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2 15:26
单位名称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全县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住所 澄城县教育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郭俊义
开办资金 44.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4万元 4.1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着力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今年,我们按照市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安排,我们结合全县教育发展形势,重新修定了澄城县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确定了2023年智慧校园的建设学校名单,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下达了建设任务,目前澄城中学、职教中心、城关六小已顺利通过市级“智慧校园”验收。(二)着力规范管理,建立常态化的检查考核机制。我们进一步完善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规程,坚持组织人员深入全县中小学校检查信息化教学工作,通过实地检查、现场考核、调查问卷、随机测试、走访听课等多种方式,了解教师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还组织学校积极参加省市教育信息化调研工作,为省市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三)着力教育需求,稳步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了积极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新模式,我们结合“三名+”建设实际需求,先后为全县广大教师开通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人人通、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渭南智慧教育平台和基础教育资源平台账号,全县注册应用的教师已经达到四千余人,占教师总数的96%以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成效日益凸显。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5月底依据陕教基二办〔2023〕8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报送要求。经过两轮校对补报,共完成省考试院下发基础库1615名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会同3所高中、职教中心校核学籍号及报名地两类非正常考生595人次,完成2788名高考考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报送工作。县域内学籍高考报名考生评价及成绩报送率均达到100%,无一差错。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及普通高校录取提供数据支持。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学校业务工作检查指导不够,内部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2.智慧校园建设有所滞后,良性的工作机制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1.定期进入校园进行检查指导,同时加大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以便更好指导学校工作。2.常态化开展实验教学检查督查,逐校检查指导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开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按照市电教馆和县教育局工作总体部署,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模式创新和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深度融合、深化应用为目标,加快实施“数字校园”普及行动,全面推动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纵深发展、创出特色。1.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制定《澄城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教学管理年度考核办法》,开展常态化的专项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建设和应用工作落实。逐步将实验教学纳入常规教学评估范畴,形成教育信息化评估、督导的科学管理体系和支撑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2、开展“数字校园”普及工作。以澄城中学等三所市级智慧校园为示范标杆,对照省、市智数字园创建标准、积极推进全县信息化示范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具备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实现所有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今年努力实现70%的学校通过省级“数字校园”验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