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2-22 11:40
单位名称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教学管理、评估、指导。
住所 澄城县城关镇西一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张军军
开办资金 58.9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5万元 15.24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有效课堂优化创新,减负提质助推素养提升落实“双减”,教研室秉持“守好课堂主阵地,减负增效齐并进”原则,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作业设计能力、课后服务质量”三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软实力。5月8日—12日,深入39所中小学调研督导“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学创新和书香校园”创建工作,详细了解学校四类校创建工作的典型做法,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立行立改。9月25日,市教研所郭久胜所长带队、渭师院专家成员来我县指导三类校指导创建,肯定了我县创建中的成绩。(二)凸显思政优势,塑造立德树人典范教研室坚持把德育工作、思政课“大练兵”主题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思政课教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9月对全县54节思政优质课进行了评选,10月28日推荐13名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部分教师被推荐赴省参加展示。10月教研室组织参与了“渭南市思政课优秀典型案例评选活动”,选送13篇上报市教研所,评选结果揭晓,我县6篇案例获奖。10月24日-26日、11月21日分别组织了澄城县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预决赛。评选出的优秀班主任参与市级比赛。(三)实施有效课堂,聚焦减负提质效果县局为破解中小学减负深层难题,突围课堂费时低效困境,召开了全县有效课堂推进会。作为教育科研领导部门,我们在有效课堂建设中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课堂改革提供智慧支持。1、3月初举办高中学段“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提高了教师把握新课标、新教材的能力,助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11月中旬组织了高中优秀案例设计评选活动,教师深研教材,选取做优化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2、11月20日—11月30日为全面了解全县义务段有效课堂建设推进工作,深入研究分析有效课堂建设工作现状,对部分中小学进行调研,并最终形成了有效课堂学校调研报告及学科调研报告,科学研判和教学建议为有效课堂的进一步实施指明了目标。3、为有效课堂落实问诊把脉,教研员累计听评课2300节,以最优化的教学方式和措施,版主教师解决课堂教学难题和难点,推动学校“三个课堂”立体发展。4、12月4日—-7日举办“2023·同课异教”高中有效课堂优质课展示活动,在课堂中落实了“立德树人”和新课程理念,促进了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持续推进高中学段有效课堂建设深入开展,26名教师获得教育局奖励。5、12月11—14日,19-20日分别组织了义务段有效课堂建设观摩活动,展示了各学校和教师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和注重课堂实效。6、4月体艺部组织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胜者推荐赴市参赛。5月进行了义务段青年教师技能赛活动,通过校级初赛、县级分学科集中决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7、12月组织义务段优秀作业设计展评活动。经过校级遴选、“名校+”共同体展评、县级联评三个层次筛选,对目标把握准确、重点知识清晰、拓展层次分明的优秀作业设计将予以奖励,同时将优秀教师组成团队,设计学科全册作业在全县推广使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同志的精诚团结和努力拼搏下,我们的管理经验得到了市县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兄弟市县同行的认可,潼关县教育同仁、合阳县、大荔县、富平县教研室来澄观摩交流;在高考捷报的喜悦中,也凝聚着全体教研员的智慧和汗水。教研室先后荣获渭南市先进教研室、澄城县后勤工作先进集体、澄城县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从教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教研员潜心教研、热心从教的动力需要提升。2、教师培养培训水平仍需提高。教研员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培养体系不够健全,高水平教师培养的动力不足。3、教师职称晋升难问题亟待破解。教研室专业技术人员聚集,教师入职学历不断提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岗位比例偏低,教师职称晋升难、职业发展渠道狭窄,影响了教师职业发展。(二)改进措施:、1、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四史”学习和师德常态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成为“大先生”。2、着力构建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定期推出培养强师计划。我们努力争取上级培训机构、教育部门的支持,将教研员师资配置、提升培训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构建“教学、科研、培训”一体的校本培训体系,以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教育反思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以“名师+建设”为抓,建立健全名师引领培训机制,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科研优秀、服务一流”的教研师资队伍。3、重点破解教师队伍建设瓶颈难题。针对教师供给、职称等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继续提升领导及教研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二)做好常规工作的落实与改革。在落实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完善教研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确保教研成果丰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三)深入开展有效课堂研究,从教学的全过程寻求突破和提升的途径和策略,让课堂教学换发新的活力。继续深化校本研修,在形式方法、活动开展、督促检查等方面深入探索,为双减提供更多的可能。(四)继续高中基础年级与高三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特别是继续坚持高三年级复课研讨系列活动的开展。(五)发挥教研科研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指导,关注课题研究过程管理,通过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等形式,确保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并使之卓有成效的运用在教学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