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为要点,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年来辖区内从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搞好宣传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1、学习方面:深入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同时向社会人士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宣传方面: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科技宣传月、质量安全月、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采取印发宣传页、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召开会议、深入乡村、现场咨询等形式进行宣传,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约4万余份。3、成效方面:不断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用药、规范使用农药,农产品可追溯、示范基地创建等知识。让基地农产品生产者、农民群众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二)开展农产品规范认证,按标准化组织进行生产一是通过获证农产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的管理,督促落实标准化生产规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测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有机、绿色、良好农业规范(GAP)农产品认证,目前为止吴堡县共计获得有机产品证书2个(吴堡青梨有机转换,山地苹果8月份新获得有机产品证书)、良好农业规范证书9个、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证书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3个;农产品有机绿色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的成效,大大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三品一标”基地信息采集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一是扎实开展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督促乡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机构(挂牌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善网格化管理;二是将全县68家企业及合作社纳入榆林市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逐步纳入国家追溯系统来提高我县农产品追溯系统建设。三是15家主体今年使用合格证达到10万余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后期将通过农产品“三品一标”系统,对纳入追溯系统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系统管理,不断完善其生产记录、用药记录、进销货台账,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推动农产品“带证上市”,全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确保检查合格率达到98%以上。(四)强化投入品监管,科学安全使用农药1、完成市级抽检以及省级抽检任务。截止目前例行抽样蔬菜水果菌类检验240多个,送市样品22个,送省样品16个,其中市场环节4个,运输环节4个,基地8个;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专项整治行动,速测161个,检测中小农户纳入监测占比12%。合格率均在99%以上。2、继续扎实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以禁限用药物为重点,密切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拉网式开展生产经营主体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严格执行产销台账制度,落实产品质量控制、追溯管理、安全责任措施,对生产不规范的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依法依规坚决停业整顿。严格推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等制度,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代替化肥等技术,教育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规范农业生产操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强化生产基地监管。一是严格监管农产品生产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情况,掌握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变化趋势;二是严格监管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垃圾或者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罚;三是健全各镇(街道)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统计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检测档案。(五)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制定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申报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申报陕西好商标、陕西精品、特质农品。制作“吴堡青梨”记录宣传片视频,举办、组织参加本地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品牌推介、产销对接相关活动,依托我县“吴堡桑蚕茧”、“吴堡红枣”、“吴堡青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吴堡手工挂面”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吴堡青梨、山地苹果、小杂粮、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吴堡县组织的国际自行车比赛上进行农特产品展销、吴堡县2023年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示、吴堡美食活动,组织涉农企业参加了榆林市羊肉马铃薯美食大赛、西洽会、榆林煤博会、2023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榆林站)、内蒙古呼号浩特农产品博览会、2023年榆林市农民丰收节(横山区)等重大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突出我县农特产品精品优势,提高附加值,实现高收益,拓展了销售渠道,打造出高端精品。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工作运转经费不足,虽然近年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了投入,但由于检测设备维护,检测所需试剂、耗材、标品等价格偏高,只能小范围检查。给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2、检测力量薄弱,检测设备比较滞后只能做些定性检测,不能定量检测,同时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导致检验检测还不完善。3、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对农产品安全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等,认识不足,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4、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点多面广,素质参差不齐;镇街道农产品快速检测室检测人员通常全部是兼职人员,农产品监管体制没有真正理顺,客观上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1、继续加强“三品一标”管理,更好地完成有机、绿色、良好农产品认证,全面推广合格证的有效使用。2、大力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力争检测合格率达到100%。3、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国家安全追溯系统推广运用。4、继续完善乡镇监管站建设项目,督促生产企业和农户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做好安全监管,更好发挥其有力作用。5、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级检测技术和监管知识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6、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要。在当前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吃的安全、吃的营养、吃的健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曾多次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落实“四个最”最严要求、最严标准、最大努力、最实举措的行动,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实抓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