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环境监测站

旬阳市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2-27 08:36
单位名称 旬阳市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对本区域各种环境要素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工作;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委托,对环境违法行为、污染事故及纠纷、突发性环境事件、环境信访案件进行现场采样取证,提供处理处罚证(数)据。
住所 旬阳市城关镇党家坝环保大楼
法定代表人 陈纯
开办资金 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旬阳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97万元 89.4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旬阳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不断强化大气环境预警预测。切实加强3座大气自动监测站运维环境监管,气象局自动站站房修缮和两座自动站UPS电源更换问题全面完成,开展空气质量专项排查行动6次,每周对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不断提升环境质量预测预判能力。截至2023年12月27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8天,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二)抓紧抓实环境监测业务。根据上级要求和全市污染源实际状况,制定《2023年旬阳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和《补充方案》,对全域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质量、城市功能区噪声每季度开展监测。配合省站完成土壤基础点和风险点采样及周边情况调查;高标准完成全市18个生态样地核查任务。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机制作用,对重点企业污水、地下水、土壤、辐射情况开展执法监测,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抽测,对5家排污单位开展了自行监测专项检查,全年采集环境样品220个,配合开展环境信访监测32次,出具各类检测数据1008个,编制《监(检)测报告》55份,为执法监管提供了有效数据。(三)努力提升监测能力。我站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的规定,完成了23个项目的现场考核试验,通过了授权签字人考核。通过了3大类34项的资质复评审工作;完成2023年度环境监测上岗证考试;积极组织参加国省市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7项次,5个项目获得满意;全面完成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定点帮扶工作任务;组织干部参加省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能手竞赛活动,取得良好成绩。进一步规范内部规范管理,制定《旬阳市环境监测站学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内部值班制度》《卫生制度》和《人员职责分工》等文件,常态化开展环境监测理论和技能培训学习,更新了一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优化实验室布局,全站环境监测能力和快速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在监测业务中认真遵循方法标准,严格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准、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旬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优202天,同比增加27天;良147天,同比减少32天),污染天数16天(轻度13天,中度3天),PM10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优良率95.6%,综合指数2.74,同比下降0.12(变好)。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减少5天,PM10平均浓度下降1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下降2微克/立方米,优良率下降1.4个百分点。旬河口、观音堂、蜀河口、汉江兰滩、汉江庙岭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冷水河饮用水源地水质提升到Ⅰ类;全市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域生态环境总体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我站目前在编在岗人员4名,外聘人员2名,实现监测数据“快、新”要求还有差距。2.环境监测设施设备缺乏。目前实验室在用设备主要是2011年省厅配备的,近年来由于经费不足未购置新型大型仪器,也未配备专业应急监测车辆,从硬件上制约监测能力提升。3.技术能力不高。对环境监测实验分析、质量管理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在采样、样品保存与处理、实验室分析、质控措施、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等环节不够严谨规范,技术人员整体技能有待提升。(二)整改措施1.积极向主管部门申请增加监测人员力量。2.按照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配置监测业务需要的各类仪器设备,并做好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3.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大监测人员培训,确保各项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站将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原则,以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目标,以陕西省固体废物示范实验室前处理中心和重点站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能力、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系统提升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强化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积极参加各类技术练兵与竞赛活动,以实训促实战,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更佳业绩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强有力支撑,切实发挥环境监测“顶梁柱”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计量认证证书232712058166(2023.04.10-2029.04.09)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