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服务中心

澄城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7 11:01
单位名称 澄城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对外经济文化技术交流工作提供公益服务。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对外交流和经济文化等方面业务联系和合作。加强经济文化推介,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和引进人才开发。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五味十字2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敏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55.92万元 1836.1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对外宣传工作,助推澄城经济发展创建澄城会馆公众号,《古徵》刊物电子版正式上线,每季度推出一期,2023年度已完成三期出刊任务。通过学习强国、抖音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式宣传推介澄城人文、经济、文化,在学习强国陕菜栏目投稿并发表20余次,以此宣传推介澄城地方名优特色农产品,讲好澄城故事。(二)加强对外联络,搭建服务平台走访、拜访各类企事业单位澄城籍在外人士,开展《澄城是我家联系在外家乡人才》活动。通过微信群,QQ群等手段,与澄城在外大学生联合会、澄城籍复转军人交流群、澄城商会等资源,分类进行统计,编制成新的澄城籍在外人士联系册。主动联系服务在外人士,鼓励引导在外人才为家乡进一良言、献一良策、办一实事。(三)安全维稳,消除隐患为了加强安全防范管理,专门成立了安全工作小组委员会、食品安全小组委员会,并对全单位实施了网格化安全管理,配备了网格化安全监管员。对监控设施实施无死角全覆盖,设立专门的监控室,由专人负责24小时值班制。(四)优化设施,提升服务强内涵一是优化提升硬件。将现有标准间的三个房间改成两个房间,对客房硬件设施进行了局部升级改造,并新增了两间智能商务套房,大大缓解了接待压力。二是精细化管理。更换了智慧车场管理系统。三是厚植绿色基底。开年来,对大院、露台进行绿化改造再提升,增绿添彩展新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西安是客商到澄城县考察投资的主要途径地,也是县内项目单位到外考察的必经之地,围绕“积极展示澄县风貌,发挥窗口纽带作用”这一课题,为树立良好窗口形象,我单位积极主动在住宿、饮食、票务等方面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尽力展现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中心通过澄城土特产展厅扩大澄城会馆在社会上的知晓率,为我县土特产拳头产品营收贡献力量,打造了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印象澄城。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员工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服务人员整体水平偏低,服务意识比较淡薄。2.营销意识还比较欠缺,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方式固化,客户群体范围有限。3.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坚决,有时未能真正做到奖勤罚懒,仍然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4.专业技能还有待提升。(二)改进措施1.将形势任务教育作为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经营生产为中心,加强学习,聚集正能量,增强凝聚力。2.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借助微博,公众号,朋友圈,抖音等新兴自媒体宣传方式,全员多方位营销。3.坚决落实各项财务制度,以科学,规范,公平为原则,敢奖敢罚,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4.鼓励专项提升,培养专业人才,通过推荐筛选,为部分职工提供外出培训专业技能的机会,组织针对性学习。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密切与省城的异地商会、各类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联系。(二)优化联络协调职能。深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与各方的沟通联系。(三)完善对外宣传职能。通过政务、商务、网络等多种渠道,切实加强对我县尤其是名优产品的宣传。(四)拓展接待服务职能。创新思路,由单纯的接待型服务向综合效能型服务拓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