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管理。制定和发布市房建和市政工程造价调整文件;负责房建和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机构和造价师、造价员的管理;造价咨询、调处工程造价预决算纠纷等。 | |
住所 | 咸阳市中华西路建设大厦十二层 | |
法定代表人 | 杨蕊 | |
开办资金 | 4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5.8万元 | 37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因单位法人改变,变更法人登记、举办单位更名等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一)造价管理工作一是做好计价依据宣贯工作。及时向我市造价行业传达造价管理工作方面的最新动态。以招投标为抓手,以“两个备案”为依托,认真执行中价协颁布的《建设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房屋工程总承包工程量计算规范》、《市政工程总承包工程量计算规范》、及省住建厅出台颁布的《陕西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陕西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计价表》《陕西省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费率》执行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宣贯、引导,使规范标准真正落地实施发挥其作用,坚持以“一改两转”(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转型与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持续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我站桥梁纽带作用,培养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良好的计价行为。二是做好计价成果文件备案、计价争议调解和造价指标测算工作。截止目前办理招标市区最高限价备案57项,县区239例;竣工结算备案52项,计价依据的日常咨询、解释42例,复函3份;同时,积极开展县区造价监管机构造价业务指导,逐步提升县区造价业务监管水平;设立咨询电话,认真做好计价依据解释工作,2023年各县(市)区主动、公正、公平化解工程造价计价各类矛盾纠纷42例,满意率达到100%。造价数据监测工作全面正常开展,全市项目已全部按要求上报监测数据。本地区备案的造价咨询企业33家,比上年增加了9家;非本地区的209家,同期增加43家,完成了典型工程造价分析6例,一月份、七月份按时发布了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造价指标。为了使县区“两个备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次与广联达软件公司协商,免费为我站和县区升级了计价软件,并已投入使用。督促、指导各县区及时处理“数据监测平台”备案项目。(二)招投标管理工作一是做好日常的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2023年共受理项目108个,其中社会投资直接发包项目24个,投资额73.74亿元。公开招标项目84个,其中:房建施工32个、市政27个,监理8个、设计4个、EPC项目6个、设备采购安装2个,园林绿化5个,已办结58个。招标范围涵盖了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及园林绿化、电力、城市道路、污水处理等,中标金额合计49.06亿元。公开招标项目招投标程序全过程实行无纸化、不见面电子招投标,均进入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大厅通过“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陕西省·咸阳市)”进行。二是继续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力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23〕860号、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法规规〔2023〕1398号,进一步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规则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制定了《咸阳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实施意见》。三是做好招投标监管工作。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修编了招标文件及资格预审文件示范文本,发放了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意见征求稿。对各县市区住建局、各建设、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单位等业务代表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会后进行现场答疑解惑,得到了一致好评。同时,为严厉查处招投标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邮箱,提高质疑、异议的处理效率,进一步细化投诉处理工作流程完善投诉处理期限预警机制,通过近年投诉处理相关经验制定了《关于招标投标投诉处理建立超期预警机制》,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程序不符合要求的3起,投诉2起,共约谈企业9家。(三)价格信息采集发布工作一是做好价格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按照制定的信息采集计划,深入建材市场和县区,完成了全年的价格信息采集和《咸阳工程造价信息》第1-6期的编印发布工作。重新修订完善了建材价格发布程序,为及时反映市场变化,走访建材市场、建材生产、销售企业20余次,含盖11个种类2300余规格型号,1月和7月对常用施工机械租赁市场价格和市区住宅楼劳务分包价格进行调研。二是加强了对信息员的管理。对市区信息员上报材料品种进行了调整,对各县信息员所报材料价格进行重点复核,对价格与相邻县区差异较大的进行了确认,并进行提醒。收各类建材价格信息共17个大类130余份,1700余规格型号。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持续宣贯、解释陕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及时转发相关计价文件,调解工程计价争议。办理招标最高限价备案296项,其中市区57例,县区239例;竣工结算备案52项,其中国投项目19例,非国投项目33例;定额解释及造价咨询42例;造价数据监测工作全面正常开展,市区内的项目已全部按要求上报监测数据。目前备案本地区的造价咨询企业33家,比上年增加了9家;非本地区的209家,同期增加43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我市建设工程造价、保障发承包双方合理权益、促进建筑市场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2、完成了全年的建材价格信息采集、审核和发布工作、2023年1-6期《咸阳工程造价信息》刊的出刊工作和“咸阳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更新维护工作。《咸阳工程造价信息》第1-6期的编印发布工作。重新修订完善了建材价格发布程序,为及时反映市场变化,走访建材市场、建材生产、销售企业20余次,含盖11个种类2300余规格型号,1月和7月对常用施工机械租赁市场价格和市区住宅楼劳务分包价格进行调研。同时采集发布人工成本信息、劳务分包价格信息、机械租赁价格信息等施工阶段和施工企业亟需的价格信息,满足了建设工程各阶段和建筑市场各方计价的需求。3、2023年共受理项目108个,其中社会投资直接发包项目24个,合同金额73.74亿元;公开招标项目84个,已办结84个。其中:房建施工32个、市政27个,监理8个、设计4个、EPC项目6个、设备采购安装2个,园林绿化5个,已办结58个。招标范围涵盖了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及园林绿化、电力、城市道路、污水处理等,中标金额合计49.06亿元。公开招标项目招投标程序全过程实行无纸化、不见面电子招投标,均进入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大厅通过“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陕西省·咸阳市)”进行。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县区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普遍不好。在造价数据监测、最高限价备案、计价行为监管等方面大部分县区以专业人员不足为由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工作。我站虽然多次督促落实,但目前以上情况仍然存在。2、电子招投标监管渠道仍不畅通。我市的房建和市政工程虽已全面实施的了电子招标,目前全面实现不见面开标。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仍未向我站提供所有投标资料查看和开标评标监管权限,监管渠道仍不畅通。我站已就此问题向交易中心发函,目前仍在等待解决。3、工程总承包项目计量计价推进缓慢。《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量规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虽已出台,但由于建设单位专业知识的欠缺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施工总承包的思维模式(“穿新鞋走旧路”)绝大多数工程没有实行真正的工程总承包,需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工作重点继续深化招投标领域乱象整治,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整个招投标程序的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秩序。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持续深化工程造价改革,做好计价依据的宣贯、解释和计价争议的调解工作。不断补充、完善典型工程造价数据库,按时完成造价指标测算、发布工作。强化对企业执业行为的监督,做好招标最高限价、竣工结算价备案和造价数据监测工作。完成人工、机械、材料价格信息调研发布工作,及时调整完善信息发布种类,做好价格信息员的管理和上报信息的复核工作,不断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配合市场监督部门,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加大对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行业及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招标代理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发展。2、做好市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同时,加大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严格对公开招标项目提供的立项文件、工程规划许可证、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等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在造价、招投标监管中全面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将市场主体的业绩、不良行为报市住建局并向社会公布。坚决将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清理出我市建筑市场。同时,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力度。坚决清理不能胜任工作、不服从管理、违法违规评标的专家。咸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2023年12月30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