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筹集、管理、使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刚 | |
开办资金 | 78.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55万元 | 13.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坚持打防结合,进一步织密扎牢基金防护网。1.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实现基金监管专项检查三个全覆盖。14家定点医院和114家定点村级医疗机构专项检查全覆盖;93家定点零售药店基金监管专项检查全覆盖;全区221家定点医药机构检查存在问题书面反馈全覆盖。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罚促改。全年共处理定点医药机构14家次,共计收回定点医药机构违规资金和违约金59.14万元。对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基金监管专项检查发现医保制度落实、医保基金使用等违规问题进行公开通报。三是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大数据筛查,精准治理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2.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宣传月系列活动。一是在树木园广场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二是在全区开展医保基金规范使用承诺践诺活动。三是组织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安全规范年”业务知识竞赛。四是采取线上答题的形式在全区开展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知识有奖答题活动。3.健全基金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杨陵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部门间监管合力,与杨陵区公安分局联合制定加强欺诈骗取医保基金案件移送工作方案。三是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区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选聘24名各行业人员担任我区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并对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业务知识培训2次。4.完成其他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一是配合铜川医保局对我区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工作。二是参加省局组织的飞检工作组,对韩城市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工作。三是配合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定点医药机构和镇办医保经办机构开展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执法检查。5.开展基金监管培训工作。全年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业务培训4次,强化了医保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了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破立改建并举,推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6.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是印发《杨陵区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实施方案》并督导医药机构落实。二是制定《杨陵区“以镇代村”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辖区内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召开“以镇代村”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定点医药机构集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和集采政策知晓率。四是加强对基层定点医药机构集采工作考核,完成区内基层定点医药机构国家一至五批药品集采情况考核工作。7.开展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工作。一是应急监测。选取68种药品价格开展应急监测,共计公示3期新冠病毒常用药品价格监测信息。二是常态化监测。选取了60种常用药品进行监测分析,全年共发布4期常用药品价格监测信息报告。8.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落实专项检查。对区内15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专项检查,对存在的5类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进一步规范我区定点医疗机构落实中省和示范区医疗服务价格有关政策。(三)驱动系统赋能,提升医保信息化标准化水平9.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工作。一是对全区119家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安装医保电子凭证读卡设备,并完成业务操作培训,实现医保电子凭证读取设备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二是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走流程、找堵点”活动,采取挂号就医亲自体验、面对面座谈等多种途径开展排查,排查问题23个且已经全部整改完成。10.医疗保障信息编码信息动态维护工作。一是督导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在国家医保动态平台上传本年度医保服务协议,全区定点医药机构年度协议维护率100%。二是组织人员对区内9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信息编码贯标落地应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制定我区医保信息标准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加强考核,推动定点医药机构落实医保信息标准化工作主体责任。11.推进区内定点医药机构接口改造工作。一是推进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落地应用工作,目前我区内定点医药机构的HIS电子处方接口已改造升级完成。二是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均已完成了智能监管事前事中接口改造。三是1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完成移动支付接口改造和测试,并投入实际应用。12.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一是制定我区网络安全问题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杨陵区网络安全问题事件应急演练。二是在全区开展医保网络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我区医保系统运行环境安全。三是规范和优化全区医保网络IP地址分配和管理工作。四是对我区村(社区)医保服务室全覆盖接通医保专网,进一步提升基层医保经办服务能力。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区合疗办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医疗保障局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医保基金筹资、补偿、管理及监督等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基金的待遇、政务服务及监督管理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赢得了全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拥护,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金综合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金监管部门联合机制尚未实现常态化,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制度尚不完善。2.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以镇代村”集采工作机制和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3.医保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整改措施1.进一步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实现基金监管部门联合机制常态化开展,完善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制度,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2.进一步健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以镇代村”集采工作机制和制度,巩固提升我区“以镇代村”集采工作成果,健全和完善我区“以镇代村”药品集采实施方案配套制度和措施,通过示范点建设、典型引领和政策引导,推动药品集采“以镇代村”工作高质量开展。3.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我区“三电子两支付”建设工作,推动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处方流转、电子结算凭证、移动支付和可信支付落地应用,深化医保信息平台便民服务应用,有效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区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一是推动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工作常态化开展,制定我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实施方案,明确医保基金使用和监管各方的职责边界,确保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优势,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二是完善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强化综合执法、联合惩戒工作举措,协同开展基金监管联防联控,健全“协议考核+日常稽核+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监管模式,形成医保、卫健、市场监管、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尽责的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格局,实现医保基金监管全领域、全流程、全覆盖。(二)持续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目标,依托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医保建设,致力打造智慧医保、法治医保、清廉医保。(三)加强医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坚持以基金监管集中学习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持续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群众举报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不断强化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参保群众的法律意识,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筑造起“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监管环境,引导社会参与基金监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