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级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配合预决算信息公开和基础信息的统计核实工作;配合管理专项资金财政项目库。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龙志祥 | |
开办资金 | 10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9.57万元 | 112.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制度建设,增强管理效能。印发了《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规程》《汉中市市级预算绩效专家管理暂行办法》,更新了单位业务工作流程图、科室及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增设了《合同管理办法》《档案综合管理实施办法》。(二)扎实开展评价,提升评价实效。制定了《2023年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15个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任务,评价资金20.23亿元。范围首次覆盖“四本预算”,涉及民生保障、农业生产、文化教育、政府专项债等领域,评价范围持续扩大。对评价发现的53项问题进行了持续跟踪反馈和督促整改,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和绩效专家参与绩效评价。(三)抓实预决算公开检查,提高公开质量。对市级部门(单位)2023年预算公开、2022年决算公开信息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反馈并督促问题整改459条。对2021年市级部门(单位)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了“回头望”,发现并落实问题整改213条。(四)严格目标评审,提升编报质量。配合局绩效科对市级部门(单位)2024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进行“多对一、面对面、手把手”评审,重点审核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可行性、适当性,涉及项目795个,反馈意见建议3504条,进一步提升绩效目标编报质量。(五)加强业务培训,扎实开展调研。选派单位业务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绩效管理业务培训班,选派一名骨干前往宁强县为县级部门单位讲授绩效管理业务知识。深入县区及项目管理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并反馈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六)强化周转金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一方面完成了50万元的财政周转金借款年度回收任务,以及借款合同法律诉讼时效债权延续工作;另一方面对市本级代管的9885.5万元财政周转金借款债权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配合市财政局绩效科对市级部门(单位)2024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进行“多对一、面对面、手把手”评审,涉及项目约800个,跟踪反馈并督促整改问题建议3500余条,重点审核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可行性、适当性,预算绩效目标编报质量明显提高,推动绩效目标管理逐步实现从“增量扩面”向“提质增效”转变。2.扎实开展预决算信息公开质量检查,督促市级部门(单位)整改问题670余条,预决算信息公开质量持续提升,提高财政预算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财政预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3.深入县区及项目管理单位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调查研究,形成了《浅析如何提高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等专题调查报告,全年在《西部财会》《汉中经济》《汉中日报》上稿调研文章、信息通讯等12篇。为本年度我市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获得“A”等次做出了积极贡献。经济效益:1.制定了《2023年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任务,评价资金20.23亿元,项目评价范围涉及民生保障、农业生产、文化教育、政府专项债等重点领域。2.完成财政周转金回收任务50万元,延续了借款合同法律诉讼时效,草拟了规范市级财政周转金管理的意见建议,为持续规范和加强周转金管理夯实了基础,确保应收尽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绩效评价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已逐步规范,有效细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项目选取不够多样、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分析论证不够深入、结果应用不够扎实、智库运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二是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工作陷入瓶颈。由于财政周转金借款时间跨度长,借款企业普遍存在资不抵债、法人消亡变更等情况,催收手段乏力,目前收回的财政周转金全部为县区财政垫付,县区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周转金回收难度很大。三是人员力量不能满足工作任务需要。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重点绩效评价的覆盖面、专业性、精细化要求亦不断加强,对人员力量的配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单位在岗人员少,岗位技能配备和业务能力提升亟待加强。改进措施:一是要聚焦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提高站位,精心谋划,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绩效自评复核、“三全体系”建设、市级预算绩效专家库运用等方面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形成合力,确保在省考市过程中绩效评价工作增先进位。二是继续做好财政周转金借款回收及合同法律诉讼时效延续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和手续完备。三是参照省财政厅做法,进一步规范绩效评价操作流程,优化评价方法,充实人员力量,强化学习培训,稳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和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单位将在市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聚焦重点工作,紧盯关键环节,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落实“3+1+3”工作机制,助推绩效评价提质增效。一是抓紧“三个环节”,通过严格项目筛选,强化过程监管,落实反馈整改,全面提升评价实效。二是抓实“分析论证”,通过科学选用评价方法,有效充实论证依据,深入揭示存在问题,精准提出对策建议,全面夯实评价基础。三是抓严“三个评审”,通过邀请绩效专家对评价方案、评价报告、第三方机构工作情况开展质量评审,全面保证评价质量。2024年,我单位拟牵头完成15个重点专项绩效评价,并力求在“扩面、提质、运用”上再上新台阶。(二)落实“分级分类”处理机制,确保财政周转金规范管理。在继续做好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及借款合同法律诉讼时效和债权延续的基础上,针对市本级代管的9885.5万元财政周转金借款债权,建议按照不同借款主体分别予以本金挂账、债权核销、债权划转等处理,有效实现财政周转金规范管理。(三)落实“一盘棋”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单位整体效能。一是通过统筹安排,协调联动,互帮互助,共同发力,充分调动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拧成一股绳,形成任务面前大家担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在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基础上,打破岗位知识壁垒,全面掌握核心业务,不断增强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形成任务面前顶得住的良好局面。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库的专业优势,与单位人员形成合力,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