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2-21 09:56
单位名称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服务。农业成人教育、职业农业培育、新型农民科技教育。
住所 澄城县东九路农技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蒙江平
开办资金 53.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12万元 56.52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城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2023年我县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400人,开设了苹果、樱桃、粮食、畜牧和特色产业5个专业,组建了8个教学班。以高素质农民空白组为突破口,分别围绕冯原镇、寺前镇、王庄镇等空白组较多的镇遴选学员,组组有覆盖率提升到91%。截止目前,8个教学班40学时的理论培训全部完成,20学时线上学习同步进行。我们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实践培训、观摩学习,并对学员进行线上考试和资格认定。截止目前,全县职业农民达到2763人,其中高级116名,中级366名,初级2281名。①利用农闲,开展理论授课。我校聘请专家团成员及县域内专业技术人员和土专家,组成40余人的师资队伍,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起到全面提升受训者素质的效果。②结合农时,加强实践实训。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按班次组织参训学员在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进行技能实训和实践操作。累计培训350人次。③线上学习,弥补漏洞短板。组织农民学员安装和使用“云上智农”APP,并组织培训学员通过“云上智农”APP对培训各项内容进行线上评价,400名学员全部参与评价,满意度达100%。④考试考核,巩固学习成果。利用“优考试”系统,对接农广校微信公众号,开发了“在线考试”窗口,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400名学员进行考核认定。⑤强化宣传,推介典型事迹。一是与澄城县融媒体签订协议,为高素质农民典型人物代表拍摄专题片。二是向中省市投递高素质农民培育宣传稿件10余篇。三是在澄城县农广校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发布培育消息40余条。(2)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围绕春季农业生产,创新培训方式。围绕樱桃、苹果、花椒、葡萄、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播带货等课程,通过理论授课、田间操作、在线答疑“三位一体”开展多样化课堂,累计在全县7个镇办26个行政村进行了36场次1847人次的培训。(3)强化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为了增强县校培训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夯实高素质农民培训基础,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现有设施条件,共建设省级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3个,市级3个,县级18个、田间学校6个。在寺前镇吴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农民田间学校一所。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领导和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我们完成了澄城县2023年初级高素质农民400名的全部培育任务,在全县7个镇办26个行政村完成34场次1848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提升了全县种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人均增收5%,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平均年龄偏大,学习意愿不强,高素质农民“组组有”空白组消灭困难较大;2、对培育认定后的大多数高素质农民缺乏继续教育培训和跟踪服务,只对高素质农民协会核心会员有跟踪管理,不能完全掌握学员动态;3、县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高素质农民扶持优惠政策,除产业发展贷款外,其余政策基本上没有得到落实。(二)改进措施:1、明确培训任务,推动培训转型与升级,尽最大努力使空白组有技术带头人;2、加强跟踪服务,实时掌握农民所需;3、我校努力争取得到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整合农业系统相关涉农项目,制定对高素质农民接地气的扶持政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继续高质量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下达任务,争取完成400名培育任务。二是举办一次全县高素质农民(苹果或樱桃)产业技术比武。三是按照农业农村局安排,做好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培训500人次。四是做好渭南市高素质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