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中医医院

澄城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2-26 15:49
单位名称 澄城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教育等。
住所 澄城县东大街34号
法定代表人 杨拴牢
开办资金 18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4.31万元 1530.34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细化工作举措,质量建设大提升。本年度,医院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以内涵质量建设、中医药特色传承为核心,强化安全隐患防范,主动担当作为,完成了各项工作。被确定为省级中医药特色康复示范中心、陕西省第一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和国家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荣获渭南市满意医院称号。1.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各级质控组织责任,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管理会议,科室每周召开一次科室质控管理会议,对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2.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实行表格化管理,印发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执行的相关表格》《加强病历、处方管理的相关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用制式化规范约束诊疗行为。3.加强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与考核,定期开展病历、处方点评和科室核心医疗制度落实检查等工作,每月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用PDCA的科学管理办法促进核心医疗制度的有效落实。4.举办护理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重点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服务,全院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达100%。5.持续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每个科室临床路径、优势病种达3种以上,特色诊疗成效突出。6.严格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强化毒麻和精神类药品处方权限管理,全年无药品质量投诉。7.完善院感制度建设,严格质控检查与监测,规范医废管理,全年院感防控培训12次,无院感事件发生。(二)坚持守正创新,凸显专科特色优势。1.积极开展手足外科、腹腔镜、关节置换、心内溶栓、无痛胃镜、支气管镜、甲流抗原、肠道病毒抗原检测等新业务新技术,通过品牌辐射效应带动整体发展。2.以陕西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专科为平台,借力西安红会医院资源及区域影响力,提升医院骨质疏松规范化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外聘中医肾病、肿瘤专家,临床业务顺利开展。3.积极创建肺病科、骨伤科、心病科三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持续建设康复科、脾胃病科,制定下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肺病科已通过市级评审心病科、骨伤科现正积极整改提升。4.中医肿瘤、中医肾病、中医儿科逐次开科,腹腔镜、关节置换、无痛胃镜、介入手术等新业务新技术成熟开展。(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中医药法》颁布六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活动。1.在全院范围开展《中医药》《陕西省中医药条例》等中医药法规、政策学习,促进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领会基本要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准确理解政策内容,做好政策宣传人。2.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中医药优势特色百村行”大型义诊活动,推广中医药文化、下沉优质服务资源,群众中医药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3.多科室配合历时两个月开展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组织医疗卫生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全年开展活动12次,派出医务人员40余名。(四)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医院内涵。在持续加深原医联体合作基础上,今年先后与省中医医院、洛阳正骨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加盟西北风湿专科联盟、西安市中医专科联盟,成功承办西安交通大学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题论坛、省人民医院影像专业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专科联盟推进会各一期,举办签约仪式、学术讲座,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带教查房,医院接诊能力、救治能力、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推进中医治未病理念进社区、学校,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将中医药服务送到居民身边。2.举办中医药文化宣传暨首届膏方节,特邀省市知名专家义诊,展示中药标本、中药膏方、中药饮,发放中药香囊、膏方,让群众近距离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独特魅力。3.与7家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与5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医共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核心竞争力不强,学科带头、业务骨干、中医药特色人才缺乏,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2.重点专科建设、临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步伐还不够快,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龙头作用发挥不够,内涵质量有待提高。3.中医药特色传承和创新动力不足,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工作推动落实新思路、新举措、成效不够明显。(二)整改措施:1.加大高精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努力打造名医带名科、名科树名院的良性循环。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发展新的中医重点专科,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整合现有医疗资源,进一步扩大中医临床阵地;3.积极探索中医药创新发展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格局,强化内涵建设,做好特色传承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以提升医疗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医疗安全为根本,以提高满意度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挖中医药特色潜力,加快分级诊疗步伐。(二)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大紧缺专业、拔尖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培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梯队。强化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等重点内容考核,提升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三)强化内涵质量建设。坚持依法执业管理,狠抓核心制度落实,优化中医诊疗方案,细化临床路径管理,拓宽特色诊疗范围。做好脾胃病科、康复科、心病科省级重点专科创建,中医肾病、中医肿瘤、心病科、骨伤科、治未病中心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和医院多学科群建设。重点打造县域医养结合、慢病康养、月子会所等特色品牌,实现渭北领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08月25日至2027年8月2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