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文化馆

杨陵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4-02-28 10:47
单位名称 杨陵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培训,文学、艺术创作、图书借阅,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公园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张明周
开办资金 229.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8.9万元 445.9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发挥阵地优势,扎实推进免费开放服务(一)图书馆阵地开放情况。2023年新增图书6842册,接待读者113750人次,流通图书37995册,杨陵区移动图书馆线点击量3683次,通过电子借阅机下载图书106838册、点击118785册。(二)文化馆阵地开放情况。文化馆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非遗展厅全天候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66.5小时,累计接待来馆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群众4万余人次。二、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一)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通过调研、申报、筛选、评估,为基层配发锣鼓、乐器、表演服装等文化器材879件(套),有力保障了公共文化设施运行和管理。在我局和五泉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五泉镇被命名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二)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春节期间,我馆组织、策划、承办了“翰墨迎新春文化进万家”、“闹元宵·猜灯谜”、““好戏连台云上共享”线上优秀文艺作品展播等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40余场,极大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圆满成功。按照省文旅厅相关文件要求,选优秀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全区5个镇(街道)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42场次,超额完成省厅演出任务。(四)馆办活动形式多样。组织举办清明节惠民演出、端午节惠民演出、第七届“兄弟杯”少儿书画展、新集葡萄采摘节文艺演出、“共成长·向未来”少儿书画展、陕甘十四市农耕文化书画展、剪纸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三、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2023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蘸水面大赛暨品鉴活动中,组织15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精心组织了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文化瑰宝魅力非遗”剪纸作品展、普法宣传、非遗图片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书香杨陵,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区图书馆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快乐过寒假安全不放假”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辞旧迎新欢喜过小年”线上趣味游戏、“阅读相伴乐享寒假”14天阅读打卡活动、除夕抢红包活动、知年俗品年味、元宵快到碗里来、“悦”读迎新新书推荐活动、“艺想天开绘彩童年”绘画活动、4.23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发起4.23全民读书倡议书、文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伴爱成长、放映红色教育主题影片、好书推荐、举办文化讲堂、公共图书馆法图片展、暑期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活动、亲子阅读活动、策划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等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积极倡导宣传全民阅读,努力建设书香杨陵。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杨陵区文化馆在陕西省第二届“创一门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在畅游三秦礼仪先行”2023陕西省文明旅游季系列活动“妙剪生花”百人剪纸技艺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年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42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12场次,策划全民阅读推广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认真回顾2023年的工作,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群众文艺创作不够。(二)非遗宣传、非遗保护工作做得不够好。(三)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抓得不够。(四)下乡培训辅导不够。没有把下乡指导培训纳入工作管理机制。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更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非遗宣传、下乡培训辅导这些工作也要坚持常抓不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巩固已经形成的品牌文化建设成果。着力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做好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策划好主题鲜明的文化惠民活动。利用春节等重大节庆,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的演出、展览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加强非遗保护力度,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派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宣传资料等形式,提升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宣传非遗保护,加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四)加强业务建设,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不断补充馆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服务及讲座和培训。(五)加强总分馆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养。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责任重大。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扩大阅读推广,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努力建设书香社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畅游三秦礼仪先行”2023陕西省文明旅游季系列活动“妙剪生花”百人剪纸技艺大赛优秀组织奖。陕西省第二届“创一门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优秀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