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长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2-28 09:48
单位名称 长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坚持“资政、存史、教化”宗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全县各类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编纂出版《长武县志》《长武年鉴》。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东大街002号
法定代表人 赵斌
开办资金 26.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99万元 26.91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地方志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长武年鉴(2023)》编纂工作。按照县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多方创造条件,主动争取支持,坚持“一年一鉴”原则,全力以赴加快《长武年鉴(2023)》编纂步伐。3月份以“两办”文件印发了《长武年鉴(2023)》编纂方案,开始资料收集并汇总梳理,9月底完成初稿总纂,12月中旬完成了稿件三审三校工作,已送印刷厂排版公开出版。2.《咸阳年鉴(2023)》《咸阳市地方志志》组稿工作。按照市方志办安排部署,积极搜集整理,认真起草撰写,上报完成了《咸阳年鉴(2023)》和《咸阳市地方志志》长武组稿内容,为三轮修志积累了丰富资料。3.志鉴编纂业务培训。按照年初拟定的工作计划,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全市“方志大讲堂”业务培训班4批次,组织全体干部参加了为期3天的第八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视频培训,安排志鉴编纂股业务骨干参加了第20期全国年鉴编纂研讨(培训)班,组织开展县级层面“方志小讲堂”4期,通过学习掌握志鉴编纂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志鉴编撰人员总纂水平。4.村镇志编修工作。2023年以来,组织业务干部深入全县8镇(街道)39个试点村,逐镇督促检查村镇志编修工作,通过与镇村主要负责人座谈等方式,进一步压实镇村两级责任,现场研究解决编修资金短缺、人员匮乏、资料欠缺等困难,推进村镇志编修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截至目前,长武县8镇(街道)村镇志编纂工作全部启动,相公镇、枣园镇已基本完成初稿,正在录入电子版。39个试点村中12个村初稿基本完成,村镇志编修工作顺利推进。5.名镇志名村志申报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参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根据“名”与“特”的亮点,积极为我县符合条件的镇村申报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并为成功入选省级名村志的《孝村志》重新调整了篇目大纲,在资料选择等方面作了适当创新,从而使其成书后能达到执简驭繁、文约事丰、易于阅读、利于传播的目的。二、取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长武志鉴“七进”活动常态化开展。积极对接金宏国际大酒店、县文化馆等企事业单位,免费赠送《长武县志》《长武年鉴》1000余本,对县政府门户网站“长武志鉴”专栏进行增容拓展,方便群众查阅。2.长武方志文化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开通了“方志长武”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长武史志文化,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作用。让公众逐步了解和感受长武史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目前,“方志长武”微信公众号已公开发布38期87篇文章,并同步转发在“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3.地情信息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办建立了地情信息供稿考核机制,成立了地情信息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地情信息供稿投稿的宏观指导、方向把控、稿源开发、信息审核、公开发布。全年共向市方志办报送信息59篇,被采用41篇,信息报送位居全市第一。4.史志资料搜集进一步充实。采取动员捐赠、议价购买和影印复制等方式,深入挖掘长武历史文化资源,多方搜集保护长武文史资料。截止目前,已搜集地情书籍100册左右。面向全社会发布了《关于征集<长武年鉴(2023)>彩页照片的公告》,收集相关照片50余张。5.地方志书质量评估取得佳绩。2023年度积极申报参与全市专业志、部门志、村镇志志书质量评估工作,经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初审,推荐申报的《长武县地名志》荣获全市二等奖、《长武县文物志》《长武县文化志》荣获全市三等奖。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存在问题:一是工作创新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安排地方志业务干部参加各类方志业务培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培养干部创新精神,培养提升干部方志文化创新能力。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新观念,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新理念运用、聚焦补齐短板强弱项,找准地方志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大局的结合点,积极主动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扛起地方志“一年一鉴”公开出版、镇志村志编修指导、地方志鉴“七进”、地情资料搜集整理等主责主业,推动我县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争取资金保障村镇志高质量发展。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申请,争取省、市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基层镇志村志编修。同时,向县政府申请,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为通过终审的镇志、村志列支若干奖励资金,助推全县村镇志编修工作加快步伐。二是组建专兼结合志鉴编修队伍。把建设专兼结合的修志队伍作为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对全县范围内有党史、志鉴编纂经验的离退休老干部、专家学者、退休教师等群体进行调查摸底,组建长武县志鉴编修专家和专业人才库,积极吸引社会各界人才参与地方志编纂工作。三是积极申报中国名镇志名村志。认真研究,搜集补充资料,不断优化完善编目结构,将丝路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特色突出的《亭口镇志》《亭北村志》、窑洞村落乡土艺术和乡风民俗凸显的《十里铺村志》分年度申报中国名镇志和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四是做好三轮修志启动准备工作。按照省、市要求,认真总结分析我县首轮、二轮县志编修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旬邑、永寿三轮修志试点成功经验,全面做好三轮县志编修启动准备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