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8 09:14
单位名称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省和示范区有关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和规定,服务中小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赵明轩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78万元 0.63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争取项目资金。一是按照《陕西省科技厅关于申报2023年度农业农村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五泉镇申报科技示范镇、田西村申报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杨凌双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星创天地”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其中田西村和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审核认定。二是按照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陕西省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要求,组织区内企业网上申报,其中菲格无花果、秦红宝洋葱、稷农农业3家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三是认真落实《杨凌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实施意见》,组织区内企业积极申报,其中陕西映诺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示范区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杨凌阳光艺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康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示范区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深化科技服务,努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一是依托杨陵科教资源优势,重点围绕设施猕猴桃和果树苗木嫁接等方面组织科技技术培训10场,培训1093人次,发放培训资料800多份。二是聘请刘建辉深入西小寨设施大棚解决农户提出的大棚西红柿藤蔓黄化、卷叶等疑难问题。聘请陈越教授深入田西村甘薯育苗设施大棚指导农户解决红薯苗黑斑病、叶斑病和卷叶虫等病虫害问题。三是为深入实施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加快形成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服务企业和经营主体等。我们广泛开展科技成果需求征集活动,并及时上报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3、积极推进科技特员工作,提升服务基层。一是认真落实科技部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网上注册登记试点工作的要求,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院、杨凌老科协等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五百多名专业技术人才网上注册登记。二是配合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对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在省级科技特派员陈越老师的帮扶下,田西村布局建设标准化甘薯脱毒种苗生产日光温室20座,实现甘薯年生产种苗繁育1000万株。同时,我们多方争取项目,积极推动田西村甘薯脱毒原种繁育中心建设。三是按照省科技厅安排,组织10名科技特派员参加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培训班,提升服务能力。并组织科技示范镇揉谷镇和科技示范村新集村2名同志赴江苏参加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科技服务能力培训。4、开展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排除安全隐患。一是开展区内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排查工作,对已排查区出的8家机构进行详细登记汇总。二是对6家不符合要求,不按规范办学,以及个别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勒令停止办学,限期整改。三是迎接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督查组的检查,与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检查校外培训机构3次,对检查出的问题,监督区内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及时整改。四是联合区行政审批局开展区内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批登记工作。5、鼓励技术服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以增加促进农民经济收入为目的,继续深入开展技术服务输出工作。今年我区先后向新疆、湖北、四川和我省的渭南、咸阳等地农技劳务输出12442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5亿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按照省科技厅和示范区科创局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协助相关企业申报,两家公司申报“星创天地”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被审核认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企业被认定为2023年示范区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被示范区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杨陵农技服务队深受省外涉农经营主体的欢迎,年劳务收入过亿元。已成为杨陵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3、组织科技培训10场次,培训农户1093人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对工业企业科技扶持力度不够。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二是主动联系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三是落实《杨凌示范区培育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实施方案》,争取示范区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政策支持,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立足我区主导产业发展,在良种繁育、耕地保护、节水技术、智慧农业等方面加大企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引进或转化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10个以上,促进我区主导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2、发挥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争取前期申报项目通过认定,积极争取省、示范区科技项目的支持。3、继续做好科技培训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技术人才队伍,提高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培训农民技术员1000人次,全力打造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4、持续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技术创新团队的招引工作,招引技术创新团队2-3个;不断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建设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