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8 08:36
单位名称 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选育良种,为农业、农民服务。承担旱作小麦新品种选育、单倍体育种;承担国家及陕西省区域试验、国家级品比等试验,小麦原种繁育及推广;协助做好旱作小麦育种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承担旱作小麦育种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住所 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
法定代表人 慕芳
开办资金 45.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3万元 46.6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我单位严格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日常工作,没有超出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行为,无违约和社会投诉现象,无违法行为,从未被立案审查,没有涉及法律诉讼。我单位公章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和使用,没有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我处法人证书正副本齐全有效。我单位开展工作使用的名称、单位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与核准登记的一致。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行为。以下为我单位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本单位章程制定于2018年,旨在规范组织结构、职责分工、人事管理等各项事务,确保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今年,我们组织了全体员工进行了章程的宣贯,以便大家对章程内容有全面的了解。通过对本单位章程执行情况的实地调研和反思,我们认识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将努力推进章程的执行和完善工作,以实现本单位的良性发展。2、加快育成强筋专用型的新品系,积极参与各项试验评定今年以来,我单位积极响应中省市发展专用型种业的号召,积极推进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目前我单位培育的优质高产紫色麦品种已稳定,正在参加国家和陕西省审定,表现为大穗大粒、秆矮、穗粒协调,农艺性好,成熟光亮饱满,高产性、商品性均较好。由于性能突出,将改变目前紫色麦发展缓慢的现状。同时积累了一批优质材料,为今后延续不断出品种开辟了新路。目前,我单位共有四个品系正在分别参加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品比试验和陕西省区域试验。3、积极推进广谱性中强筋超高产品种选育选育旱地中强筋品种一直是我单位的优势,2004年国家审定通过的“长旱58”就是一个优秀代表品种。为了发展强筋优质麦,近几年,我们一直利用亲本为高筋品种的杂交组合选育抗逆性好、品质佳的品种。2015年的组合新麦26/03131-s2表现突出,其母本就是前面说的强筋品质突出的优质麦,父本则是经多年鉴定属条锈免疫、抗叶锈抗白粉、半矮杆抗倒、大穗较大粒等多抗性丰产性农艺性均优的品种材料,今年第五代,已基本稳定,选出的“长优672”,对条锈、白粉病高抗,株高适中,叶片紧凑清秀,大穗大粒,成熟饱满,2023年品质分析,粗蛋白(干基)14.16%,湿面筋30.6%,稳定时间13.2分钟,延伸性156mm,吸水量64.4ml/100g,最大拉伸阻力629EU,属强筋、多抗、超高产、落黄漂亮的广适品种,产量突出,株型好。该品种因冬性抗冻抗旱高产,又属广谱性强筋优质品种,宜作方便面、挂面、饺子、优质面条等群众广谱性食品,预计审定后可在渭北、陇东南部、华东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前途十分看好。“长优672”于2023年参加第二年的陕西省区域试验,表现优异。4、继续进行新的杂种后代选育今年累计收获2014-2023年的杂种后代,共计3313个株系,每个株系2行,行长6、7米,这些后代分离纷繁复杂,都以优质高产为主线,包括彩色麦都很有希望。因为重点是用优质强筋品种同高产多抗广适的品种杂交,其后代出现的优良株系也纷繁多样,除前面已参试的品种外,其余亦多是半矮秆、大穗粒品系,抗病、抗冻、抗旱,丰产性、农艺性优良,2020年品质分析可看出,多个品系稳定时间在10分钟以上,延伸性吸水性好,属中强筋广谱性优质麦,对扩大选择范围有丰富基础。特别是优质紫色麦育种已进入第五代,紫色麦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亦是国家发展优质麦的重点,预计将在2027年育成。同时,今年在小麦抽穗期,继续选用产量高、抗病性突出,品质优良的材料进行杂交。本年共作188个杂交组合,其中单交组合156个,复交组合32个,单倍体组合4个,都为今后继续选育生产需要能不断更新的优良品种打下基础。5、发挥职能抓科普宣传本着助力“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注重科普宣传教育的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结合开展“科技之春”、“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三区科技人才”等活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立足乡村实际,下乡进村,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群众的小麦播种、管护及收获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借助媒体宣传小麦育种专题的科普教育内容,将农业技术培训搬进直播间,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便捷获取农业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同时也扩大了培训范围;设置育种方面的阅览专区,有永久性体现科技教育特色的宣传栏。多方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完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科普教育活动内容。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2022年我单位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新品种示范和技术培训优势,每年接待考察参观者3000人以上、培训农民技术员1000人,全年保证180天的全天候开放服务,在宣传小麦科学生产技术的同时,不断提升本地区从业农民作务水平,逐步提高本区域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科学素质。6、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2023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农技协、咸阳市科协、长武县科协合作成立科技小院,立足农村农业生产一线,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教学实习服务,使我单位的育种基地成为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实现将科研、服务等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国家区试及各种试验开展顺利今年顺利完成了2022-2023年度各项试验,共计5个,及时收获,上报相关的实验报告,其中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有两组试验,参试品种各有31个品种,设洛旱7号为对照品种;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品比试验分为A、B、C、D、E五组,共有65个品种参试,设洛旱7号与中麦36两个对照品种,共有小区158个。陕西省旱地区试设有两组,参试品种众多,工作量也很大,目前都已及时收获,完成数据上报。参加2023-2024年各类试验的品种(系)已完成播种,其中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有两组试验,参试品种有29个品种,设洛旱7号为对照品种;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品比试验分为A、B、C、D、E、F六组,共有86个品种参试,设洛旱7号与中麦36两个对照品种,共有小区240个。目前,正在进行冬前各项田间调查,收集数据,为来年的试验总结积累资料。2、与中国科学院水保所合作试验顺利与中国科学院水保所共同合作4个试验,分别是农田水量平衡与轮作配肥试验,小麦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小麦秸秆试验,玉米秸秆试验。农田水量平衡与轮作培肥试验是从1983年9月开始至今,100年试验设计,今年已是第39年了。本实验包括不同轮作与不同施肥2个系统及裸地处理。不同轮作又包括粮粮轮作、粮草轮作、作物连作。试验共有36个处理,3次重复,108个小区,小区面积66.67平方米。试验主要研究;1、不同轮作系统下,效益比较及提高途径。2、不同肥料长期单施与配施的培肥增产效果,比较不同轮作系统施肥作用以及提高肥料施用效果技术。3、不同轮作施肥系统中水分养分循环与平衡以及耦合效应,提高降水、肥料生产效率的措施。4、不同农田水分养分同期演变调控。小麦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也是从1983年9月开始至今,共有小区72个,面积20平方米。主要研究:1、不同化学肥料长期施用的增产效果及产量稳定性。2、旱地小麦氮肥、磷肥化肥优化施用的长期研究。3、不同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试验是从2007年9月开始至今,主要研究:1、不同秸秆数量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不同秸秆数量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3、加大“长”字系列小麦品种推广力度目前,渭北旱塬的推广品种除长旱58持续利用外,目前主推小麦新品种“长航一号”。涉及宝鸡地区的麟游县、千阳县、陇县、凤县,太白县、陈仓区西山;咸阳地区的北五县;渭南地区的白水县、澄县、蒲城、合阳县;延安的黄陵,铜川的宜君,甘肃的灵台、泾川等。累计推广面积达到90万亩。2022年-2023年度,在我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丁家镇直古村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00亩,繁殖长旱58及长航一号原种70000斤。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单位人中不足,大部分人员身兼多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时间短,对新技术掌握不深不透,不能很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对新技术的要求。改进措施通过申请增加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及人才引进方式为单位招录专业技术人才;加强职工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认真做好为农科宣传培训工作。下年度工作计划1、1、配合完成育种中心科研大楼项目工作;2、加强职工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3、继续选育新品系,做好旱地小麦育种的各项工作。做好以单株为单位分别收获、考种,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下季播种株行;4、继续单倍体育种实验,尽快使该项技术成熟,选育出新品种;5、继续承担并完成好各项试验;6、加紧与咸阳农科院的业务交流,抓紧建设好单位的人才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