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杨陵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2-28 10:29
单位名称 杨陵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发展,改造建设中低产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农林业综合治理。(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淡鹏远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3.11万元 602.64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完成了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2023年1月,由区发展和改革局组织财政、自然资源局、城建局、专家组等组成验收组,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对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区级验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合格。杨陵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万亩,包括杨陵区0.6万亩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外试验站0.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两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201.31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1070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78万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筹53.31万元。项目涉及杨陵区大寨街道办黎陈村、杜寨村,五泉镇蒋家寨村、官村共计4个行政村。总面积6000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8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0.6万亩,实际完成总投资720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642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78万元。完成情况:新打机电井2眼,维修机电井8眼,铺设暗管3323.1米,出水桩98座,闸阀井5座,排水井1座;新修田间道路9093.2米;技术培训2014人次,土壤改良3000亩;架设高压输变线300米,低压输变线380米,耕地质量监测90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外试验站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外斗口试验站、周至试验站、眉县试验站、长武试验站、安塞试验站、乾县试验站等六个试验站建设高标准农田0.4万亩,实际完成总投资518.12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428万元,学校自筹90.12万元。完成情况:平整土地170亩;新建配电室2座、过滤间1座、调蓄池3座,更换井泵1台,埋设输水暗管7976米,配套给水栓19套,喷头304套,埋设排水管道105米;修剪混凝土道路1651米,砂石路781米;建设农田林网245米,植树124株;新增变压器1台,增容变压器1台,配套输变电电缆3140米;开展技术培训0.5万人次等。(二)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安排,完成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激励评价工作及资料的上报,按照文件要求,做好资料的收集、汇编、汇总,及时上报。(三)对接省农业农村厅和示范区农业局,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调整,按照要求做好关于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调整文件的上报,完成计划调整相关工作。(四)完成我区和西农大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按照要求,对照项目清单,对2019、2020、2021共3个年度8个子项目逐项目分措施进行现场摸底、核查;对需要完善、提高的部分,立即进行整改;按照工作要求和整改时限,对照排查内容、整改情况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五)按照上级安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数据填报、统计、汇总工作,根据工作进展和进度,按照省厅要求,每月按时统计数据、并对相关模块进行调度填报,按时上传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六)按照要求,做好杨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主要完成样点布设、实地调查与样品检测、建立区域耕地质量数据库、开展等级评价、完成数据汇总与管护利用等工作内容。同时配合区自然资源局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进行质量等别评定。(七)配合区财政局做好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评价工作:财政局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查看分项措施具体情况,提取相关照片、查阅文件、依照相关标准逐项评价,对我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客观评价,高度认可。(八)做好2019—2021年耕地保护专项审计及整改、直达资金核查等工作。(九)按照陕西省粮食安全考核制要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考核相关资料的上报等工作。(十)与示范区农业局对接汇报,做好《陕西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基础数据核实相关工作。(十一)按照局上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将得到显著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项目实施,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对项目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来巨大变化。同时,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地水平得到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得到提升,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显现。项目建成后,通过地力培肥,土壤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农田肥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随着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和团队的知识构架和信息量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提升,才能高效率的开展工作,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集体组织学习,增强学习氛围,同志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讨论,提升团队的能力和效率。二是发挥团队全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项目区工作一线,发扬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精神,不断丰富工作经验和提升业务能力,办实事,见实效,才能更好的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步伐。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对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摸底调查,重新核实数据,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础数据。(二)对已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核查,保证工程设施运行良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三)按照省厅安排做好项目各项工作。(四)按照局上安排做好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