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卫生许可审核、申请受理与组织审核、卫生法制宣传与监督管理、卫生监督人员培训与管理。 | |
住所 | 澄城县行政新区晖福街育才路东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 |
法定代表人 | 李刚 | |
开办资金 | 11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0.7万元 | 1135.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2023年9月6日。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组织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并且摸底造册,分区域建立各场所卫生管理档案。二是对药店、商场、超市和消毒企业、文化娱乐业、游泳场所、抗(抑)制菌等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经营单位129家,对存在问题的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20家经营单位给予了行政处罚。三是积极开展节前相关公共场所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违法问题和安全隐患,为场所卫生安全提供保障。全面加强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对全县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中医馆和中药房、预防接种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全年共出动监督员176人次,共检查4家公立医院、18家乡镇卫生院、7家民营医院、21家个体诊所,针对检查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有力规范了各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落实工作。一是制定了年度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并派专人负责完成此项工作。二是制定了卫生监督协管考核办法及工作运作程序。三是卫生监督协管员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食源性疾病等进行摸底,收集并上报各项报表。四是每季度对18家乡镇卫生院及县级4家公立医院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上报卫健局。(四)认真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联合县教育局、疾控中心出动监督员240人次,车辆60台次对全县93所中小学学校及托幼机构环境卫生、教学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进行检查,指出了存在问题,指导各单位积极改正完善,保障了师生健康安全。(五)加大生活饮用水、现制现售水卫生监督力度。一是对澄北水厂、温泉供水管理处、沟南供水管理处3家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供管水单位均取得供水卫生许可证,供管水人员都能做到持健康证上岗,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供水卫生管理档案完善。二是每月对城区十个点的末梢水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检验110份,均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将检测结果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三是对全县各小区现制现售水督导检查,共检查88家小区涉及125台现制现售饮水机,对不符合现制现售饮水卫生要求的小区(公司)下达监督意见书37份,要求限期整改,12月份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了回头看,均已整改到位。(六)扎实推进医疗废物卫生监督工作。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收集、转移、运输、处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60份并进行规范化指导,建立问题清单,下达整改通知,持续跟踪督办,持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防止疾病传播。(七)强化职业卫生监督工作。2023年企业职业卫生日常监督检查共出动监督员135人次,车辆45台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8份;对20家企业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共107家,完成率达到100%;通过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推动用人单位积极改善工作场所和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八)积极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组织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会3次,职业卫生专题培训会2次,医疗废物(废水)规范化处置培训会2次,卫生监督协管培训5次,培训从业人员1514人,办理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1514个。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普法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五进”宣传工作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00余人次。三是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业务知识大讲堂共10期,让执法人员在“大讲堂”上学到知识,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的操作指导。(九)抓好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一是所有在编人员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严格执行亮证执法制度,出示或佩戴执法证件,公示执法身份。二是全面规范执法程序。从规范填写使用各类执法文书,到下达处罚决定、送达回执、建档立卷等各个执法环节,都做到严格把关,达到依法办案的目的,今年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三是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并向社会公布举报途径及电话,使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二是通过对生活饮用水和各小区现制现售水的督导检查,加强了生活饮用水和现制现售水经营者卫生管理意识,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三是结合工作实际,面向群众大力开展“法律九进”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执法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执法能力还需提高。2.普法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3.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卫生监督队伍的培训,完善在岗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2.利用消费者权益日、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通过展板展示、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工作,提升群众对法律的知晓率和普及率。3.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加大先进执法设备的投入使用,加大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医疗卫生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为,不断完善监督措施,逐步实现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维护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保护群众身体健康。2.加大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现制现售水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水源的监督监测,防止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继续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和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指导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认真做好职工入职前、职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工作,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尘肺病防治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