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规范管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组织实施及交易信息收集统计、存储和发布;交易场所设施、平台系统、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维护管理;受理相关投诉,协助调查处理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抽取评标专家并对评标行为监督考核。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华西路建设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孙琳亚 | |
开办资金 | 11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37万元 | 10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二0二三年,在新的一年中加强具备开放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和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平台建设,创新工作举措,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全面使用,使得交易平台有统一(资源交易、信息发布、交易规则、运作程序、专家评委库),以便工作能更好的完成,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度述职报告中,总结出全年完成的交易项目1098个,交易总额306.8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数量882个,交易额270.1亿元;政府采购交易数量181个,交易额2.5亿元;土地交易量35宗,交易额34.2亿元。2023年业务科完成了网上开标和电子化进程,财务科随机制定了保证金管理制度,在制度的配合下开展了建设工程(水利、交通)、土地交易都完成线上缴纳(收保证金、退保证金)。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继续推进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提升并优化全省开展的公共资源“一张网”工作,与此同时今年财务科也相应政策制定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保证金管理制度,现我们咸阳市公共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开展并完成所有交易项目在保证金管理制度的配合下均全面实现网上交易,“优胜劣汰”“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场项目均按照发标、投标、缴纳保证金、评标到评标报告全面实现无纸化,做到了“投标不出门”“开标不见面”,实现让数据“多跑腿”“企业零跑腿”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年项目交易总量1098个个,交易总额306.8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数量882个,交易额270.1亿元;政府采购交易数量181个,交易额2.5亿元;土地交易量35宗,交易额34.2亿元。(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保证金管理制度一、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文件规定的标准收取投标保证金及竞买保证金;二、财务科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专人负责制;保证金收退逐笔记账,分别设置制单岗、复核岗,双岗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投标保证金的退还按《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人退还保证金及同期存款利息。土地竞买保证金的退还,按招拍挂文件规定,未竞得人在招拍挂结束后向财务科递交保证金到账凭证,三个工作日内退还;竞得人成交后其竞买保证金转为土地价款,由属地国税局专管员向中心财务科提供缴款通知书,财务科保证金管理员及时划转至专用账户。四、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保证金是按照建设工程招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要求,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交易市场,打击围标串标的一种手段。投标保证金必须由投标企业的基本户转入至,交易中心系统生成的唯一虚拟子账户中。(虚拟子账户为一次性账户)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标保证金由工行,农行,长安行,建行按照4.2.2.2比例收取。收到的保证金由工行研发的财资云系统在每天下午四点按照4.2.2.2比例自动划分。退回保证金的时候,由招标代理机构在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提交中标公示申请退款,监管机构审核通过后,在我中心的保证金退款界面才可以出现。我中心在看到退款界面后,当日立刻发起退款,连本带息退回投标企业基本户。(三)全面推进网上缴纳保证金(收与退)及电子保函。全面使用除缴纳保证金以外的电子保函等非现金方式缴纳保证金,政府采购服务免收投标保证金。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也相应的减少他们的资金压力。更体现了中国的企业全面放宽的政策。(四)评标专家动态签名系统已全面使用。该系统在评标开始前,专家登录动态签名系统,在相应设备上录入签名信息后,同步完成评审专家身份认证,在线实时自动完成专家数字证书及电子签名的制作。评标结束后,评标结果和评标报告签名一次完成,实现了一键签章。评标专家动态签名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缩减专家签名时间,而且避免了专家多次签名的复杂程序,有效解决了专家身份验证困难、证书损坏、保管、遗忘、携带等实际问题,打通了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目前,中心所有评标室均能实现电子签章。(五)进一步全面优化多CA认证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心积提升优化多CA认证工作。多CA互认系统接入多家CA公司,交易主体可自主选择使用任何一家公司的数字证书进行交易活动。该项目的开展,大大精简了项目进场前期手续,企业证照实现系统核验,CA证书全省互认互通,取消提交纸质文件,促进交易流程更加简洁高效。(六)远程异地开标工作。评标专家在两地或多地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评标,实现音视频双向同步交流、同步评审、在线打分、在线确认评标结果和打印评标报告,打破空间局限,充分调动了各地专家资源。1月31日,我市首个三方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陕西省榆林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库项目N1标段”在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方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截至目前,中心与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四川省、黑龙江等15个地市签订了远程异地合作协议,作为客场和主场,共计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8场次,极大地提高了评标质量和评标效率。(七)积极研发推行移动APP。中心立足建设智慧化公共资源交易,积极研发推进移动应用建设,开发完成了公共资源交易移动APP,该系统包括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端“咸阳交易中心”APP和投标人端“咸阳掌上交易”APP两部分。“咸阳交易中心”APP二月初上线,已完成与中心官网对接,该APP可实现交易信息、通知公告、政策法规等与官网保持同步,同时也可办理政府采购、土地交易项目的审核及文件上传工作;“咸阳掌上交易”APP五月底完成第二次全面测试工作,已于6月初上线运行。移动APP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交易活动的时限性、地域性问题,中心工作人员和投标企业可随时随地办理交易业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智慧化、便捷化升级。二、社会效益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省内为数不多的单位整合业务的开展,电子信息化进程的推广,保证金线上缴纳及电子保单的运用,等都是各市区的典范,各市区也相继会来我中心调研,各市区之间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也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尽可能地与省上交易平台相互链接,资源共享。国家倡导线上保证金、远程异地评标、CA认真、评标专家动态签名系统、移动APP,有效化解交易风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招投标的公平性跟透明度、降低招投标成本、促进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增加透明度和开放性、减少时间和资源投入、提高投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三、存在的问题。关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运行存在不足,1.电子招投标系统操作不完善、2.电子招投标系统安全问题、3.未完全实现无纸化。四、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1.加强电子系统的建设,使得要参与开标的工作人员与开标人员对系统可以很好的运用。2.加强电子安全的建设,采纳更高级的防火强,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3.进一步加强无纸化建设2024年工作计划1.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2.加强健全并完善交易担保制度,根据项目特点和投标人诚信状况,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型企业尽可能使用担保,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降低企业负担。3.持续开展保证金清理工作,定期对投标单位转至我单位的保证金进行梳理分析、建立台账、及时清退,规范引导投标保函服务机构持续降低企业负担,高效及时退付投标保证金。4.继续推进县、区(市)政府采购项目、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全面进场交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