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蓝田县气象局

蓝田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4-02-27 11:11
单位名称 蓝田县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蓝田县的气象观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服务。气象观测、气象预测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可行性论证、防雷管理、升空气球管理、气象法律法规宣传。
住所 蓝田县新城路北端西侧
法定代表人 雷晓英
开办资金 2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1.2万元 1467.9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气象局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一、党建持续加力,作风成效显著(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汪锋故居、白鹿廉政广场等地开展党日活动,与省、市气象台、市大探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三联促三动”活动,参学达80余人。扎实有序开展主题教育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计划,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青年团队学习小组。共举办读书班7期,青年理论学习12次,党日活动30余次(书记讲党课3次,民主、组织生活会各1次,党员双报到2次,志愿服务活动4次,“我们的节日”2次,慰问离退休干部4次,支部集中学习15次)。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制定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学习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精神、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廉政学习12次,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二、以落实《纲要》推进蓝田气象高质量发展(一)强化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提升“硬实力”1.构建精细气象服务系统一是建立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扁平化呼叫应答机制,建立一次预警、三级响应联动机制。二是县政府投资170万元,升级预报预警短信系统及外呼系统。三是成立汛期气象服务分析研判组、气象服务组、后勤保障组,确保汛期气象服务安全高效。2.建设加密站,协同提升监测服务能力一是新址迁建全面完成,有序开展对比观测,在现代菌业园区、草莓园区新建2套小气候站,更新5套区域站。二是运用卫星监测火情系统,3月3日监测到5个火点,3月14日监测到1个火点,为防灭火赢得先机,发布《蓝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90余期;三是雨量监测数据协同共享。县政府协商建立以气象雨量数据为主,水务、资规等部门雨量数据为辅的汛情服务模式。3.以气象科技平台建设统筹整体项目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气象台站,蓝田美丽气象局(站)建设,作为全国台站标准进行宣传和推广。业务技术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省局验收通过,办理土地证。2024年室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可研通过省局评审。4.加强数字气象建设一是运用OKR数字化管理,调动全局工作积极性,形成个个争上游,人人比贡献的良好局面;二是数字化管理国家级观测站设备,利用二维码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单位亮点工作展示等功能,安装保密监测软件,保障数据安全集约有效。(二)强化社会服务现代化,提升“软实力”1.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应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极端天气预警发布工作的通知》,开展迭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力求“报得准”,聚焦“监测密、发布早、频次高”,利用短信发布平台、13个微信群组、外呼系统及政务网等扁平化呼叫应答方式,提前1—3天发布重要天气报告,过程来临前6-8小时,开展“30分钟”加密服务,及时发布警报、预警信号等。截至11月12日,我县出现19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最大累积雨量1405.8毫米(蓝桥),本站1277.7毫米,与历史同期(682.9毫米)相比偏多9成,最大小时雨强59.4毫米(九间房7月21日00-01时),暴雨日数6天,组织天气过程服务复盘10余次。汛期我县雨量大、过程强,实现人员“零”伤亡,获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发文要求全国学习借鉴、西安市政府办发文要求全市学习借鉴。2.开展农业和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一是与秦保局印发《关于做好春季核桃低温霜冻防御工作的通知》,针对麦区连阴雨灾情,组织实地调查,开展高质量的夏收夏种、秋收秋播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共发布专题材料150余期。二是提升生态气象服务保障水平。向政府汇报解读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性和政策依据,争取政府批复30万元对三元科技产业园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3.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一是推动县政府批复《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人影年度工作计划》《人影培训计划》等文件,更新完善弹药存储、库房管理、人影作业点安全生产自查等规章制度。二是联合周边地区协同作业,开展抗旱减灾及重大活动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三)平安单位建设显著有效一是利用“3·23”“5.12”等活动进校园、入社区开展科普宣传;中气报刊稿3篇、中气网站刊稿2篇,新媒体发布气象科普信息600余条。二是严格监管执法,与应急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完成52家企业的防雷检查,对15家有隐患企业督促整改到位,全国防雷综合管理平台企业参与度达98%;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制定火灾、停电等应急预案。人影安全射界图、规范制度等上墙,为全局人员购置人身意外保险。年内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共助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县政府印发《关于推进蓝田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西安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列入政府常务会议宣贯,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10余次来我局检查指导并慰问。落实地方经费312.4万元。中国局计财司、北京、上海等省市领导15余次来访指导,渭南、延安、安康等市县8余次调研交流。存在问题及计划(一)存在问题一是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面向农业、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系统还不完善。二是短临预报定点定量能力不足。三是受地方财政影响,地方项目资金落实缓慢。四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工作计划一是把握“一个目标”,统筹推进《纲要》落细落实;二是紧盯“两个推动”,推动“两个现代化”,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面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三是抓好三个加强,加强做好农业、交通、旅游等气象服务保障;加强与高校合作,借力老师走进来+职工走出去,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多部门会商,强化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合开展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共同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