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麟游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学生资助政策,解困助学、为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竭诚服务。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和咨询,负责全县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管理;高(职)中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资格审查及资金发放管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审查、资金发放及本息回收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及各类社会资助工作。 | |
住所 | 麟游县城普润街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靖 | |
开办资金 | 32.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麟游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6.74万元 | 328.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麟游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资助政策宣传形式多样。结合教育振兴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校园网站、企业微信群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资助宣传活动:一是以检查调研走访活动为抓手,指导各校开展形式多样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努力提高资助政策知晓率。二是借助党日活动时组织人员进入小区、上街宣讲教育资助政策,全年大规模宣传共6次。三是印制《2023年麟游县乡村振兴教育精准资助政策指南》8000份、宣传年画8000份、纸杯30000个、手提袋6000个,布艺包200个,书皮6000个,抽纸盒1000个,进村入户开展教育大家访,深入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四是建立学生资助企业微信群,分别与学校、幼儿园、学生进行沟通,发布政策信息和文件进行宣传。五是借助上级部门开展的各类培训,组织各校园分管业务领导及业务人员进行视频业务培训,提升了业务办理水平及效率。(二)全面精准落实资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的《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和资助工作三级评审制度、公开公示制度,并严格执行受助学生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受助学生认定精准,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同时,我们督促学校及时将学生资助信息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系统》,坚持按月比对和更新数据信息,杜绝错助和漏助,做到精准资助。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从认定、上报到审批都在“阳光”下进行,切实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全年完成各类政府资助十大项,截至目前,资助学生24986人次,资助资金1353.345万元,现实了零投诉零上访,干部群众认可度和满意率高。(三)营养计划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一是我县营养计划继续执行全覆盖,进一步健全了营养计划实施及食品安全等各项制度。二是按照食材采购“六统一”要求,对城区学校所有食材及原辅材料和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米面油等大宗食材进行了统一招标定点采供。三是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食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四是进一步强化食堂财务管理。五是强化了食育教育。2023年南坊小学、九成宫初级中学、酒房镇中心小学食育示范校正在创建。(四)全面提升业务管理水平。2023年9月22日在电教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了学生资助、营养计划及校园后勤管理工作培训会,通过对各校园的资助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财务人员及炊事员就学校的学生资助、后勤管理、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培训、手把手的辅导。另外,定期不定期对学校、幼儿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抽查,对部分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开展了满意度调查,对全县学生资助、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全面提升了管理人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了后勤管理行为,为提升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学校后勤运营工作全面提升。为了凸显学校食堂公益性,建立了学校食堂运营专项补助经费制度。2023年共调整下达食堂运营专项补助经费162.16万元,秋季在教体局及资助中心的努力争取下,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解决从业人员工资65.9万元,专项用于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资,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堂从业人员聘用难,食堂运营实现“零”利润、公益化的目标。11月底,通过各方调研正在进一步解决食堂运营经费补助标准低的问题,2024年有望县级财政预算食堂从业人员工资440万元。进一步减轻自主经营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稳定从业人员待遇,以提升学生营养餐质量,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堂管理日趋规范。(六)社会力量资助效益不断增强。除落实教育部门资助政策外,我们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民政、残联、政协、团委及爱心企业的能动性,开展广泛的社会助学活动,2023年接受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助学金、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金徽酒助学行动爱心资助项目88人,共资助金额22.65万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资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食育教育再上新台阶、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水平再提高。被省教育厅授予“教育资助先进县区”、被市教育局授予“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教体局授予“教育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基层学校的协调沟通,争取使资助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资助政策宣传不够广泛。对长期在外务工家庭、留守家庭、居住环境不稳定的流动人群宣传不到位2.营养计划及学校后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表现为个别学校记录不规范、不及时、审核签名不到位;采购审批执行不到位、不及时,有的先采后批、有的采购员代批,负责人签字不及时;城区学校供餐压力大,食品安全风险较高,供餐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炊事员工资低,人员流动较大。(二)改进措施1.加强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利用各种平台,创新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发动各学校通过工作群、召开工作会、校班会和家长会、张贴宣传牌、印发宣传资料、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使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坚持后勤人员岗位培训。定期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后勤管理业务培训会。组织学校后勤人员围绕食品安全、后勤管理和学生资助政策进行辅导和解读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各业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后勤管理行为,提升全县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食宿管理水平。3.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定期深入学校,查看食谱、台账及记录,规范各个环节流程、确保食品安全,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调查,督促学校进一步提升营养餐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精准摸底,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以脱贫家庭子女学前教育“零”拒绝、义务教育“零”失学、高职中教育“零”负担、大学教育“零”困难为目标,全面落实各级各类资助政策,逐步健全资助体系,切实做到应助尽助。在受助学生中开展以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为主的资助育人活动,帮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二)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惠农政策。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大家访”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老师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活动,进村入户宣传乡村振兴教育政策,不断提脱贫困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三)积极争取,不断拓宽社会助学渠道。在认真实施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时,广泛开展乡村振兴助学宣传活动,不断拓宽社会助学渠道,协调联系相关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汇聚社会正能量,扩大资助面,提高资助效率。(四)精细管理,全面提高营养计划实施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管理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重点环节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将这一项民生工程打造成让政府放心,家长、学生满意的德政工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