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

渭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

发布时间: 2024-02-27 16:12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高新区教育文体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拟订教育改革、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各阶段教育综合管理等工作;学校招生工作;教育督导、教研教改等;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学校后勤保障;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教师管理;文化、旅游、文物、体育相关工作。
住所 渭南高新区崇业路16号创业大厦2楼207室
法定代表人 袁晓峰
开办资金 4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20.34万元 10401.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局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高新区教育文体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文化、旅游、体育方面政策,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不断推动全区教育文体事业快速发展。现将2023年开展业务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提高办学条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投资1.2亿元,实施第四小学建设,已完成4栋教学楼主体、食堂等建设。二是投资5500万元,实施第四幼儿园建设,教学楼主体已封顶,正在实施二次结构建设。三是投资900万元,实施高新中学综合艺术楼建设,主体已封顶,正在实施二次结构建设。四是做好3所幼儿园“千园达标”创建工作。根据创建方案,抽调评估专家,进行区级督导评估,各创建园整合资金14.5万元,改扩建功能部室、户外活动场地、添置一体机、玩教具材料等,力保创建工作取得了实效。五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创建,深入学校调研摸底,改善学校基础设施,促进学校内涵提升,着力推进5所义务学校达标校创建工作。(二)积极争资引项,提升教育民生保障水平。全年争取资金共7365万元,其中高中建设资金100万元,义务教育薄改资金1500万元,学前教育建设资金65万元,教育各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教育项目专项债券2700万元。(三)巩固攻坚成果,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我区各级各类学校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学生12414人,资助资金932.02万元。积极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签订贷款合同366份,发放助学贷款409.8万元,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23年荣获市级乡村振兴和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四)落实双减政策,办好“二三课堂”提质增效。一是推进校内教学提质增效,围绕“教研赋能,助推双减”、“阅读”、“劳动教育”等主题开展特色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全区18所义务段学校学生18112人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6.7%,教师参与率99%。实验初中“教研赋能,助推双减”、实验小学“不负双减好时光,特色作业促成长”等12个案例被评为市级优秀课后服务案例。二是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管理,目前全区各类校外培训机构16所,其中学科类4所,非学科类12所,已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与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的全面监管。联合“双减”成员单位,开展校外培训治理暨监管护苗专项行动,摸排出各类无证或证照不全机构16所,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取缔无证学科类8所,处理培训纠纷20余起,协调退费10余万元。(五)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教育改革发展活力。一是圆满完成全年教师招聘任务,通过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选调等途径,招聘教师75名。二是深入开展“三名+”工作,聚焦“名师+”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区内名师的示范作用,开展名师示范课、名师讲座等活动,推广教学经验和方法,助推区内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量,利用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国培省培、网络与校本整合研修等项目式培训,组织专题培训4项1500人次,各类学科培训17场共计1000余人次,其他培训3000人次,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四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4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技能大赛,“区级教学能手”25人,“市级教学能手”11人,“省级教学能手”5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教书育人能力。五是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师德师风演讲、评选“我身边的最美教师”等活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打造一支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六)抓实素质教育,提高立德树人工作成效。一是德育活动主题鲜明。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为抓手,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组织演讲比赛、团队课等,深化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樊妍彤等5人获得“渭南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渭河学校荣获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二是体艺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高新区中小学篮球赛、第十届中小学春季田径运动会、首届“高新杯”校园足球赛、“庆六一”校园艺术节,充分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三是教学管理规范高效。通过教学技能大赛、常规教学“切脉问诊”、三名+示范引领等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高考取得新突破,渭南中学一本上线率61.21%,高新中学艺术生一本上线率99%。中考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总评位居全市第一。四是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学校通过劳动教育课、班级劳动责任田等,加强劳动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实验初中等4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七)强化责任落实,守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我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健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校园欺凌、学生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横查到边,纵查到底”,抓早、抓小、立改、实改,防微杜渐。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文体局被评为区级禁毒教育先进单位。(八)规范文旅市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我局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配合,对25家文旅经营单位开展各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处理投诉5起,发出整改事项20余条,各经营户严格落实行业标准、创建要求,规范经营。我局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春节、元宵节开展迎新春书画展暨义写春联、“欢乐幸福高新年”锣鼓秧歌展演;端午、重阳节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先后开展7期基层文化团队葫芦丝培训,广场舞暨红歌展演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56场,观看群众16800人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684场,观影27360人次,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九)加大赛事供给,助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中国·渭南体育舞蹈公开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高新区八人制足球赛、全区干部职工羽毛球赛、首届“海信·日立杯”篮球邀请赛等赛事;先后组织参加渭南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荣获11-12组别冠军,15-16组别冠军,13-14组别亚军的喜人佳绩,参加渭南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篮球运动会,荣获青少年甲组第二名;参加省第六届“李宁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荣获第二、三、五名,参加市青少年轮滑锦标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第十一届“海西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获得U12组冠军,充分展示我区的体育组织能力和竞技水平。社会效益情况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高新区的办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了辖区内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得问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配备教育设施设备,满足了区域内的建设需求,增强了竞争力。通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促进了高新区教育文体事业全面发展。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辖区学位不够。随着高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外来人口不断聚焦,现有学位不能满足学生就读要求。2.文化体育设施有待提升。由于基层单位管理原因,文化体育设施比较损坏严重,设施设备急需提升。3.教师结构性短缺。受编制因素影响,我区学校体、音、美、计算机等专业教师短缺,补充较慢。(二)整改措施1.加快项目建设力度,解决学位紧张问题。2.加强管理,提升基层单位管理设施设备能力,使文化体育设施发挥作用。3.通过“走教”和教师“县管校聘”等调配全区紧缺学科教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争取资金支持,推进均衡发展。加快在建项目和规划项目建设进度,提供充足学位供给,促进全区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二)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通过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引进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强化三名+示范引领,名校跟岗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加强阵地建设,开展文体活动。争取经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落实文旅融合项目、戏曲进乡村专项资金,足额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组织区级相关赛事,积极宣传十八运精神,提高我区体育人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