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汉中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3 11:04
单位名称 汉中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就业推荐、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创业引领和培训;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入库,聘用资格审查和报到证发放;人事代理;举办大小型和专场人才交流会,收集与发布人才供求信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等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西大街14号
法定代表人 闫慈
开办资金 1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39万元 64.1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挖掘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组织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活动、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全年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45期,累计组织招聘企业近2000家,提供岗位近5万个,微信公众号推送就业信息200余条,曝光量达5.2万次。积极组织201家用人单位参加在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校园双选招聘会,提供相关岗位七千余个,双选会共有两千余名毕业生参加,共投递简历四千余份,五百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二是扎实开展实名制登记工作,引导2023届毕业生通过“秦云就业”等移动端口自主录入基础信息及就业失业信息,一站式获取就业创业信息、高校毕业生专项服务活动和社保卡办理等业务信息。建立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台账,根据毕业生就业意愿与服务需求,提升就业服务精准推送能力,制定一人一策的就业帮扶计划,全程跟踪至毕业生实现就业。三是持续做好就业见习工作,全市共征集就业见习单位421家,见习岗位5105个,已分八批次在汉中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上公示,累计阅读4万余人次。累计组织2067名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上岗见习,完成省上下达任务的125.3%,同比增长3.3%。四是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提质增效,2023年,接收毕业生档案18427份,转出档案3285份,办理人事代理14659份,开具商调函1055 份,出具未就业、政审、存档、等证明3724余份,对在库112598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及文书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制定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系统操作手册》,规范档案审查接收、移交入库、信息管理、档案利用、档案转递等服务环节,统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流程,实现了服务零投诉。五是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对现有涉及高校毕业生的服务事项从办理方式、办事流程和办理依据等方面梳理、整合,完成了34项业务接入陕西政务服务网,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服务目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按照市委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及时制定了《高端领军人才认定流程》和《高端领军人才申报材料清单》,本年度共受理15个县区(单位)共计101人高端领军人才申报材料,为汉中产业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二是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赴市域外高校引才,组织汉王药业、城固酒业、中航西飞、汉中华燕等15家优质企业,赴西安航空学院、安康学院等高校开展双招双引招聘活动,累计提供精准岗位255个,现场吸引500余名毕业生参加,达成就业意向近百人。三是实施1131就业帮扶工程,对每名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建立完善“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招聘上岗—跟踪服务”一条龙就业服务流程,累计服务青年求职者2万余人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7300余人,帮助1700多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实现就业。四是优化三项服务举措,加强青年就业,举办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春季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招聘会145场,不间断开展小精专优特色系列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累计推送就业岗位5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2万余人。同时进一步,完善政、校、企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本地重点企业进校园宣传招聘、院校学生赴园区企业观摩签约,开展相关活动9场,9所院校与76家企业签订培训、实习、就业合作协议310份,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49个,实现了年度就业率在全省各地市排名第一方阵。2.经济效益一是加大来汉入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到我市企业就业,2023年度累计发放涉及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48.6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56人。其中:双一流本科1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40人。主要包括汉中市环境工程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市建设项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汉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二是通过规范管理、系统维护人才池的良性运转,2023年新受理人才池入池专家15人,派出专家服务团队82人次,为78家企业解决了97项种殖、养殖、电商培训、深加工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审核发放人才池专家各类补贴53.56万元。三是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融入汉中实施方案》《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六条措施》《汉中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家门口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等文件,从人才服务、就业支持、创业扶持、落户便利、生活保障等方面构建政策体系,营造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持续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全年发放见习生活及留用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校园招聘补贴等就业补助资金1228.9万元,惠及3所驻汉高校、220家企业,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及青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回汉高校毕业生总体创业率较低,需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工作。通过对全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全市发展不平衡,按照历年报到人数做对比,各县区平均创业率不到3%,个别县区还不到1%。2.改进措施一是加快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关配套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举办创业培训班,开展创业指导,帮助创业群体提高创业技能。三是进一步加大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有针对性的提供深层次的项目筛选、推介、培训和跟踪服务等多项创业帮扶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围绕市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在做好就业形势研判、就业服务落实、人才引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细企业服务工作。定期举办小型专业化招聘会进园区,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招聘推介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二是强化高校协同联动。建立本地院校“就业服务工作站”,争取更多岗位、资金、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向本地院校高校毕业生倾斜。三是加强产业人才支持。畅通“人才池”专家服务园区企业渠道,优化二产类专家人才占比,积极挖掘藤编专技人才入“人才库”,评审纳入“人才池”,为我市非遗发展赋予源源不竭的“新动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