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延川县大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延川县大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6 09:37
单位名称 延川县大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县政府的命令,完成县政府的各项任务。负责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繁荣经济。 负责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各项任务。负责指导居委会工作,向上级反映居民的意见。向县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做好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住所 延川县北新街75号
法定代表人 王旭
开办资金 22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川县大禹街道办事处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59万元 121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川县大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聚力聚智党建引领,党的领导更加稳固。全面发挥党建领航作用,确保基层各项工作在党的有力领导下得以有序推进,通过发挥党建工作的强大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谋发展、促振兴。二是聚力聚智基层治理,发展环境和谐稳定。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着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聚力聚智乡村振兴,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紧盯省、市、县巡查、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成立问题整改专班,对标建立健全“三个清单”,细化整改措施,责任夯实到人,确保整改任务有效完成,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四是聚力聚智民生保障,群众福祉不断提高。按照市县要求,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民生保障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五是聚力聚智安全生产,守牢筑强底线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抓安全生产,深入彻底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六是聚力聚智环境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聚焦城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工作措施,加快补齐短板,有力推动城区人居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完成征召大学生新兵11名,组建基干民兵汽车维修保障排1个、普通民兵连13个,进一步筑牢了双拥根基,党管武装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二是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疑难信访积案,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承办人员、办结时限,调处解决了各类信访矛盾问题117件,案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三是联合卫生院开展健康义诊26次,受益群众1083人次;组织义剪5次,受益群众600人次;联合政协委员慰问困难群众18户;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13名留守儿童受益;双拥活动8次、活动消防演练5次,有效打通党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四是精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14人,提供护林员岗位11个,安排公益性岗位24名,慢性病签约服务78人,通过化解返贫风险和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五是清退22户不符合保障条件城市低保对象和8户临时救助对象,追回违规领取救助金20.45万元,从源头上杜绝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和不稳定风险隐患。六是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清理行动30余次,清理房前屋后、沟道砭卫生死角150余处。每周开展一次水污染排查,维修污水管网破损8处,开展河道卫生清理行动20余次。七是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顽疾32处,进一步改善城区面貌,统筹农村厕改和雨污分流治理,完成厕所改造60个,加快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工程,谋划实施社管中心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社管中心赵家沟自然村东红下畔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确保街容街貌整洁。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社区工作者基层治理综合素质还不够高,在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方法、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还有所差距,部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社区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二是安全隐患未清零,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需要再下功夫。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社区基层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参观学习等活动提升社区工作者基层治理综合素质,和学习科学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通过责任划分到个人,领导包片方式,长期将安全隐患排查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不懈排查,将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治,加大宣传,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五、下步工作打算。(一)抓“互融党建”聚合力,打造载体品牌“新亮点”。创新打造“互融”党建载体品牌,拓展探索“楼宇党建”“睦邻党建”为等支部工作亮点,全力打造全中心上下互通互融的党建载体,按照“以点带面”的办法,率先在郭家塔社区、东峰社区等支部开展试点创建工作,通过完善阵地、搭建平台、党员带头、发动居民等方式,在“互融”党建品牌的牵引下,配套开展“四抓四融”行动(即:抓门户区牌匾乱搭乱挂整治,与县城风貌融为一体;抓城中村环境卫生全面整治,与市容市貌融为一体;抓小区管理杂乱无序整治,与单位联建融为一体;抓社区日常工作衔接整治,与共创文明融为一体),用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将社区承担的基层治理、物业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部归结到党建的强大引领作用之下,切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突出抓“基层治理”强支撑,营造和谐发展“新氛围”。一是多方争取资金及技术支持,逐步向各社区采购投放智能化管理服务设备,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为来访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各类生活功能室,给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文娱场所,指导各社区定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建设需求。三是充实社区居民生活内容,以社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比赛”“书法培训”“曲艺培训”等相关活动,统筹提升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水平。(三)突出抓“城乡一体”惠民生,提升关怀福祉“新温度”。一是实施高边坡护栏建设项目。通过争取资金,目前已完成近5000米护栏安装,还存在部分高边坡区域未安装到位,行人通行存在安全隐患,本年度计划在北新砭、郭家塔铁沟渠、学校周边及其他高边坡区域部署落实加装护栏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实施郭家塔进校砭后巷道硬化项目。进校砭道路未硬化,雨季道路泥泞通行不便,计划对进校砭土路全段进行硬化,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在郭家塔社区大桥南侧,规划建设小型农贸市场,不断提升移民安置小区的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三是实施城中村亮化工程。为城中村主巷道安装路灯,在主要路口安装投放监控探头,满足群众生活期盼的同时提升“智治”和“技防”水平。(四)突出抓“环境整治”塑形象,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一是持续开展城区沟、道、砭、角卫生死角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落实绿化美化措施,通过打造“口袋公园”等措施,切实扭转城区边角地区“脏乱差”现状。二是对城区入口沿线开展人居环境大改造,着力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行集中整治,在城区南北门户区(郭家塔和张家湾)择址建设文化长廊,提升城区环境水平的同时努力打造城市风貌新名片。三是郭家塔移民安置小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打造环境卫生示范小区,同时对该小区河道两侧围石造田和杂草杂树进行全面治理,并进行绿化美化,带动全县小区环境实现新提升。四是改造郭家塔村建材市场沿线人居环境,在现有围墙基础上打造文化墙,对商户牌匾进行统一规划安装,大力整治乱堆乱放,改善整体面貌。五是实施赵家沟村马家崖安装雨污分流项目。持续改善环境面貌的同时化解水污染风险隐患。六是实施东峰山绿化美化项目。在完成东峰山滑坡整治的基础上,将现有阶梯式里面进行改造,安装灯箱式宣传标语,展示延川的文化产业特色,逐步将其打造成城区“网红打卡地”。(五)突出抓“乡村振兴”促提升,拓宽产业发展“新渠道”。一是立足延川实际,争取自筹资金,在郭家塔社区门面房建设非遗文化传承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陈延川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全力打造建设“陕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展示区”。同时,结合消费扶贫活动,展示售卖剪纸、布堆画、香包和延川农特产品等,努力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二是以发展“共享农业”为思路,在刘家湾村打造“QQ农场”,通过动员城区干部职工自主认购村内闲置土地,配套建设蔬果采摘园、农旅体验园、康养休闲园等场所,带动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三是利用郭家塔桥头路北沙场地块,建设电商仓储物流分类分拣中心,努力将其打造为覆盖全城的大型物流快递集散地,带动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为郭家塔异地移民搬迁脱贫户提供稳定的就近就业岗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