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澄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2-23 11:12
单位名称 澄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城区市容和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指导、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住所 澄城县昌荣西路1号
法定代表人 白孝林
开办资金 50.5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42万元 63.43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8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城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拆违控违、市场秩序治理行动,提升城市品质。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监管、错时执法、集中整治、城警+城校联动等模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教育规范流动摊贩800余人次,整治出店经营、占道作业等违规行为500余例,规范噪音扰民行为200余例,清理拆除未经许可或残破超时宣传横条幅30余条,拆除违规设置户外广告60余处,清理橱窗广告约220余处,规范门头牌匾200余户,对多次教育拒不改正的违规商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70余份,限期改正通知书90余份,暂管各类物品100余件。2.持续推进“烂尾楼”清理整治,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城区5处“烂尾楼”项目,目前渭北商贸城、公园商城项目已确定新的规划设计方案,待进一步推进实施;华穗御园、开元壹号和瑞星丰苑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完成29家承担51个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企业备案登记,增设2处城管工作室,放映红色电影4次,化解群众矛盾8起,开展物业乱象检查100余次,联合街道办、消防等部门整治物业乱象8次,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城区停车规范化管理。今年城区机动车停车位共增设736个,施划非机动车停放点56个,整治机动车乱停行为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张贴违停告知单1860余份,引导劝离违停车辆500余辆,拖移违停车辆213辆,城区道路实施全面停车收费管理,有效解决市民“停车难”和车辆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4.有效管控餐饮油烟油污。辖区680余家固定餐饮门店油烟净化设备、油水分离设备安装使用率100%,并利用微信群指导各餐饮门店对油烟净化器定期维护保养。常态巡查检查油水分离器使用和清洗维护记录公示情况,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城区露天烧烤摊点予以取缔,严厉打击餐饮门店油烟、油水直排现象。5.工地扬尘管控方面。一是对城区23家在建项目工地逐一现场研判,签订《澄城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按照规模大小和达标任务差异网格管理,现场核查扬尘治理“6个100%”措施落实、视频监控和扬尘监测设备安装运行情况。二是严格实行等级分类巡查监管机制,在醒目位置悬挂“红黄绿黑”公示牌,不断强化施工企业对扬尘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整改力度,确保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稳步推进。三是严格按照五无六净的标准,综合采取“深度清扫+精细保洁+专项整治+洒水清洗”等措施,对市区主次道路实施“扫、冲、洗、捡、查”“五位一体”精细化保洁。6.建筑垃圾清运整治。一是全力推进渣土“净车运输”行动,实行渣土运营市场化准入机制,严格审批清运时间、地点及路线,已备案商混站4家共62辆,渣土清运企业5家共58辆,所有运输车辆均能达到自动化覆盖密闭运输。二是与交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勤联动机制,加大对渣土车运输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夜间检查30余次,教育整改违法违规运营行为20余起,下发停运整改通知15份,行政处罚11起,暂扣车容车貌、车身不洁10台次,未经报备、私自营运车辆6台次,非公司运营车辆和三轮、四轮运输车辆30台次,非法营运、乱倾倒垃圾车辆5台次;排查整治建筑垃圾堆体、点位11处,并督促相关单位或责任人限期予以整改到位。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我们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以实事践初心、以服务暖人心。1.市容市貌方面:执法人员对出店经营、占道作业等违规行为进行整治,规范门头牌匾,整治机动车乱停行为,有效净化青正街约2公里的架空“蜘蛛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2.大气污染方面:对城区23家在建项目工地逐一现场研判,悬挂“红黄绿黑”公示牌,确保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3.违规建筑方面:不断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内“两违”建筑的走访摸排和巡查监管,对原有人行道进行恢复改造,为市民群众营造了一个整洁宽敞的出行环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员配备不均衡。随着我县执法监管区域的不断扩大,行政执法职能的转变与增加,现有执法人员严重不足,致使岗位人员分配不均,执法力量薄弱,法律文书、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明显偏少;2.流动摊贩疏导工作难度大。目前,我县城区内便民市场和适宜设置便民市场的地点少,流动摊贩多,且市场地点配置不均,疏堵工作不能有效结合,致使流动摊贩打游击,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二)改进措施:1.摸清单位现有人才结构情况,弄清单位内部各岗位对人才的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招录法律、计算机、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加强业务学习,互帮互学,提升队伍整体水平。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农、商贸市场建设,使之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同时,加快现有市场改造步伐,对那些规模小、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的市场,实施扩容、提档改造,以提高现有场地利用效率,吸纳马路市场摊点。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执法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能力。选拔优秀干部,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素质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3.加强城市管理,提升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公厕、垃圾箱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加快城区公共充电桩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开展违法建设、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整治行动,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优化城市停车布局,加强车辆停放规范化管理力度,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4.严控治污力度,增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油水排放,推进扬尘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社会生活噪音监管,降低噪音扰民影响;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效率。5.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进度。升级智慧停车平台项目,规范化管理城区所有停车泊位,提升泊位使用效益;积极衔接省市发改委争取国家预算,确保专项资金落实,加快推进我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用步伐,争取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投入,打好垃圾分类处理攻坚战,积极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