参与,青少年接受教育18160人次。(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县关工委主任王文波分别在澄城中学和赵庄初级中学作了题为《用青春点亮未来以奋斗续写辉煌》的思想政治课,他要求青年学生,一定要通过认真学习思政课,坚定奋斗信心,磨练奋斗意志,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县关工委联合国防教育基地组织县中小学学生赴澄城县壶梯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全年各镇(街道)、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围绕我县5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好本镇红色故事,将澄城故事讲给青少年,组织青少年参观教育基地20余次,参与人数15000人次。县关工委、教育局联合举办“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演讲朗诵比赛,引导学生养成读经典、立志向、有梦想、爱祖国的品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教育遍地生根。广泛动员、吸纳“五老”及政法干警200余人,调整充实法治教育队伍30余支,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普法宣讲和法治安全体验活动。9月14日,澄城县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先后两次邀请省关工委法治报告团一行6人,在团长陈静的带领下,分两组深入澄城县16个中小学和幼儿园巡回做以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党史教育报告会,800余名家长和1600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内容,报告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县法治教育宣讲团成员李玉洁、罗成贵、宋建义、检察官李洁琼分别赴寺前中学、赵庄中学、国防教育基地从青少年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和学生进行了知识交流,受益学生达1000余人。县司法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分别组织律师、公安干警、法官、检察官及各校法治副校长,向中小学学生和家长做法律法规专题辅导报告3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和家长达11630人。县关工委为各学校捐赠法治教育读本3万余本,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实现了全覆盖,成效显著。(五)“家庭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教育系统关工委用“联系+凝聚+服务”的思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成才观。专门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宋建艺等本土知名专家对我县家教共育工作进行指导,以城关二小、北关中学为重点,切实抓好陕西省家教共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全县,进一步提升我县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各级关工委利用镇村(社区)优秀家风家训传承典型,向青少年、干部群众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弘扬社会正能量。冯原镇组织召开了“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表彰活动。庄头镇、安里镇向全镇广大群众发出传承好家风家训倡议书3万余份。王庄镇关工委在良周村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进村入户活动,家规家训牌上墙50余条。交道镇南社村关工委连续四次为175户颁发家规家训匾牌,城关街道公园社区256户,安里镇东富庄、西峰、张卓等11个村1280户、冯原镇吉安城村160户统一制作家训家规牌,城关街道公园社区10户居民户被县关工委授予“优秀家风传承示范户”。全县优秀家风家训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活动深入推进,教育村民师生崇德有礼、向上向善,促进了民风村风学风校风的逐步好转。(六)“五好”创建增活力。2023年全县创建村级和学校“五好”关工委10个,“五好”关工委创建率达到43%,提升了基层关工委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韦庄镇关工委、城关街道阳庄堡社区关工委率先垂范建起了高标准化“五老”工作室。赵庄镇车盖村建成了赵庄镇第一家标准村级“五老”工作室,并举行澄城县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目前,在村(组)、社区创建集学习科技、交流思想、工作沟通、图书阅览、服务青少年于一体的工作室12个,建立工作室制度,明确了工作人员职责,为“五老”开展活动搭建了平台。(七)关爱资助播新风。县关工委举行了“第九届资助困境大学生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为31名困境大学新生每人发放助学金2000元,共计6.2万元。尧头镇关工委依托陕西荣兴集团,为37名大学生每人发放奖学金2000元,合计7.4万元。交道镇南社村关工委依托张耀明教育基金,16年累计奖励207名大学生,发放奖金13.73万元。安里镇关工委组织各村坚持金秋助学活动共资助大学生81名,资金4万余元,全镇13个村2023年金秋助学活动实现了全覆盖。冯原镇关工委“五老”徐汝鹏从2003年开始,联系江苏20余名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学生,从小学一直资助到上大学,共资助学生19名,每学期捐助资金2.68万元。全县各镇(街道)村关工委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蔚然成风。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各级关工委“五老”结合亲身经历和当地红色资源,运用历史与现实结合讲述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成就、建党精神,用情、用力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全县形成各级关工委领导亲自讲、“五老”骨干带头讲、县青少年思想教育报告团成员主题讲、一批青少年跟着讲的浓厚氛围,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搞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2.各镇通过创建“五好”关工委,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整体工作。建好了12个“五老”工作室,让“五老”工作室成为立足于基层、发挥“五老”优势、服务青少年的新型阵地。3.县关工委持之以恒抓好净化网络空间和网吧义务监督、校园和学生营养餐安全监督工作。配合做好矛盾化解,不断净化网吧和校园周边环境,全面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防火墙”“防护网”。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假期大讲堂”活动,帮助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和乡村人才振兴。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相关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工作缺乏动力,“五老”团队缺乏有效的工作支撑。(二)改进措施: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确定工作任务,严格考核,狠抓落实,将“五老”工作列入本单位年终考核,探索建立“五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创造条件,为五老同志学习、工作建立场所,增加互动,互通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老少共学党史”、“党史故事·红色故事我来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2.全面深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积极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持续开展护苗行动。持续开展弘扬优良家风家教活动,深入实施“五老”关爱行动,关心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3.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建设,巩固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助困境大学生圆梦行动、假期大讲堂等已有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健全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努力汇聚多方力量抓好关工队伍建设,加强关工委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