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礼泉县林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广先进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业务范围:林业站建设,林业工作人员培训,林业推广项目实施监督管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预测、检疫,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管护等工作。 | |
住所 | 礼泉县市政街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晁刚 | |
开办资金 | 58.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礼泉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8.53万元 | 125.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礼泉县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部门工作安排,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一、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岗位本职工作。(一)严防森林火险强化巡查禁牧,有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整个森林防火期间,我站在防火责任区域醒目位置悬挂防火横幅35幅,在防火核心地段设立防火警示牌30处,张贴防火戒严令158份;在进入森林防火期前,成立了森林防火应急分队,组装宣传车2辆,开展宣传和巡查;同时,为防患于未“燃”,在核心防火区域开辟防火隔离带5公里,并与林区内养殖户分别签订封山禁牧协议书,使林区群众认识到林区放牧的危害,增强圈养和设施养殖的自觉性。(二)认真履职,勇于担当,扎实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全面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签订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管理书》,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做到层层分解、逐级落实。2、美国白蛾查防工作在全县全面开展美国白蛾普查,特别是把美国白蛾曾经发生地史德、骏马作为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株,同时在全县设立监测点10处,悬挂诱捕器80台,我县行政区域内未发现白蛾疫情。3、松材线虫病查防工作组织全站森防技术骨干人员对全县境内现有4000亩松林进行全面监测普查,悬挂天牛诱捕器10台。此外,对重点区域及相关可能传入的单位、企业、苗木繁育场所进行详细排查,严格松属苗木、木材及其制品调入,加强复检力度,严禁疫木及其制品进入我县行政区域,防范松材线虫病的传入,监测普查率达100%。目前,我县未发现松材线虫病传入。4、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强化检疫,严防死守,切断植物检疫对象流入我县的途径。全年共出动执法车辆150台次,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涉木企业15家,复检苗木82.56万株,种子0.005吨,开具检疫要求书130份。5、礼泉县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外来入侵物种外业调查,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此次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踏查覆盖面积10407.8223hm2,物种记录总数564条,调查距离519.222km,调查总人数20人次;踏查线路12条,调查样地数量41个,样线数量5条,调查样方数量259个,采集标本数量30份,无脊椎动物(昆虫)记录25条,脊椎动记录25条,陆生植物记录505条,植物病原微生物记录9条,动物调查表4张;拍摄图片视频总数量1394张/幅。标本采集制作共10种30份,收集影像资料现场形态、生境、工作照片视频1394张/幅。共鉴定出外来入侵物种20种。全面完成了礼泉县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6、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礼泉县草地面积共5480公顷,草地分布零散,共布设1条踏查路线,有效打卡点6个。踏查线路覆盖面积为443公顷,实际踏查面积为443公顷,占草地面积的8.08%。累计踏查点8条,病害踏查点2条,虫害踏查点2条,毒害草踏查点4条。共布设毒害草标准地8个,标准地面积为4.02公顷。礼泉县总体草原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轻微,目前踏查发现10种毒害草,整体分布发生分布较散,暂未形成危害。7、野生动物保护工作①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活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县域菜市场,野生动物养殖场,餐饮酒店,开展集中清查,对可能贩卖野生动物的重点摊位及流动摊点进行检查,全县14个菜市场发放宣传资料5600份。对辖区内6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进行重点检查,坚决清除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②救助病危、受伤、迷途或群众救送的野生动物9起,通过救助留观放归6次,送动物救助站3次。我站对积极救助野生动物的热心群众及时发放动物救助荣誉证书,予以表扬鼓励。③对我县重点野生动物养殖场开展日常巡查,陪同市林业局对袁家村动物园猛兽区安全隔离以及园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④我站在北部林区共设置红外相机监测点20处,及时准确统计各类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情况。eqoac(○,5)在县中心广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开展森防与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巡查活动15次,发放宣传单4000余份,让森防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深入千家万户。(三)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能。2023年我站聘请省林业总站原双进教授,在礼泉县烟霞镇、昭陵镇,举办花椒、石榴、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成功承办了陕西省林业局举办林业科技特派员培训班,有力地提高了我县在全省林业系统的知名度。据全年统计,2023年共培训林农及技术骨干558人次,培养林业技术能手3人,发放各类资料1650余份。(四)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高标准林业科技示范点。2023年我站结合省市县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共建成“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渭北旱腰带困难立地生态修复示范点、礼泉县石榴标准示范基地和礼泉县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点3个,完成示范推广面积5080亩(其中困难立地生态修复2875亩;石榴标准示范园推广1155亩;抗旱造林示范点1050亩)。(五)开展良种苗木繁育工作:嫁接蓝宝石石榴苗木3000株,同时利用技术优势,培育石榴、侧柏苗木,有力地支援了我县的绿化工作。(六)杂果建设:在昭陵镇肖山建设石榴标准示范基地1155亩。(七)造林工作:1、春季在索山、玉皇殿困难立地造林1632亩,栽植侧柏、油松、山桃等苗木9万余株。2、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在播区张贴飞播造林通告,营造飞播造林良好氛围,完成飞播造林10000亩。3、完成2023年度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8000亩(其中补植1212亩,抚育6788亩)。(八)退耕还林:1、对老一轮(1999—2006年)退耕还林每亩补贴森林抚育资金20元,及时兑现给群众。2、配合局林政股对2016年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后续追加资金每亩100元,及时兑现给群众。(九)古树保护工作:对全县需要养护的古树进行修枝、支撑、加固养护等工作。和各乡镇签订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书,落实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十)编制技术手册为了更好推广林业实用技术,结合困难立地修复、石榴、花椒丰产栽培与管理、古树名木保护、森林病虫害与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编制成《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手册》、《石榴丰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手册》、《花椒苗木培育与管理技术手册》、《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技术手册》、《森林病虫害防治与野生动物保护》等技术手册,便于职工干部掌握和群众查阅,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好服务林区群众。(十一)完成林业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二、2023年,我站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1、由于科技示范园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科技示范户增加,掌握科学作务的林农增多,从而栽植石榴、花椒等经济林的林农经济收入增加,从而社会效益也增加。2、由于森防工作、生态修复、荒山造林、森林防火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吸收二氧化碳及许多灰尘、防风固沙、消除噪音、应对温室效应、节能减排、丰富物种等方面有很大作用,使我县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近年来,林区旅游人数逐年增多,从而社会效益彰显。就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的那样,许多物质产品的自身效益要比起森林所提供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就是十八大以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三、2023年,我站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1、业务人员年轻化,森林病虫害理论知识欠缺,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全面透彻的掌握普查技术,使在病虫害监测及虫情、病情判断不准,病虫种类也不能及时识别等仍然困扰着我县森防工作。2、近年来,林地面积增加,同时给森防工作带来严重的考验。缺少防火经费,扑火工具数量少且陈旧、老化,森林防火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制约着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四、2024年工作计划:1、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新思想。严格执行学习制度,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新,学以促做。3、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造林任务,同时巩固重点工程造林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4、进一步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栽植,作务技术,用技术保成活,用科学促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开展林业技术培训。5、森防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同时,重点监测调查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森林防火常抓不懈,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林学会授予陕西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被咸阳市林业局授予咸阳市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被咸阳市林业局授予咸阳市林业产业发展先进单位。被咸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授予2023年度全市森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