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水利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国家有关水利综合执法相关法律法规。承担县水利局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水资源、河道、水土保持、供水、水利工程管理等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责;承办水利行政复议、应诉、理赔等具体事务;承担县水行政执法统计等工作。 | |
住所 | 旬邑县城关街道西大街水利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周浩圻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4.99万元 | 134.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旬邑县水利综合执法大队各项工作始终围绕局党委相关要求有序开展,大队围绕本职业务工作,着重从思想建设、水政执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执法宣传、助力乡村振兴等六方面入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治水兴水精神,逐步完善涉水执法体系,进一步增强业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稳步向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加强业务队室协作,队办公室、水政中队、水保中队、河长办四个队室相互协作,信息互通,在业务分工的基础上,各队室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强化河长办人员配备,保障河湖长制工作稳步推进。县河长办顺利召开全县河湖长制工作会议1次,颁布总河长令1份,印发了《关于调整县级河湖长的通知》、《2023年旬邑县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重点任务》及《旬邑县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常态化开展了河湖“清四乱”行动。全年省市河湖暗访反馈问题共9个,均已完成整改销号工作;2023年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85个,已完成现场核实,并整改销号;全年组织县级河湖四乱暗访2次,发现53处“四乱”问题,已督促镇办整改销号;全年对镇办河湖长制工作考核2次,下发督办函9份,提醒函6份,发放护河员工资、河湖长制乡镇考核经费39万元。三是积极调配执法人员,保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由于人事变动,重新调配2名执法人员充实水保监督队伍,顺利完成了11个生产建设项目的水保方案信息录入工作,完成了40个在建项目的跟踪检查,及时更新了76个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状态、补偿费缴纳等信息录入工作,督促8个生产建设单位缴纳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完成了省水利厅2022年第二期省级加密水土保持遥感监督8个图斑、水利部2023年水土保持遥感监管9个图斑的核查认定查处工作,全年共计下发督办函、提醒函40余份。(二)加大政策宣传,增强护水意识。一是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在三水河三水雅居段、赵家洞段、桑村桥段、蔡家河桥等处增设安全警示牌8块,悬挂暑期防溺水宣传横幅10条。二是联合县教育局,向全县学校师生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溺水”宣传彩页2000余份家长工作群等渠道向广大学生群体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三是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深入三水河翠屏湖、三水雅居段,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通过政策宣传、保护环境行动等活动,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四是日常巡查中,对广大群众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以及《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政策宣传。五是通过中、省、市、县等网络媒体上积极发布河长制相关稿件,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提升群众护水意识。(三)落实帮扶任务,助力乡村振兴。一是认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保障乡村振兴顺利开展。针对今年驻村干部人员轮换要求,积极协调,克服困难,派驻单位骨干力量1名,担任李家村第一书记,并将李家村已脱贫户包户到人,保障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助力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帮扶村实际困难,组织实施旬邑县2023年度村级排水设施修复工程,完成新建排水渠3730米,混凝土排水管454米,修建汇流池8处,解决帮扶村排水不畅问题,极大提升村内道路防洪排涝能力。三是配合完成湫坡头镇2023年敲门入户用水安全大排查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全年共发现侵占河道问题3个,无证取水问题1个,整改非法取水2个。立案查处4个,罚没款项15.1万元。二是加强沟通,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建议联动机制。全年办结了排污口污染环境及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通过涵洞溢流问题等5个检察建议案件。三是联系县政府督查室下发督办函、提醒函8份,督促整改销号遥感图斑17个,督促办理水保方案审批11个,配合税务部门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939.4余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由于派驻驻村、抽调、借调等原因,人员力量流失较大,而工作中任务多,事务杂,且外出执法至少需2人以上,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导致执法工作效率较低,与强化水行政执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虽然经常开展相关业务学习,各执法人员都能积极参加,但是整体业务能力相差较大,影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政策宣传还不够有力。通过日常巡查执法,群众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参与度还有待提高,虽然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大力宣传,但是群众对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认知广度和参与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真正形成“人人守法、人人监督”的共治氛围。四、整改措施一是抽调业务熟练人员继续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做到高效执法、“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二是继续加大执法业务工作培训力度,提升执法效能,提高执法工作质量。三是继续强化河湖保护以及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继续利用舆论媒体,加大对水法律法规等政策宣传,尽快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河湖库渠水资源保护治理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水行政执法工作效果的好坏,关键在队伍,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学习,通过集中和自学,参加培训和案例分析等手段,帮助执法人员提升业务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提升队伍建设。三是强化行政执法。通过加密巡查频次,畅通监督举报途径等,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通过与市生态环境局旬邑分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等单位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形式执法检查合力,有力威慑违法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