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保障。残疾人就业服务计划制定、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用工需求调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咨询;残疾人就业失业登记、统计;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盲人按摩管理指导和服务;残疾人就业信息共享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铁诺南路市残联综合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杜乐 | |
开办资金 | 13.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91万元 | 40.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省就业中心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和正确领导下,我中心从残疾人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残疾人就业工作得到扎实有效推进。现将2023年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政策宣传及时总结经验、落实补贴奖励政策、探索认定按比例就业新形式、做好岗位开发、预留及调整等一系列手段,确保政策落地落实。(二)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开展情况。一是开展残疾人大学生见习补贴、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健全完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机制。二是做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见习等相关工作,帮助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宣传指导创业政策。三是通过电话及时告知并宣传国家和我市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大力动员高校残疾大学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注册、进入平台求职和培训。四是加强残疾大学生的跟踪回访工作,做好就业帮扶和稳定就业。五是搭建平台,拓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渠道。(三)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落实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后续相关工作,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与国家税务总局铜川市税务局联合开展本年度按比例就业年审工作。(四)积极开展就业招聘会活动。一是积极对接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并使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中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二是组织实施“铜川市2023年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暨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同时在陕西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及铜川第一人才网开展线上招聘会。(五)扎实开展全市残疾人城乡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委托第三方对辖区内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家属及农村困难残疾人进行“农植保”及干杂果、中药材种植等实用价值较高的种植管理和养殖业培训。举办残疾人家政、烹饪、烘焙、月嫂保姆、残疾人老年康复托养及护理专业知识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六)促进2023年度全市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工作。以实名制建档立卡、未就业的残疾人为基础,印发《2023年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分解本年度新增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356人任务。统筹城乡,通过政策落实、岗位开发和岗位预留、人力资源储备、人才培养、专场招聘、扶持项目、补贴奖励等措施,高质量做好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七)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工作。申报残疾人盲人按摩示范店4家,帮助残疾人扩大经营,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稳岗就业,实现残疾人就业3人。确认具有陕西省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代残疾证的视力残疾人,并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通过年检的盲人保健按摩机构1家。(八)提升全市就业服务机构业务能力工作。举办“2023年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业务能力提升暨就业工作系统培训班”,各区县残联共6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全面提升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乡镇、街办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奠定基础。(九)开展2023年度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委托专业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全市就业年龄段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的530名残疾人开展2023年度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十)组队参加第七届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组织全市23名残疾人技能选手参加第七届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本届竞赛为省级一类竞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设置了文本处理、摄影艺术创作、刺绣、美发、美甲、盲人保健按摩等4个大类10个竞赛项目,共有来自全省14个代表队的243名选手参赛。二、开展业务所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2023年度残疾人就业率、年度残疾人培训、就业信息录入全省第一。(二)2023年度就业援助月活动。全市共计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1次,提供就业岗位470余个,吸引求职者近1200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4人,帮助37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签订劳动协议43人。(三)2023年度“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档”就业帮扶工作。截止2023年年底,2023年度40名应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有就业意愿的29人已全部就业,就业率100%。(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完成情况。截止2023年年底,已年审市级行政、企事业单位258家。全市入库:457户次,金额:586万元。本年度市本级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共计36家。(五)残疾人技能培训完成情况。截止2023年年底,全年委托残疾人就业辅助性机构和第三方残疾人培训共举办22期城乡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804人次,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六)开展2023年度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工作。截止2023年年底,已在全市为530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了2023年度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工作。(七)参加第七届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我市23名选手在西安参加竟赛。我市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团体第五名,取得了盲人按摩第一名、美发第二名、木雕第三名、服装制作第四名和美甲个人拼搏奖的好成绩。三、存在问题(一)残疾人再就业上欠缺主客观能力。残疾人先天身体和智力方面的条件存在欠缺,使得其身体素质、行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难度。(二)残疾人难就业。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当下大多数残疾人具有的简单劳动技能和低层次的文化水平,导致其所能胜任的工作范围及职业选择面较窄。加之高技术企业等人才需求大的行业存在技术壁垒,残疾人自身能力有限,因此不免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残疾人自身能力不齐。残疾青年尤其是残疾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缺点,对岗位、薪资、待遇等要求太高,导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四)“跨省通办”相关问题。由于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跨省通办”系统为年度新增工作,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跨省通办”业务培训及宣传工作,各用人单位申报中,时遇各种系统问题,无法有效完成年审申报,给本年度按比例年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四、改进措施(一)组织残疾人参加各项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二)积极联系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举办残疾人招聘会,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三)鼓励残疾人多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适应各种工作。(四)与上级部门加强联系,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用人单位的申报困难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五、2024年工作安排(一)发挥好惠残项目作用,继续开展技能培训,与扶持鼓励相结合,促进残疾人就业。(二)积极和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多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促进更多的残疾人积极就业、稳定就业,加大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力度。(三)贯彻落实铜川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四)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宣传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以及党和政府扶残助残的重大举措,鼓励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五)有效开展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扩大残疾人就业渠道。(六)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模范,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自食其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