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1 10:16
单位名称 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全县农业机械发展规划拟定并组织实施,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负责“智慧农机”建设,农机化项目申报和实施,开展农机生产、购置补贴、报废更新和作业补贴等。
住所 澄城县古徵街八路口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 梁璐
开办资金 52.0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8.78万元 188.09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农机化生产平稳有序。一是成立“三夏”、“三秋”机收机播应急作业、应急保障、应急服务三支队伍,全力做好24小时农机维修、配件供应、农机加油“两优一送”技术指导等优质便民服务,确保人歇机不歇。同时公布“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切实搞好各农时季节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二是针对今年“三夏”期间阴雨天气频发,给夏粮抢收抢种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启动了全县7家烘干企业24小时不停歇烘干作业,同时从河南和山西等地调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对我县沟壑地块进行抢收作业,确保全县30.8万亩夏粮颗粒归仓。(二)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全县新建(扩建)粮食烘干主体9家,各类粮食烘干机保有量达到15台,覆盖8个镇点,日烘干能力达到1400余吨,粮食烘干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帮助群众切实解决了收获粮食晾晒难的根本问题。(三)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一是全力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服务模式和“澄城农机”联盟新品牌。二是为了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提升持证机手入社率,确立了“中心指导、联社牵头、区域入社、责任到户、联创共建”的发展理念。今年,渭南市农机中心将我县正式列为入社率提升工作试点县,并于5月19日在我县成功举办全市提升机手入社率暨“三夏”农机调度会。(四)农机培训与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协同推进。一是组织技术骨干,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编写农机技术宣传彩页,结合“三贴近”、千名干部促春管等活动的开展,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放宣传彩页,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二是在玉米密植播种和小麦宽幅沟播规范作业示范基地,组织机手进行了现场实操培训。三是抓住小麦“一喷三防”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小麦无人机飞防现场培训。(五)农机购置补贴安全规范。一是依据办理方案严格标准,简化办理程序,实行购机补贴“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一次办理补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机具核验启动了大额补贴补前核验程序,并深入全县十个镇办对已办理补贴机具按照10%抽查比例进行入户抽查核验,抽查中坚持做到见人、见机、见票,逐人逐机具核对数据指标。三是坚持机具补贴信息公开化。在办理补贴的同时,充分利用公众平台和发放宣传单等渠道,使农户及时了解补贴政策信息,并将补贴实施情况和具体办理各项流程及制度在县政府网站和省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布,确保补贴工作公开、公正、透明。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共办理补贴机具1978台,受益农户1701户,占用补贴资金846.052万元,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水平有效提升。在“春耕”、“三夏”、“三秋”期间,共投入各类机械5630台次,全县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1.82万亩,机播64.2万亩,机收63.47万亩,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现有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术匮乏;2、补贴资金缺口大。(二)改进措施:1、加强现有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2、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补贴资金。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探索“中心+院校”联合培养农机人的新路子,认真做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系统“三合一”实施工作。二是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及农机合作社多元化创建、多样化扶持、规范化运行、市场化经营、品牌化服务的目标要求,打造农机合作社升级版。三是服务驱动,智慧赋能。对标群众生产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四是加快推进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扩建粮食烘干主体6家,实现全县粮食日烘干能力超过1500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