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土地监察大队

杨陵区土地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2-27 17:23
单位名称 杨陵区土地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监察保障。宣传贯彻土地资源法,监督检查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住所 杨陵区凤凰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曹长权
开办资金 1.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万元 14.27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土地监察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耕地保护一是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省厅反馈我区2021年度问题10个,均已整改到位;西安督察局反馈我区2022年度耕地“非粮化”问题2个,均已整改到位;西安督察局下发2023年度疑似问题2个,均已完成核查销号。二是全区“非农化”整改:对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就地整改18个图斑进行整改,目前16个图斑已完成整改,剩余2个图斑为大寨九玫园、中以合作园项目部,正在整改中。三是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核查整改:今年以来部下发杨凌永久基本农田图斑10个,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剩余1个问题,为五泉笃笃肉牛,正在整改中。四是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13个问题,目前10个问题已整改到位,剩余3个问题:田西娱乐场正在整改中;三鼎富牛场已报告区政府,由乡镇进行拆除;三圣农产品合作社研学基地已经开庭,等待法院裁定。截至目前,全区耕地保护问题面积共165.45亩已整改面积138.88亩,未整改(含正在整改)面积26.57亩。(二)违法案件查处一是卫片执法方面:按照卫片“月清”工作要求,开展卫片图斑核查举证工作,2023以来对自然资源部下发152个土地卫片遥感监测图斑进行外业核查,内业研判,杨凌无违法问题。二是土地执法方面:立案查处4宗,其中土地卫片违法图斑1宗,为自贸西路,罚款1.966万元,处理1人,现已结案;巡查发现2宗:嫄伟东种植草皮正在查处中,圣嫄农庄建设研学基地已申请强制执行;大排查大整治问题1宗:西农水保所活动板房及硬化地面,已整改到位。三是部反馈杨凌2021-2022年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违法问题共5个,整改到位2个(石家村文化广场、太子藏污水池),剩余3个正在完善用地手续中(自贸西路、光明村污水池、五泉镇人民政府建设硬化道路)。四是是规范案件档案管理:对2010-2023年案件进行扫描,建立电子存档。(三)砂石资源管理一是对涉及砂石的建设项目单位,不定期进行巡查检查。同时,创新执法巡查方式,在实施工程项目建设的10个项目现场安装了摄像头,实行24小时监控,并制作《杨凌砂石资源管理范围图》,明确巡查路线及监控范围,切实加强对建设单位私自外运砂石资源的监管。二是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地下砂石资源报告处置内部分工的通知》,明确自然资源系统内部监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三是2023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砂石资源违法案件3宗,累计罚款1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3856万元,没收砂石10208.2立方米。组织公开拍卖建设项目砂石资源2宗,收缴砂石资源收益71.5299万元。(四)信访及扫黑除恶一是2023年以来干部接访,共接待秦琪广场、千林世纪城、雅典名城等多起群访事件,接待上访群众6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起。受理陕西省信访系统反映问题10件,均已;受理12345市民热线反映问题118件,均已;受理网格化事件反映问题35件,均已办结;受理人民日报社人民网2022年“领导留言板”涉自然资源领域2件,均已办结。二是按照《陕西省自然资源系统平安建设工作要点》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平安建设工作要点》工作部署要求,深化思想认识,坚持每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向杨陵区依法治区办上报排查情况,每季度向省自然资源平安办上报平安建设报告,全年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平安建设宣传3次。三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每月向省自然资源厅扫黑办及杨陵区政法委报送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四是全年共收到杨陵区人民法院司法建议书1件、杨陵区监察委员会监察建议书2件、杨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2件,均已完成整改。(五)法治建设一是开展“科长讲业务”活动,不断提升基层一线办案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全体执法队人员参加部执法局《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试行)》视频培训会议,组织执法业务集中学习5次,严格贯彻落实《规程》。二是走进35处企业及合作社,开展耕地保护“三进”宣传活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宣传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受教育干部、群众500余人,不断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和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三是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三项制度”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强化社会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四是制定了《行政强制措施流程》、《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报告制度》,规范执法流程。(六)日常巡查监管一是按照《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要求,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逐图斑核实地块进行巡查,坚持每周巡查不少于3次,建立动态巡查台账,2023年以来日常巡查80余次。二是严格实行视频监控系统坐班制度,人员轮流坐班值守,充分利用耕地保护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区耕地保护的动态监测、实时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国土所核查处置。三是制定了《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将执法队、各国土所日常巡查工作纳入季度和年度考核,把全年违法用地累计数据作为执法队和各国土所季度和年度考核评优及追责的主要依据。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认开展自然资源执法、信访等工作。一是维护了健康的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同时也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二是积极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原则贯穿自然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有力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二)经济效益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证粮食产量,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二是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行为,为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三是严格规范砂石资源管理、有效杜绝了国有资产流失。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执法较粗糙,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从今年离任审计工作以及三书一函反馈问题来看,执法工作暴露出执法程序不完整、案件办理流程不规范、法律文书制作不严谨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在于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还有所欠缺,依法规范办案意识有待强化。2.强制执行不到位、违法状态难消除对于土地违法案件,经法院裁定准予执行强制拆除或没收的行政处罚决定,裁定书中却未明确强制执行实施主体和配合部门,对于由谁牵头组织强制执行,相关部门往往互相推诿扯皮,后续执行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3.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责任落不实在杨凌耕地“非粮化”问题主要发生在温室大棚内,土地流转部门在流转土地时,没有明确流转土地的地类和用途,农业部门也没有开展耕地“非粮化”问题的巡查和监测,自然资源部门巡查发现的问题,移交农业部门也不能落实整改。(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执法人员学习,每月组织监察队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全年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依法行政培训2次、法律知识讲座1次,法律考试一次。提升执法人员自觉学法、懂法、守法、遵法和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执法效能。二是积极推行违法建(构)筑物裁执分离执法新模式。加强与区法院的联系沟通,探索推行“自然资源部门申请—法院裁定—政府组织—乡镇实施”的违法建(构)筑物执法新模式,进一步明确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和配合部门,切实解决责任不明确导致的执法推诿扯皮问题。三是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充分利用4.22、5.12、6.25、12.4等宣传日,结合土地执法案例,深入基层,在各镇(街道办)、企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执法“三进宣传”、“以案说法”、“所长讲法”等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群众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实现“早发现、早制止”一是按照《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要求,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坚持每周巡查不少于3次,做好动态巡查台账,并在违法行为多发时段、高发区域、易发时期加大巡查频率,及时解决动态巡查和耕地保护视频监控发现的问题;努力实现执法监察“零约谈、零问责”。二是继续严格实行视频监控系统坐班制度,做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二)严守耕地保护底线,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一是要坚决依法依规开展图斑合法性判定和违法行为查处整改工作,按照“月清”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填报工作,每个月月底前上报图斑合法性判定结果及相关举证材料。二是扎实推进历年存量问题的整改工作,重点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落实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分析原因、堵塞漏洞、完善机制,积极消化问题存量、坚决遏制问题增量。(三)有序进行砂石资源利用管理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关于规范全区地下砂石资源利用管理实施意见》,强化日常和夜间执法巡查,每周对渭河沿线涉及砂石企业检查不少于2次,提高执法效能,实现对砂石资源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二是对揉谷辖区等易发区域的在建项目进行重点监管,坚持不间断夜间巡查,通过24小时监控摄像跟踪监督施工项目,对在建项目的地下砂石资源进行备案、认定、会审,出具处置意见,加强拉运、堆放砂石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好行业秩序,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四)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严格按照《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依法查处,发挥联合办案优势,切实加强科室部门之间协调和沟通,认真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争取本年度被评为省厅优秀案件。二是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我局在重大决策、行政行为、行政处罚以及起草或拟发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诉讼等工作,要求签字背书,及时化解潜在的风险,不断提升我局依法行政水平。(五)妥善做好信访办理工作一是严格按照自然资源系统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把领导干部接访、登记、交办、答复、评价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办理,落实首访责任制,加强跟踪,一盯到底。三是拟定我局关于自然资源领域信访法制化的指导意见(试行版),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源头预防、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多元化解的信访工作机制,形成最终版并严格落实,进一步提高涉诉信访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