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县河湖库管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编制水旱灾害防御规划,防御洪水、抗御旱灾及应急水量调度,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和分析,河湖库和水利工程管护及水毁修复,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和洪水风险图编制运用等。 | |
住所 | 关中环线与三原县食品一路交汇处西200米 | |
法定代表人 | 潘军营 | |
开办资金 | 31.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96万元 | 13.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县河湖库管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防汛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1.汛期值班。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在防汛值班期间,我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防汛值班制度,明确由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斌为值班总负责,其他班子成员为带班领导,中心班子成员为值班负责人,落实值班任务,及时传达各类讯息和指令,指导水库调度和汛情处置,保障安全度汛。2.预案编制。及时编制了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上报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县防指审查通过,指导全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对山洪灾害易发点、水库防汛度汛及抢险队伍安排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指导各责任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3.物资储备。开展了水库、堤防、山洪灾害点防汛物资汛前检查,对损坏的物资、设备予以清理,对照防汛物资储备定额及时补充,确保防汛物资储备充足。及时实施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维修养护:升级改造了山洪灾害点2处自动水位站、10处雨量站;升级改造了县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和视频会商系统;升级改造和维护了4镇14村18个山洪灾害点简易雨量站;建立数据接收及数据库建设。通过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和维护,基本实现了山洪灾害防御自动化,有力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技术支持。4.汛期检查。汛前、汛中、汛后,组织人员通过实地检查、视频监控平台和雨水情信息预警平台等手段对各水库进行巡查检查。对4条河流险工段,涉河建设河段和跨河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加强巡查力度,加大巡查观测频次,第一时间掌握河流水位水量变化,及时传递雨情水情工情灾情。5.安全隐患排查。汛期内,共组织安全隐患排查4次,发现安全隐患6个,在整改时限内均已整改完成,并上报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备案。汛期内,利用省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共发出山洪灾害预警信息10500条,有力的保证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水库调度。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计划,及时掌握水库上流来量和水库蓄水量,科学研判可能出现的险情,根据调度权限快速做出调度。7.汛情测报。每天8:00、16:00对冯村水库、玉皇阁水库、前咀子水库、小道口水库的水位、水情进行测报;每天8:30、16:30向市水防中心QQ群、县水利局办公室报河道、水库水位、降雨及天气情况。8.水域安全及防溺水。印发了《预防溺水倡议书》2万份,下发各水库管理单位、各镇办水管站及水域周边中小学校。通过校园宣讲、悬挂宣传横幅、发送手机短信、制作警示牌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水域安全宣传活动。同时各水库开展了防溺水应急演练,配备了救生舟、救生衣等救生设备,有力消除了安全隐患,杜绝了溺水、溺亡事故发生,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抗旱救灾工作一是加强旱情监测。定期对旱情监测点进行取样测算,及时掌握旱情发展,统计汇总旱情信息,为抗旱救灾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及时掌握旱情。及时与农业部门对接,掌握农作物需水情况和土壤墒情,作出抗旱响应;三是灌溉数据统计上报。全面统计汇总农作物春、夏、冬三季灌溉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灌溉数据;四是园区抽水站情况。园区抽水站根据土壤墒情向城关、鲁桥、西阳灌区补水灌溉抗旱,累计灌溉4500亩次,累计维护维修灌溉设施设备9台套;五是抗旱有关项目实施情况。实施了三原县2022年中央水利抗旱救灾资金项目、三原县2022年省级水利抗旱救灾资金项目和三原县2022年省级财政水利救灾资金项目,项目均已实施完成,交付使用,提高了项目区抗旱能力。(三)河湖长制工作1.建立健全河湖长三级责任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和完善县镇村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2.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全面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全年县级河湖长巡河14次,镇级河湖长巡河180余次,村级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批重难点河湖问题。3.落实健全长效机制,制度化推进工作开展。各级河长办定期开展巡河检查活动,落实“巡查+通报+督办”工作机制;批复印发《清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印发河长制简报13期,修编“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不断夯实河湖长制工作基础。4.深入开展河湖综合治理保护,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一是通过常态化管护与集中排查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自查自纠河湖“四乱”问题84个,完成上级反馈河湖问题整改任务3个。二是全年向清河补充生态水1250万立方米,清河李家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三是积极推进涉河项目规划建设,新建续建项目5个,着力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河湖功能恢复,提高综合治理保护水平。5.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3月份、7月份、10份集中组织开展了3次河湖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单28份,巡查发现和解决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离田农作物、秸秆、水面漂浮物等河湖“四乱”问题84个。同时,完成上级反馈河湖问题整改任务3个,整治涉河垃圾7000余方,拆除违建2处,清除拦河坝1处。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升级改造了山洪灾害点2处自动水位站、10处雨量站;升级改造了县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和视频会商系统;升级改造和维护了4镇14村18个山洪灾害点简易雨量站;(二)利用省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共发出山洪灾害预警信息10500条,有力的保证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园区抽水站根据土壤墒情向城关、鲁桥、西阳灌区补水灌溉抗旱,累计灌溉4500亩次,累计维护维修灌溉设施设备9台套;(四)完成上级反馈河湖问题整改任务3个,整治涉河垃圾7000余方,拆除违建2处,清除拦河坝1处。(五)2023年,继续加大河湖治理项目建设力度,规划和实施新建续建项目5个,治理河道14.8公里。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全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预警设备、设施还不完善,存在一定风险;2、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编。(二)改进措施1、提高责任担当,配置预警设施、设备,确保安全度汛;2、优化人员配置,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四、下一年工作打算1.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安全度汛;2.坚持河长制各项制度落实,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整治活动;3.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物资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正常使用和安全;4.完成中央省级水利发展资金工程、中央省级水利救灾资金工程、王家沟水库清淤工程、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确保工程按期竣工;5.积极申请中央、省、市资金,确保水利设施良性运行,不断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6.加强旱情监测,力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旱情监测体系,保证抗旱工作顺利开展;7.完成水利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